查看: 9330|回复: 0

《晚钟悠悠》连载--广德庵和丰惠庙

[复制链接]

290

主题

122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290
发表于 2021-4-24 14: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1-4-24 14:07 编辑

  广德湖湮没900年后的今天,仍然遗留下许多历史的迹。比如横街镇中塘河之源有一座清代同治年间重修的“广德湖桥”和“隐仙桥”,这两座连在一起的四孔石砌平桥与广德湖桥的名称联在一起都出自对废弃了的广德湖的怀念;白鹤山的“广德遗爱庙”是在广德湖被废以后建造的,庙内供祀的有王元暐、王安石、舒亶、王廷秀等唐代以后有功于此湖的人;广德湖北石塘,是原广德湖泻入余姚江后的一处重要碶闸,闸上建有桥亭,至今还留着清代的三块水闸碶碑;后塘河上留下一座高12米的石拱桥,是南宋时守将张浚将蔺草织席铺地,金兵骑滑跌而致败的地方,这里发生了著名的高桥之战;在高桥镇北5公里的余姚江边,有著名的大西坝,是一条唐宋以来浙东水上大通道,官船过坝即进入鄞西的河道;至今在鄞西后塘河上,除高桥以外,还有永济桥、新桥、望春桥、大卿桥等,都是广德湖被废以后逐步建造的;而梁山伯庙、接待寺、接官亭等也都是与运河相关的景观,至今仍留下不少文化遗迹。
  现在宁波以广德湖命名的地方还有不少,有广德湖路、广德湖小学、广德庵等等。
  乘公交车到祝家桥村,沿着一条小河径直到达了广德庵。广德庵建造在原广德湖遗留下的中塘河边,规模不小。一进门就察觉到这是座用现代材料构成的建筑物,柱子、屋架等建筑构件尽管做得精细,但稍稍留意看出是钢筋水泥制品,整体上缺少一种传统古庙应有的古朴和肃穆。菩萨倒是不少,天王殿、四大金刚、十八罗汉齐全,品相各异,但由于塑像太过精、色同,少应有的神,使人怀疑是现代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佛堂里香火缭绕,近百个女信徒恭敬地捧着香,在佛乐播放声中顶礼膜拜。
  在庵明堂西侧找到了两块御笔碑,分别叫御笔碑和省降御笔碑,都是从丰惠庙迁移过来的。原本有三块,仅存的两碑原来被砌筑在围墙中,20046月由鄞州区文管会清理出来迁移到庵内保存。
  两碑的雕刻和布局非常相似,碑首呈漫圆形,碑沿精刻四龙缠绕浮雕,每侧两龙聚首,龙头朝下,龙体圆浑滚转,颇具皇家气派。碑体两侧线刻云龙花边,碑面亦刻云龙纹、花草纹等装饰,十分精致。石碑采用鄞江镇梅园石雕刻而成,历经900年的岁月侵袭和风化,风貌依然。
  碑额双线条方框内,上下阴刻“御笔”两字,四周雕满云龙图案,虽精致但碑体破坏严重,下半部分现用水泥补缺,四龙缠绕浮雕残缺不全,左侧龙头已不见踪影。碑高2米,宽1米许,碑面摹刻楼异造贡船和设置月湖高丽使馆的五道奏请及批复,文字自右至左、自上而下分段书写。    碑文出自宋徽宗自成一体的瘦金体,这个皇帝治理国家能力不行,在艺术上却是位不可多得的大家,不幸让他当了皇帝,让历史开了个大玩笑。碑上的字经风化剥蚀变得模糊,然看得出用笔轻灵洒脱,提按分明,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史价值。此碑又是耻辱碑,记录了昏君佞臣祸国殃民的一段罪孽。
  沿着坐公交车来的马路向后约400米是个叫丰成村的地方,问“楼太师庙”本地无人不知。庙隐藏在公路屋后,走上百几十步路就找到了。
  楼太师庙也叫丰惠庙,楼异孙子楼钥(1137-1213)在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后,奏请皇上追封其祖父楼异为太师,在广德湖湖田上建的一座壮观的丰惠庙,取丰收而惠及百姓之意,当地人称“楼太师庙”。原庙规模宏大,房屋四进十八间,亭台楼阁,雕龙琢凤,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历代都有修缮。建国后丰惠庙曾被改作它用,文革期间破坏殆尽
  现在看到的庙宇是近年来村民们在原址集资重新修造的。庙周围是工厂和建筑垃圾,除了大门上画的门神示这里是寺庙,无论规模和设施都无法和史书所记载相比。庙里塑像粗糙滑稽,近似鬼怪,连四肢都不成比例。
  清代万斯同曾用诗来讽剌过丰惠庙:“湖开罂脰匹东钱,谁把长陂决作田,却恨宣和楼太守,屡教西土失丰年。”“楼公本意媚权臣,遂使千秋义迹湮,何事还留丰惠庙,高墙大屋坐称神。”这座庙除了他的子孙们代代祭祀外,更有世世代代受废湖之害的无知百姓们虔诚膜拜。庙“功高千秋”匾额,正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请教礼拜完毕的老人们,问所供奉神灵的生平功迹,皆答非所问,茫然不知。又问既然不知出处,为何恭敬如此?面面相觑,无人作答。遥想当年鄞西百姓因填湖后食不果腹而外出四处乞讨,到如今,后人反而神灵供奉,怎不令人扼腕叹息?2017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