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90|回复: 1

姚东古韵--09曹家花园

[复制链接]

296

主题

123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620
发表于 2022-6-25 1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2-6-25 11:08 编辑

  地名是历史河流中一个个故事的载体。大凡古村,每个村都有故事。二六市鸡鸣山东麓的“曹家花园”也不例外。这地名,外村人习惯连着叫,其实它们是两个自然村,之间隔着一条从鸡鸣山上流下来的小溪。
  我小时候,两个村都是二六市公社二六市大队的生产队,花园是四队、曹家是五队。那时候的农村会议特别多,常常在傍晚时分,大队会计阿茂伯就送来一张会议通知,16K纸的四分之一大小,散发着油墨的气味,关照我在生产队放工后交给父亲。通知印着“兹决定今晚七点,在大队部召开生产队长会议,研究某某事项。希准时参加。”当年,父亲是副大队长兼第五生产队的队长。
  曹家没有姓曹的村民?我家老屋山墙外的桑园被人称作“里王家”?我模模糊糊感觉,鸡鸣山下藏着很多秘密。这一切,直到那天看了光绪《慈谿县志》和光绪《慈谿王氏宗谱》中的地形图,才解开了心中的疑团。
  地形图弥足珍贵。从落款来看绘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作者是二六市王家的一位秀才,大名王恭安,号素闲,著有《迩言录》。那一年,慈溪城里懋宗祠的湖塘下分祠在里王家落成,年已65岁的素闲先生应分祠建造者、奉直大夫王良璧先生的委托,绘制了王氏分祠及周边的地形图。二六市王家与湖塘下王家同宗,均为懋宗祠子孙,二六市王家是元代人王元泽(诜一公)的后裔,湖塘下王家是王元浩(诜二公)的后裔。论辈分,素闲小良璧两辈,按年纪,素闲却长良璧九岁。朋友兼长辈之托,老秀才自然十分尽心,这就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长毛放火烧村之前(1849年)的鸡鸣山东麓的村落分布情况。
  从地形图得知,北山的谢家岭古道从鸡鸣岭东麓的岭缺头穿过,路西沿山脚有岭下曹家和花园孙家,路东有里王家和外王家。光绪《慈谿县志》将这些村庄记载为“金川乡云山里花园、曹王”。那时候村与村之间隔着古道或一些田地,故“村界”十分清晰。东至鸡鸣浦,西至谢家岭古道,南至曹家弄,北至湖塘下是湖塘下王家,又分里王家、外王家。谢家岭古道以西,北至岭缺头,南到小溪,沿山脚是岭下曹家。从小溪南岸的“丫头井”起,沿山脚到茂塘湾是花园孙家。曹家、花园历史上曾经是“湖塘下市”的沿山老街。茂塘湾西边是鸡鸣山的南麓,山下有建自宋绍定四年的鸡鸣寺、元大德年间的明德观和鸡鸣庙。岭缺头向东至湖闸是古鸡鸣湖的天然湖塘,俗称湖塘墩,王氏分祠位于湖塘之阳,与普济庵隔河(湖闸下的鸡鸣浦)相望,沿河向南不远是当年的二六市老街。
  曹家花园,人杰地灵。据记载,旧慈溪历史上出过汉孝子董黯、唐孝子张无择、宋孝子孙之翰。而花园正是孙之翰(1137-1202)的故里。据《慈溪孙氏家乘》记载,孙日盛“于唐昭宗朝授文林郎、纂修院左右拾遗职,迄宋至和元年,以曾孙孙沔贵诰赠奉议大夫、枢密院副使。缘朱温谋篡唐室,于天祐元年(904)解组归林,由鄞(今奉化)迁慈,隐于仙鸡山(今鸡鸣山)之阳,遂世居矣。”镇海军节度使孙惟晸是孙日盛胞弟,兄弟俩先居奉化,后分别在慈溪的石台乡车厩岙和金川乡鸡鸣山南麓定居。孙之翰是孙日盛的八世孙,其故事延祐《四明志》有记载,说在宋乾道年间,慈溪县金川乡鸡鸣山下有一个叫孙之翰的人,因母患重病,他义无反顾割肝熬粥,其母食后竟神奇地恢复了健康。孝宗皇帝的哥哥赵伯圭时任明州郡守,他欲将孙之翰事迹奏报朝廷,孙之翰却说“本心救亲,他无所觊。”无论怎么劝说也不愿为官。虽然所谓的“母疾革刲体取肝为粥以进”之说近乎荒诞,不过孙之翰的孝道确实得到了当时朝廷的褒奖。南宋大儒杨简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也提到:“邑称三孝乡,以董、张、孙三孝子云。”后来,孙之翰的孙子孙梦观得中宝庆二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宋史》说孙梦观“义所当为,奋往直前;其居败屋数间,布衣蔬食,而重名节云。”《宋史》提到的“败屋数间”,应指祖居花园,因孙梦观在其幼时已随父迁居慈溪城里了。
  王氏定居鸡鸣山东麓比孙氏晚了600多年。明嘉靖初年,一个叫王渡的人迁鸡鸣湖之湖塘下。王渡出身望族,其祖父是慈溪城里赫赫有名的三凤之一王鼎。所谓三凤,是当年对金溪县令王伯燻三个儿子的赞誉,长子王来,宣德元年与仲弟复同举乡试,次年会试中乙榜,官至工部尚书、都御史、一品荣禄大夫;次子王复,宣德五年进士,累官至刑部清吏司主事;三子王鼎,正统间举明经,官至江西监察御史、江西按察佥事。雍正《慈谿县志》云:“来、复、鼎世称三凤,庆泽深厚,世罕及焉。”天顺二年,慈溪县知县贾奭在位于唐家堰桥的懋宗祠前立“三凤坊”,以表彰兄弟三人的惠政。懋宗祠是慈溪王氏的总祠堂,从此被族人称为“三凤祠堂”。王渡迁湖塘下后,子孙繁衍已历十余世,至道光年间,湖塘下王氏仅第十八世寅字辈已有二十一户,俨然成为当地大族。
  岭下曹氏自然也有来历。然而,笔者苦于寻找《曹氏宗谱》无着,因此无法获悉曹氏的故事。但是,从我小时候看到过的村后山坡上的曹姓大坟来看,这多多少少也能透露出一些信息,曹氏绝非等闲之辈。
  最让笔者念念不忘的是鸡鸣岭。清明时节,山上新坟白幡飘扬、旧墓香烛缭绕,卵石铺筑的岭路上来来往往都是祭扫的人群。我爷爷的坟在岭上,山坡上有嫣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每年祭拜回来,衣服上总是沾满了红白相间的花瓣。麦收季节,岭下层层叠叠的梯田(俗称“八档头”)上空,弥漫着阵阵麦香。北宋元丰间的御史中丞、大隐舒夹岙人舒亶曾赞美鸡鸣岙,诗云:“春煖鸡鸣岙,秋寒鸭信风。家家人富足,击壤与吾同。”鸡鸣山下自古就是富庶之乡。
  然而,咸同兵燹打破了鸡鸣山下的平静。据光绪《慈谿县志》记载,同治元年(1862)四月,一股长毛流窜过境,一路烧杀抢掠,沿官道两侧稍成规模的村落大多遭殃。花园、曹家、湖塘下王家因此成为一片废墟。浩劫之后,鸡鸣山下的子弟流离失所,有的沦落他乡,有的出门逃荒,有的则远走高飞。从此,曹家被人称作“火烧场”,里王家也被开垦成种庄稼的“大园地”。
若干年后,穿山柴桥一位姓林的人挑着一担夹箩在曹家的废墟上率先安家,以后陆陆续续又来了很多人,有缪家叶家门头的叶氏(我爷爷)、湖田湾的张氏、压赛堰的陈氏、鸣鹤场的王氏、东下林堡的魏氏等,安家在废墟上的大多是穷苦人家,或做长工、或从事手艺,他们在曹家和外王家的废墟上建起了许多横七竖八、杂乱无章的小屋,重建的村落沿用了“曹家”的旧名。
  俱往矣。只有曹家面前的鸡鸣浦(今称魏家浦)依然不知疲倦地流淌着,小河不管怎么改道,它终究沉淀了两岸的人世沧桑……
                         原载《宁波晚报》2016年9月11日A6版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0 收起 理由
桥工涛哥 + 10 这样的小地名考证一定要非常熟悉才写得出来.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123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62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2: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所说的“花园”就是我当年插队的生产队,读这样的文章真的是浮想联翩,百感交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