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55|回复: 2

宋育红: 一位引发上山下乡运动的军人

[复制链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发表于 2023-3-18 20: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浪微博
QQ空间
复制链接
宋育红: 一位引发上山下乡运动的军人
2018-06-15 00:07


作者简介

宋育红,甘肃靖远人,中共党员,生于1952年。曾于1969年2月至1978年12月在农村插队10年,又在工厂烧过13年锅炉。曾任白银区文联主席、《金凤凰》文学杂志主编,2010年退休。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散文集《故乡流过一条河》,诗歌集《凤凰山放歌》,发表作品百万字,部分作品获奖。



一位引发上山下乡运动的军人

作者|宋育红

谨以《知青岁月记忆》系列数篇小文,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50周年暨我的10载知青生涯。

——题记

(一)

1973年的初冬,我被以知识青年通讯员的名义抽调到《甘肃日报》社学习。

报到后的第二天,报社通联组的一位姓刘的老同志把我们召集到编辑部三楼中间会议室,说是报社领导要来看望我们。堂堂《甘肃日报》社,对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知青来说,是一个异常神秘和神圣的地方,能够来到这里学习,我们这一帮知青通讯员都感觉特别兴奋,现在听说领导还要来看望我们,大家的心情都显得有点激动和不安。

我们刚刚坐定,一位身着戎装、身材魁梧的老军人就进来了,他面带微笑,和我们一一握手,并连声说我们在农村不容易。看着我们都站着,他赶快让我们都坐下,因为我当时离他比较近,他就伸手把我按在沙发上,其他学员也就都坐下了。

老刘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报社的党委书记老顾。我们又一次站起来说:顾叔叔好!他嘴里一边答应“好好好”,一边再次示意让我们继续坐下。当时我很纳闷:老刘在向我们介绍时,为什么不说“顾书记”而要说“党委书记老顾”呢?后来时间长了,我才了解到,报社的同志相互之间都是这样称呼的,在那里,几乎听不到人们之间称呼那位领导什么“长”、什么“主任”等官衔的。

老顾当时的年龄好像在50岁左右,身体很胖,行动显得有点迟缓,他的腰可能有些毛病,因为他如果站起来的时候腰一下子挺不直,要弯上一会才能站直。他和我们的谈话非常随便,他说,你们在农村劳动不容易,我们甘肃的农村,条件都非常艰苦,你们在那种艰苦条件下劳动,还能够给报纸写稿,很了不起。这次把你们抽来,一方面是让你们熟悉熟悉报纸,掌握一些写稿的知识,一方面也是让你们借这个机会休息休息。这么大的领导,一点官架子都没有,把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小萝卜头”还这样看得起,我们真的有些“受宠若惊”。

后来,我被分在编辑部的农村组学习。虽然说是学习,实际上就是和编辑们一起参与看稿、发稿等具体工作。我们在报社的机关食堂吃饭。老顾好像也是单身,他每天也拿着饭盒在食堂打饭。当时报社吃食堂的人很多,打饭要排队。老顾进了食堂也和其他人一样排队,排在他前面的人没有一个给他让的。有一次我们几个学员正在排队,老顾进来了,我们赶快出来站在他后边,硬是被他把我们仍然拉在前面。那时候我见过的军队高级干部好像都有警卫员或者勤务兵,可是在报社从来没有看见过老顾带警卫员或者勤务兵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觉很不习惯,整天都不敢大声说话,上班闷着头,从来不过问任何事情。过了一段时间,逐渐和一些比较年轻的记者编辑、还有印报厂的师傅们混熟了,没事的时候就待在一起胡吹乱谝,也就知道了老顾的一些事情。

老顾叫顾立清,原来是兰州军区政治部的干部,好像是正师级。“文革”期间的“三支两军”中由部队派过来接管了报社。他在报社干的最大、最轰动的一件事情就是在1968年组织力量采写了会宁县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那篇著名的报道《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结果,这篇报道被毛主席看到,领袖对这篇报道大加赞赏,并且写了那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新指示,向全国的知识青年发出了伟大号召,从而拉开了中国大地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帷幕。

那时候,无论任何事情,只要能和伟大领袖毛主席联系上,就成了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当知道就是这位首长组织采写的文章被毛主席看到,并且因此而发出了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伟大号召,我们这些知青学员对老顾就有些肃然起敬。可是,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报社的人,不管是领导或者普通的记者、编辑们对老顾都特别冷漠,好多人和他走到面对面都不怎么打招呼。

我们那期学习大概就三个月。学习结束回到农村以后,我时常怀念报社的那段学习生活。以后只要有机会上兰州,我都有事没事就去报社编辑部转转,有时候就以农村通讯员的名义在报社招待所不掏钱蹭上一两晚上,顺便看看老领导和当时混得比较熟的几个朋友。在和他们闲谝中得知,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开展“揭批查”时,老顾因为“执行极左路线”而受到批判,后来就离开了报社回了军区。我还听说,在老顾离开报社的时候,报社有人还燃放了鞭炮。

关于老顾与《人民日报》刊登那篇新闻稿以及与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伟大号召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时也仅仅是听说,也没有看到任何文字材料,这件事就被埋藏在记忆里了。



(二)

2008年8月,我收到了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寄来的2008•第三期《甘肃党史工作》,上面刊登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浪潮是怎样形成的?》,署名“赵仕枢”。时过40年以后,也许当时不宜公开的事情可以公开了,因此,这篇文章对当时毛主席发出伟大号召的前前后后叙述得很详细,细读以后,我才真正了解了那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顾立清,河北阜平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8年5月入伍参军。他原来是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的副部长,1967年到《甘肃日报》担任军管会组长。到了1968年9月份,甘肃省各地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当时,甘肃各地都曾经动员城市里没有工作的居民到农村去安家落户。顾立清当时想到应该对此事加大宣传力度。他把这项任务安排给报社驻定西记者站的记者马占海。

马占海当时30多岁,在报社的名气不是很大,但人很朴实,也很勤奋。马占海回到定西后,就直接到军分区向政委王化宇了解情况。王政委对他说:“定西的情况,孙司令员掌握得比较多,你可去找他问问。”于是,马占海就找到了司令员孙继力。性格直爽的孙司令员对马占海说:“定西是个穷地方,城市和农村差别不大,城里住的,大部分也是农民,下与不下区别不大。就算战争打起来,苏联绝不会把原子弹扔到这个地方来。”话虽这么说,但孙还是给马占海介绍了定西地区上山下乡的情况:“本地区靖远县城的行动比较快,已经有50%的城市居民下乡了,会宁下去的有40%。”孙还说,“会宁县下去的人虽不是最多的,但工作比较扎实。”

马占海得到军分区领导提供的线索,便去会宁县采访。他通过向县领导了解情况、找群众座谈,掌握到几个比较突出的人和事:一个是居民王庆一,王在向县革命委员会提交的下乡申请中说:“我是一个青年,呆在城里没事干。农村很需要劳动力,我决心到农村去参加劳动,改造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另一个是王秀兰,当时已经50多岁了,有两个儿子在外当工人,家里只有她和儿媳妇;再一个是到土高公社陈原大队陈川生产队安家落户的高玉兰,她虽然下乡才几个月时间,但由于各方面表现好,已被社员们评为标兵;此外还有高中毕业知识青年王永强和只有14岁的女青年罗兰芳。

马占海找了这几个人逐一进行了认真采访。当他问王秀兰对上山下乡有何感想时,王秀兰不假思索地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王秀兰的这句话正好是切中马占海此次要采访的关键词,于是,他在稿子中把王秀兰作为了一个重点来写,并突出了她的这句“豪言壮语”。

马占海采访回来,把稿子交给了编辑部。当编辑部照例把排有那篇稿子的报纸清样送给顾立清审查时,顾立清一看到马占海写的那篇稿子就感到不错,觉得王秀兰真不简单,那样大的年纪了还主动下乡,特别是她说的那句话“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既朴实,又深刻,很有感召力,表现出了她很高的的思想境界。于是,顾立清就动手对稿子作了精心修改,并把王秀兰那句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作为主标题 放大了字号,还加了带花边的编者按,并把这篇稿子从其他位置提到了头版。

1968年12月8日,《甘肃日报》在头版右侧,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没有作者署名的消息,标题的引题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他们说”,接着是大号字的主标题“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稿子发出后,顾立清像平常发出众多稿子那样,就像办完了一桩事,在脑子里就放下了,再没往多处想。



(三)

稿子登出来第三天晚上,新华社打来电话到《甘肃日报》值班室,告诉顾立清说是毛主席看了这篇稿子,认为很好,问新华社(甘肃分社——作者注)为什么不发这篇稿子。顾立清告诉他们,自己不知道毛主席是如何看到这篇稿子的。新华社的人问顾立清:“这篇稿子反映的事属实吗?”顾立清肯定地回答说:“绝对是真实的。”他们讲要派人来核实。

这篇看似普通的消息稿,引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高度重视。据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项工作推开以后,老人家一直苦于找不到可以用来引路的典型,使他的战略部署得不到顺利地贯彻执行。当刊登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消息的《甘肃日报》放到他案头后,这位一直就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领袖,就像写诗一样,一下触到了他心里的某个点。毛主席立刻指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派人到甘肃会宁县,实地核实这篇文章的真实性,然后转发全国。

第二天,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两名记者坐飞机就赶到兰州,顾立清派人到机场去接他们,并派甘肃日报社的记者陪同他们到会宁去核实。临行前,顾立清叮嘱陪同的人:“你们的任务主要是带路,不要妨碍他们的工作,也不要发表自己的任何意见,协助他们把情况核实清楚就行了。”

经过一周多的调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记者回来后告诉顾立清说:“会宁工作真的很有特色,稿子真实反映了城镇居民上山下乡工作的进展成就,写得没问题。”他们回到北京后又给顾立清打来电话,说是新华社要发通稿,他们建议在转发时署新华社和《甘肃日报》两家的名。顾立清回答:“稿子是你们亲自下来采访核实的,就不用署《甘肃日报》的名了。”新华社的同志说:“这个问题你需不需要请示一下省革委会?”顾立清说:“我觉得没有必要,就这样办吧。”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原文刊登了由新华社转发的12月8日《甘肃日报》的消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并加了编者按。据说“城”字后面那个“市”字,是毛主席亲自修改时加上去的。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还在与报头平行的右上角《毛主席语录》一栏里,发表了毛主席为推动上山下乡运动所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从此,由城市居民到农村去,转化成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3-3-18 20: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文革中,凡毛主席发表了最新指示,全国各个城市皆半夜三更敲锣打鼓,游行庆祝。消息传到甘肃省会宁县,县城几千群众在红军会师楼前举行了庆祝大会。他们表示,“一定要在毛主席最新指示鼓舞下,再接再厉,努力把上山下乡工作做得更好,把斗、批、改各方面工作大大推进一步。”

在《人民日报》发表这篇报道的第三天,《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等全国和各省级报刊也先后全文转载《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一文,上山下乡工作一下子掀起了高潮。在报纸掀起轰动效应的同时,国内广播、电影和电视等舆论工具,都开足马力宣传上山下乡。会宁县由于那篇报道的原因,一夜之间变成了推动上山下乡的典型,王秀兰也因为那句豪言壮语,成为响应毛主席号召的核心人物。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名,电影记录片上有形,全世界的人通过这件事,知道了会宁县,更认识了“王大娘”。王秀兰成了当时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大名人。由此,王秀兰的命运得到了彻底改变,不仅有蜂拥的记者前来采访,而且她还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上山下乡的带头人,王秀兰又动员两个儿子和媳妇,以及孙子,只带了一些锅碗、一点米面、两个小箱子和铺盖卷,来到距离会宁县城60多公里的白草塬四百户村落户。王秀兰一家当时在农村的劳动很积极,乡亲们都叫王秀兰的两个儿媳妇为“两只手的儿媳妇”。



(五)

那则消息稿子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并在全国产生如此的影响,但却给顾立清、马占海没有带来辉煌。他们当时只觉那是完成了一件本职工作,没有想到署名,更没有想到去争什么荣誉。可后来他们却因为这篇稿子,在政治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人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狂潮归咎到他们的头上,说他们执行了极“左”路线。

受到冲击的首先是马占海。他宣传上山下乡,把自己也卷进了那场狂潮中。稿子发出时间不久,报社也要动员一半的人上山下乡。当时马占海在完成稿子后因病回兰州休息,他也被定在了上山下乡的名单里。这消息可让马占海着慌了,他听说在阿干镇煤矿搞报道的杨忠同顾立清很熟,就托杨向顾立清说明自己的身体情况,希望不要安排他下乡。顾立清也觉得他那身体到农村去吃不消,在会上表态说:“马占海身体不好,就不要下了,如果因为那篇文章,那是我的想法,是我派他去采写的,责任在我。”后来,马占海被安排在离兰州只有30多公里的阿干镇煤矿,顾立清还亲自给阿干镇煤矿的领导打电话,希望他们能照顾马占海,他才被安排当了煤矿的报道组长。

顾立清的为人和工作能力是有口皆碑的,可他因这则消息,在副部长位置上十几年不但再没动过窝,后来在批判极“左”思潮时,他还顺理成章地成了批判对象。

(六)

算起来,如今顾立清已经是80 多岁高龄的老人了。从这篇文章中得知,老前辈精神矍铄,反映敏捷,身体状况很好,对40年前的那件事情记得清清楚楚,而且谈吐自如,心定气平。了解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我对这位革命老前辈的尊敬有增无减。几十年以来,关于那场运动的是非曲直一直争论不休,笔者也没有心思参与这样的争论。但是,我还是要说:一个热衷于研究历史的严肃的学着,在涉猎任何一段历史事件的时候,切切莫忘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特点,就是说,不要脱离当时的国情去信口雌黄说三道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发表于 2023-3-23 14: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热衷于研究历史的严肃的学着,在涉猎任何一段历史事件的时候,切切莫忘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特点,就是说,不要脱离当时的国情去信口雌黄说三道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