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81|回复: 3

时代追潮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8 08: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如果要给高考生取个共同的名字,那么“时代追潮人”再适合不过。

  每年此时,全中国最有活力、最有激情、最有斗志、最具才情的年轻人,都聚集在了高考考场里,恣意挥洒才情,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尽力一搏,将寒窗苦读12年积累下来的学识与梦想,付诸笔端,誓将未来人生掌握手中。

  今年,全国有1342万、浙江有39.6万的考生,正坐于考场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08: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万众瞩目。

  此时,无论是否家有考生,大家都会把它作为一件特别的事对待:志愿者守候、静音标志树立、交通保障到位……还有网民们的线上加油、讨论与等待。路过那些挂着高考考点横幅的校门时,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想:哦,今天是高考日啊。然后,音量不自觉地降下,脚步悄悄地加快。

  每一个人,都对参加这场人生大考的考生们,释放着善意,寄予着殷殷希望。这种善意,既是学校对于学子的期待,也是家庭对孩子的厚望,更是社会与国家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场需要勇气与进取精神的考试中,每一个参加者,都是勇敢的追潮人,他们追随着时代的步伐,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国家与民族复兴的梦想而拼搏。

  他们在追一场潮,关于理想的潮。

  我想学人工智能、我想当医生、我想走出大山、我想……任何梦想,都值得全力争取、奋勇向前。

  1977年起恢复的高考,被形容为“梦想照耀中国”。对个人而言,它让学子有机会通过高考,改变个人命运。它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渠道和可能,也提供了实现理想的路径。学子们第一次通过这样的方式接触社会,走向社会。

  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今天,高考不再是独木桥,不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它仍然提供了走向成功的一种方式。

  这两天网上有个高赞视频。一位浙江大学的女生,在被拦访问“高考可以让人走出贫困么”时回答:我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正如“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寄语丽江华坪女高考生们所说的那样:勇敢一点往前冲,走出这些沟壑。“之后再带着科学技术知识返回来,让我们这片山山水水更美更壮丽”。

  理想,就在前方。每一个追逐理想的人,都值得被善待。成功的路,不只有18岁时的这一场高考。只要有一颗进取及不认输的心,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高考精神的精髓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08: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在追一场潮,关于国家未来的潮。

  相较于个人与家庭,这更是一场举国取士、为国选才的重要考试。

  没有哪个国家,像华夏一样,如此求贤若渴。因为我们这个国家太大,需要很多的人才来建设。

  没有哪个国家,如我们般重视高考,因为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有着深厚的人才认知观。对于人才的渴求,纵贯古今。

  恢复高考至今的47年间,高考制度曾经历了多次改革,但每一种方式变更的背后,都意味着对时代、形势的适应。无论它曾被人们怎样地讨论与评论,始终没变的宗旨是公平竞争,始终没变的本质是为国选才。中国社会便是在这样一场场的考试中,选出了优秀人才,来推动社会进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他们让东方大国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和精气神。

  这是我们国家之幸,有了这样的一场大考,后备人才得以绵延。它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让国家具备更多的人才生力军,从拥有人口红利转向同时拥有科技、人才红利。

  这就是为什么,每年6月的这几天,这般令人关注的原因。这是国家之选,也是时代之选。

  昨天,考点门前,一对爸爸妈妈带着妹妹来为大女儿送考。女孩摸摸妹妹的脑袋,微微一笑,转身走向校门。眼里有光,人生有憧憬。有理想、有追求、有生活,真好。

  人生一战,人生一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09: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6-28 09:06 编辑

1


来源:钱江晚报头版版   记者:郭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