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26|回复: 1

《晚钟悠悠》连载--此 生 只 为 模 具 狂

[复制链接]

296

主题

123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620
发表于 2021-3-5 09: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1-3-5 10:01 编辑

此 生 只 为 模 具 狂
――记老知青姜国权
 眼前的姜国权完全不像想象中的专家学者的模样,他个子不高,胖呼呼的脸上带着淳朴敦厚的笑容。握着他结实有力的手,你会明显感觉到那是一双经过长期磨练的工匠之手。说句老实话,这双手很难跟他从事的电脑设计工作和他写的专著联系在一起。
绝处逢生
  1964年10月,刚考上高中不久的姜国权由于出身关系,被动员到市郊半浦公社插队落户那里田少人多收入低他当了6年农民,评为级劳力,掌握了全套农田技能。尽管如此,由于知青在农村没根没底像片浮萍,生性耿直又不会巴结人,一年辛苦到头,除了填饱肚子后所剩无几。为了养活自己,姜国权除了务农还先后做过石匠、泥水匠、木匠等能够吃饱饭的行当。多年的艰辛打拼让他懂得了一个做人道理:有手艺总比没手艺的强,羊癫病也要学三分
  上世纪70年代初,他在宁波一所小学里做木。当时农民工进城打工须有进城务工发票,一般是由农村手工业社等组织开他们从中取一管理费。没组织的工匠们就得到处托人代开。姜国权后来托不到人没处开发票了,只得背着工具垂头丧气地回乡下去。
  人生紧要处往往只差这么一步,而机遇总是青睐敢于追求乃至冒险的人。
  那天,他在回乡的车上碰到了多年不见的表兄,见他困顿落魄的尴尬相,表兄便问他是否想改行学开模具,这个行业很吃香,日后籍此技术养家糊口比木匠强多了。因一点没基础,必须肯下功夫刻苦学习,舍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有付出而没有收入。姜国权也听说过这是个凭技术赚钱的行当,但模具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可是从来没见过。
  机遇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对自己的考验。若是有刹那间的犹豫和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之神。逆境中的姜国权在黑暗中似乎看到一丝光亮,想到这些年那么苦涩的日子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不能挺过去,他决心为此一搏!
从此,他的命运转了个大弯,为模具行业走上一条艰辛的不归之路。
人是逼出来的
  翌日,他登上去上海的火车。表兄在上海一塑料厂工作,带着他在各个车间兜了一圈,让他实地了解模具究竟是什么东西,产品又如何从注塑机里生产出来。临走时,表兄给了他一只塑料做的汤匙,叫他回去后拜师学艺,依样出个模,如果合格就算第一笔业务成功了
  他怀揣着那汤匙惴惴不安地回来了,一到宁波就赶紧找个模具师傅上门讨教。那师傅听了哈哈大笑,说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学开模具先学会看图纸,还有车、钳、铣、刨、线切割、电脉冲等都得懂,有的必须能熟练操作,十八般武艺缺一不可!拜师当三年学徒,无论如何是学不会的。
  他得头都晕了,却又不甘心被这么一说就轻易放弃。先托人找到一个能实习的地方,白天到车间学技术,夜里又找书本看图纸认真钻研学习,不懂的地方第二天一早找人问。一个多月下来人瘦了一大圈,总算基本了解了模具制作的工艺流程,也能初步操作一些相关的机械工具了。
  带着似懂非懂的技术和那只塑料汤匙,怀着忐忑的心和模糊的梦想,他和市郊洪塘公社的一个村办企业拉上了关系。七十年代初,农村的队办企业遍地开花,极需技术人员和业务。村里很快和他签了协议,开发出来的产品如能赚钱,除去上交村里和必要成本,他能得到每月60元的工资。反之,他得赔偿所有损失。这条件非常苛刻,但村里也难,如果赚不来钱村里的投资向谁要去?对姜国权来说,难在你没有丝毫退缩的余地,好似破釜沉舟的一战!人有时是逼出来的,不豁出去拼一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几斤几两,也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你只乖乖回去做农民
  好笑的是,这位新来的模具姜师傅连最简单的钻头不会磨,用钝了只好先藏着,免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丑。他借口回趟家,连夜骑自行车到宁波,敲开人家的门去讨教,第二天还要摆出一副老师傅的架势,教别人怎么磨钻头
  汤匙模具经过几十道工序,终于一点点地呈现出模样来,眼看大功快要告成,不料在外加工最后几道工序时闯了祸。操作铣床的工人一不留神刀具走了线,使模具变了型。结果,做出来的产品和上海要求的完全不同。姜国权急得脸都白了,真是欲哭无泪啊,交货的时间快到了,找谁赔去?
  已接近最后交货的期限。姜国权无奈地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硬着头皮扛起那副沉甸甸的模具满怀惶恐地踏上去上海的路。
  检验模具质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试模打样品。上海红叶塑料厂的工人在注塑机装上模具,“咔嚓”一声按下开关,一只火热的塑料汤匙立刻呈现在眼前。厂方有关人员拿着汤匙在手里传来比去,一眼就看出破绽,新样拿去的样品明显不符!
姜国权站在一旁胀红着脸,急得心快跳出嗓子眼了,心想这下完了,不但自己和表兄的面子全无,半年白白辛苦且不计,还得赔上许多冤枉钱。
  他头脑一片空白,正盘算这笔钱该那儿借来还?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空中忽然掉下救星,“贵人”不期而至!
  来的是上海中百公司的一位业务员。那时候实行计划经济,该厂的产品全部由中百公司点收购,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中百公司手里。那人正好联系工作经过这里,他拿过汤匙看了看,竟满意地点头称赞道:“这才汤匙的样子。原来的那个口太浅,不实用,早就得改改了。”此言一出,大家恍然大悟,纷纷改口附和起来:“确实如此,比原来好用多了!”
  喜悦来得太突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一时五味杂陈,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就这样,他从队办厂财务科领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笔收入——人民币600元!辛勤付出最终有了结果,这一刻他心花怒放,别提有多高兴了。表兄见他一炮打响,又给他捎来了新的业务。
  洪塘一家村办企业能制造模具!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新闻,远近工厂都陆续找上门来,业务渠道很快打开,设备也同时充实增加。在业务量的重重压力之下,技术水平在实践工作中被迫迅速提高。村里看厂里能赚钱了,万一姜国权跑了没法办下去,还叫他收了村里两个年轻人当学徒。
  让姜国权至今难忘的第二年制作的上海沪南电表厂的那副双色模具。
  “宁波乡下人”开模具的消息同传到了上海塑料厂相邻的沪南电表厂,引起该厂生产部门的关注。他们有副模具经过多名上海师傅的制均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了新产品开发。于是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了姜国权。
  这是一副电流测试表的外壳模,要求在注塑时一次性成型为黑白两种不同颜色的产品。这技术放在现在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当时是很有技术含量的难题,许多模具师傅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呢!
  人说技艺无止境,大凡懂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不足。第一次成功靠的是勇气,勇气中不乏许多盲目。姜国权心里很清楚其中的困难和压力。但的工艺技术深深地吸引了他,年轻的心动荡着跃跃欲试的激情,难以抵挡住探索技术奥秘的诱惑,只觉得这是一次难逢的提高自己技术的机遇。第一次冒险的经历告诉他,只要虚心学习苦钻研,人家做得出自己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他毅然地签下了合同。
  天道酬勤,命运总会眷顾那些努力向上,拼搏进取的人。他成功了,成功的背后承载了太多的艰辛和付出。历经种种曲折,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模具送到上海时,因为事关新产品上马,沪南电表厂非常重视,试模时来了一大群人。令人欣喜的是,第一模打出来的试制品就黑白分明,边象刀切一样清晰干净。成功了!沪南厂的人纷纷上前向姜国权握手祝贺,这事当时在沪南电表厂轰动一时。此后,从上海来的业务便像黄浦江水奔涌不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123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620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10: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1-3-5 10:04 编辑

                   在改革开放中弄潮
  1978年,在知青大返城的高潮中,姜国权上调到市内河航运公司热工仪表厂。这时候,市场经济风起云涌,新产品不断面市,厂里的传统产品因为科技含量低,销路越来越窄。厂方决定另辟蹊径开发当时市场热门的电动剃须刀,由姜国权承担电须刀全套模具制作任务。剃须刀外壳精度要求高,间隙不得超过0.04毫米,网罩上细细的冲孔就达700多个,限于当时的技术设备,加工的难度相当大。
  产品生产出来后,虽然质量不错,但销路不畅,仓库里剃须刀积压成堆,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来。那时还没作兴广告,全靠销售人员全国各地四处奔走。工人心里慌,厂领导急得团团转,听说老姜在农村有过办企业经历,于是赶紧请来一起来想办法。
  为了推销厂里的产品,姜国权像当年在队办企业时一样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吃了不少的闭门羹。他矢志不渝,始终坚持。凭着人缘好朋友多,他联系上当时全国最大的上海理发用品批发公司,经多次来回奔波,产品开始引起业内注意,逐渐开始有人前来批发。决定性的成功是在江西萍乡召开的一次全国订货会上,产品一下子订出了3万多件,解决了厂里资金短缺的难题,使工厂恢复了正常生产。消息轰动了整个公司,公司领导起初还不敢相信,专程去客户单位了解情况。回来没过多久,便任命姜国权为仪表厂厂长。
  厂里生产开始好转,第一年就还清了债务并扭亏为盈,职工们领到了久违的奖金。在他带领下,热工仪表厂扭亏转盈,一跃成为全公司效益最好的单位。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姜国权先后被派到船舶修造厂、塑料电机厂、微特电机厂等多家单位担任过领导。当年的知青在人生的道路上实现了华丽转身。
  退休前几年,姜国权被安排在公司办公室上班。然而,每天一张报纸一杯茶的安逸使他深感不安。历尽磨难的人更懂得珍惜生命的价值,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形势使他坐立不安,心里躁动着重操旧业的梦,模具这项工作倾注了他半辈子的心血,他觉得这才是自己的挚爱和向往。
  1998年,年近六旬的老姜毅然离开领导岗位走向社会,准备寻找机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再来次飞跃。
著书补空白
  他受聘于一家外资企业从事模具设计。2002年,公司接到一笔需要红冲工艺生产的产品订单(红冲工艺是金属经加热,在压力下变形的金属加工技术)。为了设计一套合理的模具工艺方案,他想找些相关资料作为参考。出乎意料的是,由于红冲工艺是一项刚兴起不久的先进技术,全市各大书店和图书馆都没有这方面的书籍可资参考。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找不到。他走访了几家采用红冲工艺生产的单位,发现他们全凭经验而无理论数据。显然,这对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是远远不够的。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闪现在他的脑海:我能填补上这个空白吗?如果可以,这能给全国模具企业带来多少难以估量的实际效益啊!
  从此,他白天上班,夜里戴上老花镜钻进书本里。尽管他实践经验丰富,但要在技术理论上著书立说谈何容易!这里没有捷径可走,老姜只得静下心来,先埋头恶补高中数、理、化基础知识,继而自修大学的相关课程。星期天和节假日不可能休息了,整天穿梭在图书馆和书店,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得上大学找老师当面请教。技术著作不同于文艺类书籍,每个数据都必须十分准确,丝毫不可出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年拼下来,人瘦了一大圈,老伴看了心痛。老姜笑道:“既学知识又减肥,照时髦说法这叫双赢。”凭借他三十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老姜以初中水平啃下了技术理论这块硬骨头。更有一赢的是,因为写作需要,不得不应用电脑,一年以后,老姜将电脑常规操作连同电脑机械制图也一并学会了。
  努力的人,幸运之神从不会和他擦肩而过。《红冲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书最后由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向全国发行,赢得了模具界的一致好评,书很快售罄,不久又再版。国内求助求教的电话接连不断,也有人千里迢迢专程来宁波讨教,老姜都无条件地尽力给予解答和帮助。业内有权威人士评论道:“这本专著填补了国内红冲工艺专著的空白,标志宁波模具行业从设计制造走向理论研究的更高层次。”朋友和同行们都向老姜表示祝贺,他真诚地说:“我们这代人插过队,下过岗,文化程度又不高,现在岁数大了,许多人为此变得不那么自信。其实,在广大的当年知青中不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只要鼓足勇气,增强信心,我们还是能够做出一些事来的。”
  自信是一个人的胆,有胆你才会所向披靡。自信又是一种态度,常使“不可能”消失于无形。Pro/Engineer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模具和产品设计三维软件之一,具强大的实际应用功能。但要学会比较难,能够熟练操作并应用于实际工作更难。许多和老姜同时代的设计人员大都知难而退。《红冲工艺与模具设计》出版的成功,让老姜信心大增,下决心要攻克这个难关。
  说干就干,就像小学生刚开始认字一样,他戴上眼镜,拿着教材和外文词典,对着电脑里的外文一个个摸索起来。足足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在无任何人指导下,他终于能独立操作和应用这款软件,最后达到了相当熟练的地步。在一次公司产品推介会上,他临时担任技术讲解,并娴熟地运用三维图在大屏幕上解答客户提出来的问题,这使客户们都惊奇不已。在场一位模具硕士专业出身的工程师由衷地感叹道:“这样专业操作出自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之手,真使人不敢相信。”他很惭愧自己从事专业多年还达不到这个的水平。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实则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芸芸众生中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太过漫长和枯燥。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知青们正在慢慢老去,在细数着往日青春的时候,老姜总是在默默地思考:在有生之年里,我还能为模具做些什么?
  我们衷心祝愿老姜为宁波的模具事业再作新贡献。(2014)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