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1-6-25 17:12 编辑
序 为孙建华影集作序 建华兄从小喜欢画画、写字、作文章,上初中就开始摆弄相机。最初学的是兽医专业,就业的却是乐器工艺,还担任过多年的技术部门领导。后来又去家电五金行业负责销售。最后下海创办了属于自己的设计公司直至退休。他毕业于大学语文类专业,职称却是工艺美术师,长期在宁波工艺美术界任职至今。 大跨度的职业转换让人生绕了个大圈子,最后依然落在他挚爱的艺术上。 什么叫艺术?舶来语的原意是:我所感受到的。对于摄影,他是有感受的人。不只是情有独钟,更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背着那台近乎“古老”的单反相机,走遍祖国五湖四海、名山大川,无论在辽阔国土的哪个省份,也无论是异国他乡的欧美世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无数次,在赴采风的晨光里,一个清瘦的身影背负着几十斤重的器材,顶着寒风穿行于未褪去露水的草丛中,或爬山或沿河,用相机全神贯注地捕捉美的影像。他尽力让苍白的事物有着更鲜明的色彩;用镜头定格人内心美的精神世界,然后安静下来,与自己展开一场对话。这是种通透而纯粹的美,这样的美是一种雅好,是思想者最丰富的语言、是我们用来记录这个世界的最好的方式! 如果说这每一幅作品是诗,则是作者对生活的颂吟;如果说这每一幅作品是歌,则是作者对壮丽山河的赞歌。一位好的摄影师,不仅是将影像记录下来,更要能将自己所记录下来的影像发挥、创作,以“影像语言”说出自己的心情故事,用影像理解去世界,进而触动人的心灵,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收入这部画册的作品,或粗狂挺拔,或细腻入神,或空灵飘逸,或异彩风姿,都较好地运用了摄影语言,在表现手法上凝炼概括,追求思维方式,具相当的思想深度。他的风光作品显示了大自然的博大与浩瀚,以含蓄蕴籍的艺术手法,表述了天地山水与自然环境的气韵和意境,使观赏者瞩而生情,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他的人物摄影神形兼备,质朴自然,展示了民族的特色和时代气息,蕴涵着对人自身的哲理思考,使读者品味到它的深刻内涵。“有爱的地方就有快门”。建华兄的作品滋润的不只是艺术气质和修养,他对事物、环境的关怀,赋予了每幅作品一份跃动的能量。 他和镜头都远远地站在一边,只是旁观记录,绝不冒昧打扰。他只用最平实的手法来呈现,用双手把这些陌生凝重的影像端在你面前,告诉你,这可能是我们所不了解的另外一种自然状态和生活。在他的图片里,你甚至听得到他的喘息和心跳,直接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摄影者的全部诚意。他的摄影从大处着眼,从细部入手,画面精美,情趣勃然,给予我们以莫大的艺术享受,随他的镜头游历了五洲四海,阅赏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随着数码科技的不断进步,作品的后期和修图是不可绕开的问题。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光影、构图、色彩等因素,还要考虑后期处理,不仅要把场景完美再现,还要用合适的色温、对比度、影调等去渲染作品的氛围,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对场景的理解充分表现。不仅是技术上的,更重要是思想上的,富有艺术性的,我们从建华兄作品中明显地领略到这一点。这些得益于他长期从事过的电脑设计工作,明白摄影是门光影艺术,深谙其中的奥妙。 多少年来,他在光影和色彩的世界里驰骋逍遥,寻找自我,寻找乐趣,寻觅摄影的真谛。他以为摄影和摄影艺术是两码事,就像写字不是书法一样,一个成熟的、有成就的摄影者,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苏轼云:“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于手者乎?”这是谈创作规律的文论,讲“得心与应手”、“意会与言传”的关系,文章如此,摄影也是如此,艺术都是相通的。 用心记录,为爱映画。饱满的艺术素养,系统的理论基础,娴熟的相机和电脑的操作技能,加上不知疲倦的跋涉和探索,构成了建华兄摄影的全部。 是为序。(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