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45|回复: 1

孤山老底子的那群羊,你还记得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7 08: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网友“倩倩”最近给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发来一组照片,配文是:夏末初秋的夜晚,在孤山白堤走了一走,泛起太多的儿时回忆。可惜没找到孤山西北麓的那群小羊,谁知道它们跑哪儿去了?

  “倩倩”是杭州人,到了“随便西湖边走走就能生出感慨的”中年。曾经在她心中代表着童年的小羊雕塑,再去时已找不到了。不仅如此,老杭州童年时的秋游圣地南山路上的“儿童公园”也早已淡出视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8: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山的羊哪儿都没去,变的是你和风景

  羊都去哪儿了?其实哪儿都没去。

  记者之前曾经走访过此地。从西泠桥进入孤山公园,沿孤山后山路往东,在清雪庐和苏曼殊墓之间,有一处宽阔的大草坪,一直铺到山坡。山坡上是一片茂盛的植被,留有一个豁口,里头就藏着这组雕塑群——上世纪50年代电影《鸡毛信》里主角“海娃”,一副小战士的打扮,站在一块高耸的岩石上,手握一根枪棍,眼神坚定地看向前方。绵羊们则围绕着他站立的那块岩石,记者数了数,总共有10头羊,有一头还藏在海娃身后。

  杭州市雕塑院院长林岗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处雕塑没动过,绵羊以前就在草坪上面的山坡上。”他认为,可能是雕塑群周围的植被以前没那么茂盛,在很多人孩童时代的印象里,群雕坐落的位置更开阔,所以记忆出了点偏差。

  原来是因为植被越来越茂盛,70后80后的记忆里那群绵羊和手持红缨枪英雄少年的“鸡毛信”雕塑,藏进了草坪密林深处。

70、80后记忆里的儿童公园,当年的“迪士尼”

  要说给70后、80后的杭州人留下最多记忆的地方,杭州少年儿童公园肯定算是其中之一了吧。

  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早年不在虎跑路上,也不叫少儿公园,而是叫儿童公园。

  上世纪70年代,少儿公园搬到涌金公园,更名为“杭州儿童公园”。当年,这些公园里的设备领先全国,每天来玩的孩子络绎不绝。

  1996年,杭州儿童公园又从涌金公园搬迁至清波门学士桥河下。杭州儿童公园正式更名为“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新的少儿公园比在涌金公园时大了3倍,占地160余亩。

  每逢节假日,游戏机前排起长龙,客流量爆棚,老杭州人比喻称:那是当年我们的“迪士尼”。

  2002年,因西湖南线整治,少儿公园整体迁入虎跑路旁的满陇桂雨公园,少儿公园与满陇桂雨公园融为一体。

  经过十几年,如今的少儿公园也依然是杭州人,特别是伢儿们的秋游圣地。经过大半年的改造升级,近日,杭州少儿公园重新开放,新升级的少儿公园2.0版,带来更丰富的游乐体验。

  儿童公园依然在,尽管当年的孩子已是年近不惑。那么在你的记忆里的儿童公园是什么样的?你的秋游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版   记者:章然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