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3-3-18 08:59 编辑
怀素和尚 公元737年,在湖南省的零陵诞生了一代“狂僧”,他叫钱藏真,僧名怀素,人叫“怀素和尚”。想必与佛有缘,小小年纪爱上了诵经念“阿弥陀佛”,且不管家里怎么说,十岁便出家做和尚去了,这与唐朝崇佛有关,而奇怪的是,怀素和尚住的地方叫“绿天庵”,是他自己取的名,庵是尼姑居住事佛的地方,怎容一和尚? 湖南省永州市的零陵区,有一潇水中路,这里建有“怀素公园”,据传,这里是怀素和尚出家修行的地方,公园有古迹“绿天庵”,庵的上方是“种蕉亭”,左为“醉僧楼”,右是“笔冢塔”,庵后有“砚池”,正北有“墨池”,从酒、笔、砚、墨,这几个字来看,怀素和尚是一个喜欢书法之人,对罗,这和尚除了必要的诵经念佛,大多的时间是练书法,练得入神,如痴如醉,终究成了一代草书圣者。 和尚、尼姑、道士,是有晨钟暮鼓的时间限制,该早课就上殿,该晚诵就念经,青灯木鱼、禅宗事佛,似乎就是他们一辈子重复要做的事,但出家之人多以自学为主,好空的时候很多,自由支配的光阴也很多,和尚也可云游去挂单,和尚也可到高级禅院去进修,和尚也可以有自己的爱好,少林寺有武僧,习武强身也可保卫少林寺,武当山练剑道士,也是遵从道规的,该做道场了也是不迟到。这怀素和尚自幼聪明过人,他在《自叙帖》中说“经禅之暇,颇喜笔翰”,这么说来,怀素和尚的兴趣爱好有二,一是事佛,二为书法。这二件事,对一般的庙、庵、观来说,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君不见和尚对进庙来的香客均称“施主”,也就是说,庙、庵、观都要靠人施舍而过活,这庙里的公德箱、乐助箱,不就是摆在最为显目的地方吗?这世界上有那么一个国家,最富裕但国土面积也最小,它就是罗马的“国中之国”梵蒂冈,人家梵蒂冈虽小,可是“出产”红衣大主教的,收获各地教会的“奉献”,该国把红衣大主教派往他国,没有它的承认,这个国家的教会会被说成不是正宗的,如中国就不是。这怀素和尚所处的年代是唐朝崇佛、礼佛最盛时,天底下庙多了去了,没有名气什么也不成,所以和尚实际上都是“众人护持”的,故怀素和尚口袋空空,囊中羞涩,他买不起纸张,于是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问题来了,漆板太滑,不着墨,怀素灵机一动,干脆在寺院空地上种了一万多株芭蕉树,芭蕉树长大了,摘下树叶当纸,铺在桌面上挥毫。 怀素书写毛笔字是有贴可临的,临帖又叫摹仿,也不知当初他照着谁的帖子在学书法,据传,怀素是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摘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他干脆带了笔墨,站在鲜叶前挥毫弄墨,烈日,晒得光头如煎似熬,寒冬,北风吹他手肤迸裂,但是他兴趣所在爱好不已,坚持不懈练字,从不间断,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怀素芭蕉练字”。怀素以蕉叶代纸,由于住处触目均是蕉林,故,怀素风趣地把自己所住的地方称为“绿天庵”,他写坏了许多毛笔头,收拢归堆埋在一起,又有了“笔冢”。 中国的方块字是书法的载体渊源,自晋唐以来,王羲之书法的名头一直来响亮,当然也出现了许多如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大家,就连李斯、赵高也是书法家,那个李隆基、李白也在书法家的榜上有名,于是,以王羲之书法传统派出现了,于是,不满足现状,要独树一帜的反传统派的也出现了,比较出名的有“颜体、柳体”,当然了,以后宋朝又出现了宋徽宗的“瘦金体”,这是后话了,在怀素和尚同一年代中,出现了“狂草”,什么叫“狂草”,大约毛泽东书法就是同类吧。狂草的成就,是唐代书法高峰的一个表现,代表人物是张旭,张旭被史称“草圣”。据说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性格疏放率真,不拘小节,特别喜欢杯中之物,一醉而书特别灵光,就象书圣王羲之,大酣之下书《兰亭序》,酒醒后,反而写不出自己写过的那么好的毛笔字了,看来,成名之人离不开酒。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怀素勤奋出名了,与颜真卿认识了,颜向怀素推荐了张旭贴,这下好了,第二个狂人出现了,怀素把好不容易从“公德箱”或“乐助箱”中的香火钱取出来,买醉,曾一日九醉,醉壶中书法长进,他努力学习张旭的狂草,也悟得了自己独到的书法。 张旭——颜真卿——怀素,一脉相传,都具有反传统性格,颜真卿在楷书及行书“反骨已现”,推波助澜,他点拨了怀素,最终成为书法史上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大诗人李白称怀素的书法“天下独步”,贯休说怀素“张颠颠后颠非颠,怀素之颠始是颠”。历代书法鉴赏家评论更多,几乎没有一本书法史著没提到怀素,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盖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书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 怀素的书法“字字欲仙,笔笔欲飞”,最有名头的是“自叙贴、苦笋贴、食鱼贴、圣母贴、论书贴、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贴、律公贴、七贴、北亭草笔”等。怀素“天道酬勤”,他的狂草传世闻声,这在中国大地上的书法一行中,不谛是一宝,国宝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