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3-3-29 19:02 编辑
中国画 画,纤手松烟染素纱。盈盈写,茅舍两三家。 画,世代丹青有大家。虫鱼鸟,竹菊岁寒花。 画,漠漠烟云老树鸦。炊烟袅,菊绕竹篱家。 画,笔移山川乾坤大。妙笔下,更生灵秀花。 画,抻宣神韵飘锦霞。堂前题,秀色出名家。 画,锦绣河山藏笔下。墨彩间,风情传万家。 画,笔下思绪游难尽。不必知,且去天地行。 云雨山川素纸装,晓风残月入华章。 一毫漫卷千秋韵,七彩融开几度芳。 山路松声和涧响,雪溪阁畔画船徉。 谁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 琴棋书画的画,指的是中国画。 中国画魅力何在?有一例子:北京有一个书法学院,院长叫“李伯虎”,这个名字与有名的“唐伯虎”只差一个字,书法学院的院长擅长作画,他的一幅画,可换一套红木家具。李伯虎是现代人,现代书法家兼画家,他的画已经那么厉害了,那么古画呢? 请看中国存世的十大古代名画: 明代,仇 英:《汉宫春晓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夜宴图》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清朝,朗世宁:《百骏图》 唐朝,韩 滉:《五牛图》 宋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唐朝,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古画的身价如何? 有曾经一槌拍下4.025亿元的《稚川移居图》,以3.036亿元成交的《五王醉归图卷》,哎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中国画不是疯了吗? 中国的考古界、史学界、文学界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画与书法,可能同时出现,什么意思?中国字是方块字,这独特的方块字,来源于象形字,如三条波浪形的细线条,古人称之为“水”,一个圆圈中间加一点,古代又叫它为“日”,这就是象形字,这么说来,书法与绘画同源,也就可信了。当前,中国的方块字缺少了许多“象形”,其主要是方块字由繁体字变为简体而言。 史记,琴棋书画四大艺术门类,都奠基于三皇五帝的时代,何人为“祖”无从考证了,但史学界定了年限,即中原龙山文化时代,地点都在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中下游流域。“画”指的是中国画,又称国画,一般是用毛笔、软笔、手指以水溶性颜料,在纸上、绢上作画,描绘人物、山水、器物、花鸟等,色调单纯明快,画风写意抽象,可远古的先祖们没有这种条件,怎么办?在中国的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勐省、曼帕、丁来、吴良等10处,居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崖上,发现了距今约3000年的崖画,这是中国发现的最为古老的崖画之一,这些崖画是用手指或羽毛等蘸着红色颜料绘上去的,这颜料大约是用动物的血,拌着赤铁矿粉做成的。原始的崖画,主要表现着狩猎、摘果实等劳作场景,或是一些娱乐、祭神活动,当然领土保卫意识已经出现了,杀戮也是存在的,崖画中出现了战争凯旋图,崖画是粗犷的、古朴的,存世至今实不容易,是研究南方古代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古人的画,限于当时的条件,手指作笔,矿粉为色,难为千古日晒雨淋、风雨雷电而存世于今,相比起纸画、绢绘,更是难能可贵了。把古画入碑确也是能长期保存的一大法宝了。舟山有一个普陀山,它有一件镇山之宝,即就是“杨枝观音碑”,它供奉于清凉岗下的杨枝庵中,当年我工作的单位,正好在杨枝庵中。说来也是一种缘,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遍地是寺、庙、庵的普陀山,首当其冲,砸得厉害,破坏之彻底,那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好在是边防前线,许多部队进驻寺、庙、庵之中,也有一些充当了学校之类的办公场所,无形之中保留了一些文物和庙宇。我的学校总部进入杨枝庵,大学毕业之时,我到总部报到,热心的同事陪我游玩观看了“杨枝观音碑”,当时心中已有念头,想办法把它拓下来,后来多次去总部公干,竟然没有完成心愿,一直到“上头”下令禁封石碑了,这时想再去拓,那是不可能了。“杨枝观音碑”系明朝万历年间,根据唐朝名相兼画家阎立本所绘杨枝观音像勒石而成,高2.33米,宽1.33米,上刻唐代仕女形象的观世音菩萨,这尊观音,珠冠锦袍,宝相庄严,仪态万方,她由男像转变为女装,锦袍上还璎珞飘披,右手执杨枝,左手托净瓶,袒胸赤脚,端庄慈祥。石碑上还刻有“普陀佛像,摹自阎公,一时妙墨,百代钦崇”字句。 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传世之作很少,在佛像方面,仅此一幅,躲过文革劫难存世至今,弥为珍贵了。从多方面来讲,阎立本的“佛像”真迹传世于普陀山,作为镇山之宝,确是人的名,画的影,是的,把阎立本的画,入画于石碑中,不谛是能长期保留的一个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