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32|回复: 3

五十多年“痴”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退休后的我越加怀旧了,在宁静的清晨抑或在闲暇的午后,总要打开一本本填满记忆的连环画,重温那别样年代的艺术气息。我对文学的喜爱,对书的喜欢,也正是源于从小对连环画的爱不释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08: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连环画家顾炳鑫曾在《连友之声》报上撰文说:“连环画可以欣赏,可以启蒙。”非常有幸,连环画也启蒙了我的童年。

  依稀记得,童年的我购买了近千册连环画。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将零花钱和卖碎砖头、姜板头草、桔子皮、废铜烂铁的钱,都用于购买连环画。每天中午都流连于濮院供销社经营的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新到的连环画。除了购买,我还时常在濮院庙桥街书场小书摊边出没,交给书摊老奶奶几分钱,坐在书摊看一个下午,这本看完了换下一本。连环画图文并茂,阅读起来注意力集中、轻松、无压力,《白求恩在中国》、《红岩》、《说岳全传》……我看得如痴如醉。

  即使工作后,我对于连环画仍是心心念念。在退休前,我又陆续购买了再版或向他人收购上千册连环画作为收藏。收藏这些宝贝,成了我的最大兴趣爱好。记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在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得一等奖、被誉为中国连环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山乡巨变》,以至于我在2019年上海书展上花了大价钱购买该书全套。

  时至退休后,我再次翻阅《说岳全传》等连环画仍不自觉连连称奇,感叹于宫廷、官府、战场、营盘等细节之精妙,人物表情之细腻。一提到连环画,脑海就显现中国传统叙事的烟火气,这种写实的白描笔触带来的是对生活细节的凝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审美共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08: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3-9-1 09:18 编辑

细读细看,连环画融中国画的人物画、动物画、山水画为一体,用写实手法表现,山石禽兽、房屋桌椅像生活中的一样真实、自然。栩栩如生的人物便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中,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它的灵魂。譬如,刘继卣先生绘制的连环画《武松打虎》中的老虎,不仅是现实生活中动物的写照,而且还经过画家的艺术再创造,被赋予了思想感情的形象。在描绘动物时,刘继卣先生还使用了劈笔丝毛法,表现出细腻入微的质感。

  还有值得称奇的是看了几大名著连环画后,后来再去看小说就觉得轻松多了,通篇都是画面感,连环画上的每一页虽然只有寥寥几行字,还能做到不丢失原著里的任何重点、关键节点,可想而知改编小人书文字的编辑工作同样需要极高的文学艺术水平。

  连环画在过去的那个年代独具使命,尽管它用一种粗线条的方式讲故事,但书里那些历史典故的名场面,无论是市井人情还是沙场秋点兵,都一丝不苟、栩栩如生,没有艰涩的古文,让历史不再沉闷。在物质不丰盈、知识普及手段稀缺的当年,就这样担负起了几代人的一部分启蒙责任。

  连环画不仅仅关乎情怀与记忆,它是一种精妙的艺术表达方式。连环画,陪伴我走过了一段温情的岁月,愿这个盛极一时的大众艺术再次回归普通人的掌心。小人书不限于小人看,我们老年人也可继续翻而阅之。

  来源:浙江老年报浙里养俱乐部版       老年作者:朱仲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09: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位第二故乡濮院老乡,常常流恋于濮院供销社经营的新华书店,和庙桥街书场小书摊。确实痴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