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5|回复: 8

咸肉(连载)1、2、3、4、5、6、7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78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984
发表于 2024-11-20 11: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4-11-26 10:20 编辑

                                     咸肉
                                      一
    共和国的长子,老三届小的时候,似乎好多家庭都是家境贫寒,父亲一人的工资收入,要养活一大家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善于操持家务的母亲,往往准备了“长下饭”,那时的我们,要真正做到“囊有钱,缸有粮”实属不易,为了保证有饭吃,菜差一点无所谓,于是,这家腌了一缸咸菜,那户自制了许多“汉菜古”,有腌萝卜干的,有做臭冬瓜……在海岛舟山,更多的人家家里有蟹浆、泥螺、辣螺浆、乌贼蛋、龙头烤、鲯鱼烤等等,那时的海蜇头、海蜇皮,都是穷人的下饭,叫“压饭榔头”,可现在颠倒过来了,这些旧时的下饭,目前可贵了。
    开国之初,老百姓很少能吃到猪肉,偶尔搞到一些猪肉,没冰箱,又舍不得一下吃完,一些人家就用盐腌着吃,于是新鲜猪肉就变成了咸肉。新鲜猪肉用开水煮一下,凉干,用盐抹上腌起来,吃的时候,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在盆子里一片片码好,中间打上一只鸡蛋,象一盆艺术品,又是一碗上好的菜肴,是大家的最爱,没条件常吃。
    时光回流到1954年的年底,已阴历12月23了,快过年了。中午时分,在上海市的西北部,有一个普陀区、静安区、长宁区三区交界处的曹家渡,那里座落着三官堂桥农贸市场,是上海滩有名的闹市。也是,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三官堂的地名,哪三官?有趣了,竟然是“天、地、水”三官神,老百姓敬天畏地,择水而居,当然要供一供“三官神”了。新中国刚成立,什么物资都匮乏,包括粮食都无法做到敝开供应,于是,城郊结合部,农村的一些集市,成了城市居民来“淘金”的地方,农民为了能换到几个现金,会把家中的米、面、油、菜、鸡蛋等拿到集市中来出售,运气好的话,这里“山精海味”也能碰到。是的,物有所需,物有所值,到了1955年8月25日以后,计划经济下的各种各样票证铺天盖地般地涌入社会,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多达156种之多,除此之外,还发放了工业券,用于购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在这种情况下,农贸市场的作用更大了,这个三官堂桥的农贸集市,真的算得上是璀璨明珠一颗,熙熙为了利,攘攘全为益,好在,那时没有限制农民“奔资本主义”,允许自留地上的菜出售,也可以养鸡养鸭,在集市上摆摊,谁都可以,只要不影响别人走路。
    阴历12月23,在中国传统节日上,叫过“小年”,也不全对,北方人大都过的是12月23,可南方大部分地区过的是12月24,就象正月元霄节,全国过正月十五,偏偏宁波过的是正月十六,这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不管怎么样,要过小年了,这过小年也叫“灶神节”,各家各户是要“祭灶神菩萨”的,买“祭灶果”,吃灶糖,掸尘也要开始了,大家也要开始忙于准备过大年了。过年了,要准备的东西也就多了,“年年有鱼(余)”鱼要买、“步步高(年糕)”搞一些,猪肉是要想办法买一些的,人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到三官堂桥集市来采购,都想运气好一点。中午时分了,这集市上的人流不见减少,大家各忙各的。
    这时,从三官堂桥上走下来两个男人,一前一后,抬着一只竹篓,沉甸甸的,往北向而去。从外相看,好象是乡下人,细一瞧,也似乎象生意人,前头那个年纪稍小,抬篓时好象一直在盯着路面,不敢抬头,怕有闪失要跌跤,后面那人年龄大了一点,神色匆匆,一双眼睛总在向四周瞟望。那个竹篓上盖着篓盖,封得严严实实,不知道是装了啥。这三官堂桥也是南来北往的客,各管各的行生,谁也没对这两人注意,特别是上海人,“自扫门前雪”的观念是正宗的。
    下了桥,这两人停止了步伐,年龄大的一个对年纪小一点的说:“你在这里别动,我到前面看看。”说完,自己一个人往前走去。年青的那个,摸了摸篓盖,没有说话,只好待在一旁,等着。过了一会儿,刚好有个收税的税务局同志路过,他叫朱惠庭,刚在三官堂桥附近收完地摊税,准备回家去吃中饭,他路过那个竹篓边,也看到一个小年青低头守着一只半人高的竹篓,好家伙,习惯动作来了。是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有习惯性的职业毛病,理发的,常在路上看人家的发型,做裁缝的,喜欢盯人家的新衣服,这收税的,就怕有人漏税。 朱惠庭走过去,习惯性地问:“你这竹篓里装的是什么?有没有税单?”
    小年青显得有些慌张:“竹篓里……装的是家里腌的咸肉。”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78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98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07: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4-11-21 07:41 编辑

                                       二
    朱惠庭是税收人员,平日里的工作是收收地摊税,这三官堂桥集市大,摆地摊的多,每一个地摊都是要缴地摊税的,也叫管理费,尽管每一地摊收税不多,但积小胜为大胜,税收还是相当可观的,税收人员当然不止朱惠庭一个,但人人都习惯了,看见就要收,决不让一个逃税。他没有上去掀篓盖,又追问一句:“有没有税单。”是的,不管你卖什么,卖东西是要缴税的。
    小年青当然也看见了税收工作人员,连忙说:“我有税单,我有税单。”边说边在身上找了起来,朱惠庭看到这个动作,也静静地等,半天功夫也没见他掏出税单来,又是简单地追问:“你到底有没有税单?”小年青一脸焦急状:“同志,我真的有税单,可能出门走的急,把税单拉在家里了,我这就回去拿。”
    朱惠庭也看到了一根扁担,这小年青一定还有个同伴,于是喊他:“你们两个人抬的竹篓,还有一个人呢?”
    “他去小便了,让我在这里等。”
    这个朱惠庭毕竟只是一个收地摊税的工作人员,没有太多的警惕性,如果把这个小年青与一竹篓咸肉扣下,什么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可他还是让小年青回去取税单,心想,有这么一大竹篓咸肉在,不怕你们跑了。
    小年青撒腿就跑,不远处碰到了那个年龄稍大一点的抬篓人,一把拽过他,紧张地告诉他:“黄哥,不好了,竹篓被一个收税的扣住了。”
    “他发现什么了没有?”年龄大的那个问。
    “好象还没有,只是向我要税单。”
    “你怎么说的?”
    “我说竹篓里装的是咸肉,出门走的急,一下子忘了带税单,我担心你一回去也被扣,赶紧来找你。”
    这个年龄稍大一点的抬篓人一听,拉着小年青赶紧溜了,很快融进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这边朱惠庭还在等,左等右等,好半天了,也不见小年青回来,心里头起了疑心,他想,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急需买猪肉,搞不好这竹篓里的咸肉是他们偷来的。朱惠庭有些后悔了,两个人抬竹篓,不应该让他们走,总得留一个吧,现在两人都不见了。这一竹篓咸猪肉,要是真的是偷来的话,在那时物资相当匮乏的年代里,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案要案了,这次让两个小偷溜了,朱惠庭感觉事情严重了,快速跑到附近的派出所,向中午值班的民警报告。这值班的民警也认为这是一件大案,容不得马虎,马上与朱惠庭一起来到现场,只见这只若大的竹篓还在原地屹着,没人动过,那时的社会风气真的还顶朴实,一大篓咸肉没人偷,没人抢。
    朱惠庭对民警讲,就是这个竹篓,里面装了咸肉。来的那个民警也是没急于打开篓盖看看,先是围着竹篓上上下下细看一番,人家毕竟是吃公安饭的,有怀疑:“朱同志,你确定竹篓里装的就是咸肉?”
    “是呀,抬竹篓的人说的。”
    “那么,你打开检查过没有,里面是不是咸肉?”
    “我只顾查税单,没打开盖子检查一下。”
    说这话的功夫,抬竹篓的两个人,去的时间应该是很长了,小年青回家去取税单,如果一时半会来不了,有情可愿,可另一个是去小便的,这泡小便拉的时间也够长的了,这更加增加了民警的怀疑,这两个补税是小事,没必要逃跑,除非这竹篓里装的根本不是咸肉。民警上前,一把掀开了篓盖,两人一下子看见了,这半人多高的竹篓里,蜷缩着一个人,一个死人,朱惠庭吓得马上惊叫起来:“天那,这哪是咸肉,分明是一个死人。”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一竹篓咸肉变成了一个死人,这三官堂桥下的消息很快得到了传播,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农贸集散地,消息迅速经过添油加醋轰动了上海滩。上海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指名道姓的要警法科副科长端木宏峪负责此案。端木宏峪原名是蔡承彦,1927年出生在苏州,起初他在汪伪政权下的旧军队中当兵,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收编,他任仓库管理员,因不满国民党发动内战,与其他两个战友一起徒步进入解放区,在路上,他就取化名端木宏峪,什么意思,不得而知,从此他就一直沿用此名。
    他们三人进入淮阴解放区后,被选入雪枫军政大学参加集训。彭雪枫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被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为了纪念彭雪枫,在中国许多地方,以雪枫命名公园和学校。雪枫军政大学也是其中一所,端木宏峪是我党自己培养的新一代刑警。解放济南后,端木任济南市公安局刑警组长,上海解放后,参与接管上海公安局,任侦察处盗窃股股长、治安处一队队长、副处长、刑事侦察处处长,是全国一代名探。端木在上海解放后,就侦破国民党残兵游勇持枪抢劫杀害上海滩大老板系列案,侦破沪上首例储蓄巨款被盗案,侦破歹徒持刀凶杀案,侦破上海纱厂巨款被盗案,锦江饭店涉外凶杀案,于双戈持枪抢劫案,美国领事馆财物失窃案,1989年10月,又指挥一网打尽横行在铁道线上的“东北虎”,一系列震惊中外的案件,在端木细致严谨的指挥下得到攻破,他无愧于一代名探称号,可惜端木因病,于68岁那年故去。
    这次三官堂桥咸肉人尸案,上面点名端木参与侦破,看来,立功的机会又来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78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98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2 06: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4-11-22 06:44 编辑

                                       三
    当时才20多岁的端木,带着法医和一干侦察员来了,竹篓当然不能再放在三官堂桥下了,移到苏州河北面光复西路1185号中纺二厂后门,竹篓还是竹篓,死尸还是放在竹篓内,没取出来,周边围满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群众。
    看样子,税收人员朱惠庭到现在都没能去吃午饭,他成了关键人物,端木先不忙于打开篓盖,详详细细地听朱惠庭和民警讲竹篓筐的故事,朱惠庭的讲叙中,有一点引起了端木的注意,就是讲,朱惠庭亲眼看到抬竹篓的两人是从南而来,往北向而去,到了桥下才休息。端木问:“你还能记起那个小年青的长相?”
“模样我没太在意,感觉是外地人。”
    端木亲手打开篓盖,一具男尸蜷曲在里面,死者面部黝黑,表情痛苦扭曲,眼睛暴凸没闭上,好象才刚剃过的头,上身一件黑色列宁装,下身黑色裤子,从外貌与穿着,初步印证是外乡人。端木认为,这个死者,就是在茫茫人海中,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不显眼,没特征,现在不知道死者姓啥名谁,抬竹篓的两个人又跑了,到哪抓去?现在,只能对死者进行检查,还有那个竹篓。
    死者脖子上有触目惊心的勒痕,明摆着是“他杀”,杀死他的正是死者身上穿着的衣服上的一根腰带。这死者现在穿的就是一件列宁装,过去伟人穿的服装,往往都会风靡一时,如中山装。这列宁装就是西装改良后的便服,与中山装差不多,只不过在腰间多了一根腰带。当年列宁同志非常喜欢穿,当十月革命传播到中国后,列宁装首先在北方流行开来,到了1960年,中苏开恶,列宁装才退出舞台。竹篓装的是咸肉的辰光,列宁装正时髦着那。根据勒痕,端木推测,勒死死者的工具,肯定就是列宁装上的腰带。把死尸移出竹篓,在死者的裤腿里,发现了几粒脱力草草籽,这种草籽只有农村或者郊外的田里才会有,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凶杀现场就是在农村或者郊外某个偏僻的田里。
    根据一般的情况,凶手杀人后要移尸,多是从人多的地方向偏僻的地方转移,如果凶杀是在农村,凶手没道理杀人后向三官堂桥集市这里来,因为税收人员朱惠庭是亲眼看到两人由南向北而来,从脱力草草籽和推理,端木认为凶杀现场就在郊外某处荒地上,凶手之所以向闹市移尸,目的是向其他地方抛尸,必定要路过三官堂桥。
    端木发现,死者身上没有任何钱财物,杀人者已经掠物了,但尸者的裤袋里还有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一副扑克牌。这副扑克牌不值钱,玩旧了,一看一数,这副扑克牌只有52张,缺少了大王二王,而且将近有三分之二的牌上还画着乱七八糟的红蓝圆珠笔痕,有四张牌上写着看不懂的阿拉伯数字,有两张牌上各留有两个小孔,这是一副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扑克牌,肯定是死者生前喜爱有一副牌,但是这副牌有什么真正的用途,不知道,可能用来赌博,也有可能用来其他方面,反正端木一时也不能下结论。
    除了死者衣物、扑克牌,还有的就是这中竹篓了,这只竹篓做的十分粗糙,在上海的每个集市里都有。江南有的是毛竹,这毛竹可是一身都是宝,竹编、竹雕、竹席子到处可见,就是许多扁担也是用毛竹做的,那么用来做菜蓝子的也多,做挑土的“土箕”也有,当然也可以编装货物的竹篓子。死尸移出后的竹篓,侦察员仔细一查,在密缝处发现了几片虾皮和几根染红了的竹叶子,底部还有两根麦苗,在竹篓外表有一个地方,还隐隐约约看到一些散开放射状一样的红颜色。死体不会说话,竹篓也是一样,还有那副透着邪气的扑克牌,要找线索,必须遵照“专业的事,让专家说话”,每一行有每一行的专家,端木分配任务了:
    王法医负责尸检;
    侦察老冯和小邱负责调查竹篓;
    侦察员老张带队去查死者的身份,可以根据死者身高、相貌、衣着、刚理的发型查;
    端木自己负责查这副神奇的扑克牌。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78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98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3 12: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4-11-23 12:07 编辑

                                      四
    王法医的动作最快,第二天就拿出了尸检报告,报告说,从死者的胃里发现,死者生前喝了大量的老酒,看来是吃过“断头饭”。另外,除上头颈上的一道勒痕以外,没有其他外伤。端木与王法医一起探讨分析:凶手与死者是熟人,凶手先把死者灌醉,然后用他身上穿的列宁装上的腰带取下来勒死,,装进竹篓,企图销尸,不意路遇收税人朱惠庭,扔下竹篓潜逃了。这具死尸少说也有一百多斤重,两人抬离凶杀现场不会很远。根据死者裤腿里发现的草籽和竹篓底部发现的两根麦苗,案发第一现场应该就是在城里某一处荒凉地方,不是外地农村。
    那么问题来了,端木问王法医,从你的法医角度来看,凶手是惯犯还是第一次杀人?王法医认真地想了想说,如果是预谋杀人,事先会准备好匕首一类的凶器,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死者是死于自己衣服上的一根腰带,估计凶手行凶时出现了慌乱,杀人倒底还是怕的呀,情急之下,不敢用刀捅,才用了不见血的腰带。从这个角度看,凶手不是惯犯,很可能临时出了矛盾或者纠纷,才导致实施杀人,从死者胃里的大量老酒来看,熟人作案是没有疑问的。端木很是高兴,如果找出了死者身份,那么死者的熟人也就是“拔出了萝卜带出了泥,藏不住的。”
    案子有那么好破的?开玩笑了,全世界也就是只出了一个“福尔摩斯”,那时的端木还不是一个名探,他毕竟才20多岁,在公安战线上,他还需长期磨练,积累经验。
    侦察员老冯和小邱是负责查竹篓的,他们带着竹篓专门跑篾竹店,篾竹店里有的是篾匠师傅,这是竹篾行里的专家,对竹编那是见多识广,他们马上告诉侦察员,这是产自于温州一带的竹篓,专篓专用,一般是用来装运虾皮和竹笋用的。从竹篾店出来,老冯和小邱立即赶到十六浦码头的上海水产批发部,批发部里几个店员围过来辨认,其中一个店员一眼就认出了这只竹篓,他说:“这只竹篓里装的是虾皮,我们批发部前几刚从温州运来16篓。”
    老冯赶紧问:“这里还有没有货?”
    店员讲:“16篓全部批发到下面店里去了。”
    通过查找批发单据,知道有10篓批给了曹家渡茂丰南货店,6篓批给了咸瓜街咸货行,这16竹篓的下落那是有名有姓,跑不了的。但是,公安侦察员往往是能多想上一想,多问上一问,这才叫心思缜密。老冯问店员,这竹篓上外表有红色颜色是什么东西?店员回答,这是发货人在竹篓上用红笔写的发货地址,如果遇到海水,写的字就冲掉了,竹篓上写的红字就变成红颜色了。
    这么说来,竹篓外表上红色的痕迹就失去了价值,发货地址,无非一是上海十六浦码头,二是茂丰南货店和咸瓜街咸货行。老冯与小邱离开水产批发部,直奔茂丰南货店,茂丰南货店老板还以为来了买主,热情地迎了上来,指着放在墙角的虾皮说:“这货才刚进来,如果你们要的多的话,价格可以商量。”
    这侦察员老冯一眼看到十篓虾皮原封不动地码放在墙角,知道不可能有空竹篓了,没有说话,扭头就走,小邱不明所里,跟着出来,茂丰南货店老板只能在嘴里嘟噜着,好象买主看都不看货就走了。路上小邱问老冯怎么回事?老冯讲,我们的目标是查谁买了带篓的虾皮,空竹篓才能用来藏尸体,茂丰南货店虾皮都没卖出去,不是我们追查的目标。于是,两人直奔咸瓜街咸货行,老板迎了上来,得知公安人员身份后,如实报告:这六只竹篓,有三只是连篓带虾皮一起买的,另外三只篓是卖光虾皮后,空篓被人买走了。
    老冯:“请你回忆一下,这六只竹篓被谁买走了?”
    咸瓜街咸货行的生意看来要比茂丰南货行好,六篓虾皮都卖掉了,连六只竹篓都卖光了,这老板苦瓜着脸,坐在板凳上想了半天,终于有名有姓地讲出五只竹篓的买主,还有一只,怎么地也想不起来了。有什么办法,老冯叫他慢慢地想,想起来了,就打电话告诉他们,他给老板留下一个电话号码后,两人马不停蹄地去找这五个买竹篓的主。没想到,这过程却是十分的顺利,五个买主都找到,而且还亲眼看到了五只竹篓。
    这意味着第六只竹篓就是藏尸的空竹篓,任凭咸瓜街咸货行老板把脑袋都想破了,想不起来,老冯迅速把消息汇报给端木,端木也感到失望,这只空竹篓在哪呢?找到了空竹篓的主人,这案子几乎是可说是破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78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98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06: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4-11-24 06:34 编辑

                                         五
    第六只竹篓没找到,是不是咸货行老板在撒谎?老冯对端木说,我觉得咸货行老板没有撒谎,如果他想隐瞒的话,也没有必要把五个买主都说了出来。端木讲,那么,买去第六只空竹篓的人,是一个让人记不住的人,这世上,是有一些人,混在人群中,显得是“多一个不算多,少一个不算少”,长相普通,没有特殊的地方,也很有可能是外地人。
    端木发动侦察员,要依靠广大群众帮忙,大家拿着死者的照片,分头到集贸市场、大街、小巷,让大家看,请理发室师傅看死者理的发,请裁缝师傅看死者身上的列宁装,一定要查出死者的身份。侦察员拿着死者的照片,几乎跑遍了上海理发店,人家师傅用眼一瞟,马上表态,这种发型,在理发店里是不剃的,可以肯定是在流动剃头挑子摊上剃的,剃头摊子上剃头便宜,但剃头粗糙,死者是在哪里剃的头,查不下去了。侦察员走访了几十家裁缝店,上海的裁缝店加工的服装,那是五花八门,有做西装的,有专门制作旗袍的,也有一贯只做中式服装的,这些飞针走线的老师傅说了,这件列宁装做得太蹩脚了,上海裁缝店要是做出这种水平的列宁装,等着关门好了,也就是说,死者的列宁有可能是家里老婆自己做的,或者是乡下头人做的。
    线索一点全无:
    抬竹篓的两个长得啥样?朱惠庭说不上来;
    死者身份不知道,从哪来不知道,只知道他变成了咸肉,蜷缩在竹篓内;
    死者的头是在哪里剃的,不知道;
    死者的列宁装衣服哪里做的不知道;
    装死者尸体的竹篓查无音声;
    端木感到棘手了,一切毫无头绪,这告诉他,死者和凶手都很有可能都是外地人,外地人在上海却没人能记住痕迹,说明线索是“无影无踪”,唯有一件物品还没说话,那就是这副奇怪的扑克牌。一直到了大年三十,端木对侦破工作无任何进展而苦恼,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苦思冥想,为了换换脑子,他走出房间与值班的侦察员们一起玩起了扑克牌,打着,打着,端木忽然感到好象有一丝灵感:扑克牌不是一个人的游戏,死者身上一副玩旧了的扑克牌,也不是一个人玩的,知道这副扑克牌的不止死者一人,只要找到知道这副扑克牌的人,那么被害人的身份也就知道了。
    这副扑克牌只有52张,而正确的一副扑克牌应该是54张。扑克牌是一种游戏纸牌,据说最早是在唐代由天文学家张遂发明的,每张牌只有树叶那么大,故叫“叶子戏”。也有讲是刘邦手下大将韩信发明的,后来,大约在13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纸牌“叶子戏”从亚洲流入欧洲,而流行于英国。再后来,1894年,英国产生了桥牌,又演变出了扑克牌。有意思的是,欧洲人把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余下的52张牌代表一年中的52个星期,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各代表春、夏、秋、冬,每种花色有13张,代表着每个季节有13个星期,如果把J、Q、K当作11、12、13点,大王和小王各为半点,一副扑克牌总点数为了365点,把大王和小王各算1点的话,闰年为366点。扑克牌的设计和发明,似乎与星相、占卜、天文、历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死者身上揣着的玩旧了的,舍不得扔了的扑克牌中,有许多是用红蓝圆珠笔乱画过的,什么意思不知道,有几张有数字,有两张还打了孔,反正没解开迷之前,称它是一副奇怪的扑克牌不为过,因为奇怪,所以有人认识它的几率就越大,于是,端木不打牌了,马上命令侦察员去找几副扑克牌来,复制奇怪的扑克牌,每个侦察员人手一副,走出去,深入街头巷尾,找线索去。
    一天下午,小顾侦察员在曹家渡附近一家中药店门口,他把这副扑克牌给一个小年青看,这小年青一看就脱口而出:“这副扑克牌是拿来变戏法的。”
    啊!识货的人终于来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78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98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4-11-25 11:12 编辑

                                       六
    小顾把扑克牌交给小年青,这个小年青指着其中一张黑桃皮蛋:“你看牌上写着1、4、7、10、老K、2、5、8、茄钩,3、6、9、皮蛋……这叫听电话,数字是循环的,只要你任意抽出一张牌,变戏法的人根据循环数字,就马上能说出来。”为了让小顾信服,小年青是当场演变了几次,果然不错,小顾也信了,这副扑克牌是变戏法的道具。他拿出死者的照片问小年青,小年青摇摇头讲不认识,说了:“在上海街头,玩这种扑克牌把戏的人很多的。”谢过小年青后,小顾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线索,马上飞一样跑步回到专案组,端木一听有门,带着小顾火速来到上海街头艺人协会,请协会里的老法师们辨认这副扑克牌。
    “专业的事请专业的人办”,一行有一行的高手,老法师们一看,告诉端木,这副扑克牌是街头卖圆珠笔的人变戏法用的,在上海街头,这种人很多,通常是小包一背,走南闯北,看看人多的地方,就势摆地摊,打一枪就溜,绝对不多待一会儿,毕竟是骗人的把戏。等到路人围成一圈了,先变几套戏法引人上钩,然后拿出圆珠笔叫卖。
    圆珠笔是通过笔或笔芯前端的球珠滚动带出墨汁书写的笔,这种滚珠一般由黄铜、钢、碳化钨制成。最早是在1888年,一个美国叫约翰·劳德的记者,嫌普通钢笔不方便,曾设计出一种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但他没有深入下去,结果发明的专利被后人抢走。后来,1895年和1916年,英国和德国都设计过一种圆珠笔,但性能较差,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1943年6月,匈牙利比罗,他也是一个记者,一次在采访一家报社的时候,看到了报社生产报纸的全过程,报纸用的油墨几乎是在瞬间干燥的,而且不会留下污迹,于是,比罗发誓要发明一种快干墨水,应用到一种新型书写工具中,他和他的弟弟(化学家)一起发明了圆珠笔。为了避免粘稠的墨水堵塞他的笔,他们在装有快干墨水的管子顶端安装了能够旋转的小金属球,这小金属球是能作为笔帽禁止墨水流出来,二是使墨水能够可控地速度从笔中流出,他们在欧洲专利局得到了专利。
    英国佬出面购买了这个专利,首先让空军使用,在高空低压中使用效果很好,墨水不会外溢。1945年美国紧跟,设计出更新型圆珠笔,也能够在水下使用,并成功投入商业生产,那时售价在10美元/支,1949年,法国人推出了廉价圆珠笔,全球推广,光是日本国,一年就要消耗4亿支。那时的一支圆珠笔,足够书写2万字,但是,字一写多了,钢珠与钢管间的空隙会渐渐变大,油墨会从间隙中漏出来,甚至会沾污衣服,令人不痛快。后来,日本的一家小企业,把圆珠笔杆锯短一些,看似偷工减料,实则解决了漏油墨的问题。中国在1948年诞生了第一家圆珠笔生产厂家——上海丰华圆珠笔厂,因为宣传的必要,借美国在日本扔下的原子弹爆炸产生的余威,来打开推销圆珠笔的销路,把这种笔叫“原子笔”,其实“圆珠笔”与原子并无关系,只是读音接近而言。
    变戏法的人用的扑克牌,牌上划出来的红蓝颜色,实则是卖圆珠笔时随手划的,来证明笔的质量。方向对头了,端木赶紧拿出死者的照片请他们看,可大家都说不认识,端木没有退缩,反而更有信心了,第二天,干脆以上海街头艺人协会的名义,把在上海街头变戏法卖圆珠笔的艺人,全部召集到一起,人员到齐,端木向与会者分发死者的照片,请大家辨认,当天没有人辨出来,不气馁,端木请他们把照片拿去,以后上街卖艺卖圆珠笔时,广泛地请市民们参与辨认。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第十天了,上海市普陀区公安分局门口来了两个中年人,其中一个十天前参加过端木组织的会议,他对端木说:“十天前我参加了会,但他去浙江了,没参加,他一回来,我们碰到了,我把照片给他看,他说认得。于是,我领着他来了。”端木好激动那,如果弄清了死者的身份,那么,连破案也就不远了。
    那个中年男子说:“我叫陈炳文,照片上的那个是我的老乡叫陈吉钦,家住浙江余姚渚巨村。前些日子他还向我借去一双袜子,你们找他有什么事?”
    端木没有隐瞒:“他被人害了。”
    陈炳文一脸惊恐:“怎么可能?他那么老实巴交的一个人,没仇人呀,怎么会被人害了?”
    端木说了:“他为什么会被害,我们正在调查,请你配合我们一下。”说完带陈炳文来到验尸地方,陈炳文一眼看到死者就说,这就是陈吉钦,他穿的这双袜子还是我借给他的。
    案情是峰回路转,咸肉,不,是死者,姓名、地址,全部清楚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收网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6 07: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顾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线索,马上飞一样跑步回到专案组,端木一听有门。。。。。。。

好听好看好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78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98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0: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4-11-26 10:27 编辑

                                     七
    根据案情,专案组判断,死者是被熟人所杀,熟人又是谁?到死者家里去,顺藤摸瓜,凶手跑不了。在陈炳文的帮助下,端木带着侦察员,连夜赶到了浙江余姚渚巨村,找到了陈吉钦的家。陈吉钦的母亲告诉端木,春节前,陈吉钦是跟着一个叫黄顺潮的人去了上海,过年也没有回来,家里的人急得不行了。
    好,陈吉钦是与黄顺潮一起去上海的,当然是熟人了。好找,黄顺潮是浙江余姚青港乡人,距离比较近,一查,好家伙,他正关在看守所里,为啥?偷盗!马上突击审讯。审讯是端木的强项,在审调室,端木对黄顺潮讲,自己是来自于上海,然后一声不响地一件一件拿出死者的遗物,黄顺潮看着看着,以为杀害陈吉钦的事,已经被上海公安局掌握了,也为了开脱自己,马上招供,把罪责推给了同伴黄忠水。黄忠水是谁?住在哪里?有黄顺潮在,一切好办。专案组把黄顺潮和黄忠水一起押回上海。
    进一步审讯,案情的来龙去脉清晰了。
    这才是离解放上海没多久的事那,黄忠水原是浙江余姚马渚区青港乡三村的村长,因工作积极,还让他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可农民检举揭发他与地主过往密切,阶级立场不稳,村长一职被撤销,并开除了团籍。他当然怀恨于心,明着不敢来,来暗的,他勾结表弟黄顺潮,开始偷盗公家财物。这时,好象公私合营也开始了,乡缝纫店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要联营各私人缝纫店,黄忠水家也开了缝纫店,他不愿意合并,但营业很快受到了影响,他要报复。一天夜里,他唆使表弟黄顺潮做了梁上君子,潜入合兴缝纫联营所,偷走缝纫机头四只,三只藏到了二姐家里,一个偷偷带到上海,目的是想卖掉。
    解放后的上海,对治安管理抓得很紧,又因为是金融中心,一些旧货市场、典当行、钟表店等,凡是与经济有较大搭界的地方,政府管得严,没有证件,黄顺潮是不可能把缝纫机卖掉。这个黄顺潮也不是什么好鸟,好吃懒做,无家无业,解放了,还是一贯偷盗,这次帮助表哥偷了缝纫机头,手里有货却处理不掉,心中恼火,也怕事情败露,干脆带着做圆珠笔生意的陈吉钦潜逃到上海,两人住进了黄忠水在上海临时租借的房子里。三人坐吃山空,很快兜里的钱都花光了,在黄忠水不知道的情况下,黄顺潮唆使陈吉钦,把偷来的缝纫机头卖掉了,得到的钱,两人偷偷私分。
    可是,纸是包不住火的,黄忠水终于知道了,他一夜未眠,告诉黄顺潮,盗卖公家的缝纫机,一旦事情败露,是要吃花生米的。你带来的卖圆珠笔的朋友是沿街叫卖,最不可靠,不能信任,万一他把我俩告发了,我们就死定了。黄顺潮觉得表哥讲的有道理,问表哥怎么办?黄忠水说了,陈吉钦是一个外乡人,在上海无亲无居,人人都不认得他,弄死他,以绝后患,死人是不会开口的。
    两人商量好后,黄顺潮找到陈吉钦,讲表哥发了一笔横财,要请客吃饭。三人在黄忠水住所酒足饭饱,出门到大世界又看了京剧,散场后,三人又来到云南路万全昌酒店,把陈吉钦灌了个烂醉如泥。是夜,两人本计划把陈吉钦灌醉后,架到一偏僻处用刀捅死,可真到了要真干的时候,每人手里有刀,却谁也不敢下手,都怕了、蔫了。偏僻地方不行,另想办法,两人想把陈吉钦弄到一个旅馆,在旅馆里慢慢下手,可当他们来到一家旅馆时,旅馆服务员看到有一人醉得不省人事,拒绝他们住宿,这不是巧了,这家旅馆免了意外之灾。
    咋办?两人架着陈吉钦也累,干脆叫了一辆三轮车,到了中山南一路鲁班路口下车,两人又架着陈吉钦来到了中山南一路一处荒地,把人往地上一放,黄顺潮还是不敢用刀捅。这时黄忠水看到了陈吉钦身穿的列宁装上衣,上衣有一根腰带,他抽出腰带,打了一个活结,套进陈吉钦的脖子。一根腰带两个端,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活活地把陈吉钦勒死了。他们杀人后,搜走了陈吉钦身上的财物,后来看看一副旧扑克牌也没啥价值,没要,而恰恰就是这副扑克牌,才把两黄送进了公安局。
    夜里两点,两人移尸到不远处一道竹篱笆下隐藏,黄忠水又叫黄顺潮到附近人家偷了一只大竹篓来。这户人家是从咸货行把竹篓买来有用的,怪就怪在老板怎么地也想不起来了这最后一只竹篓卖给谁了,可是,就是想起来也没用了,竹篓被人偷了。偷去竹篓干啥?就是装咸肉,装陈吉钦尸体的。清晨五点,两人抬着装有陈吉钦尸体的竹篓出来,他们想途经制造局新新茶园,把尸体扔进黄浦江去,可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不敢那。
黄忠水临时决定,把尸体抬到他以前做过临时工的郊区乡下去,就这样,一路抬着,一路害怕着,到了三官堂桥农贸集市,要命地碰上了税收干部朱惠庭。
    审讯时,端木有意思地问了一下黄顺潮:“你说竹篓里装的是咸肉,是你们事先编好的吗?”
    “那里呀,勒死陈吉钦后,我们稍稍地眯了一会,就这么一会儿,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竹篓里装的是咸肉,而不是陈吉钦。”
    喔,原来咸肉是这样来的。
    当然,两黄的报应是死刑。

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4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764
发表于 2024-12-6 03: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讲得蛮有滋味!——两个木佗小偷,将罪孽不算蛮重的盗窃案,升级成了人命案,结果葬送了自己的两条人命,不划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