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桥工涛哥

兴安岭知青佳作选萃

  [复制链接]

38

主题

3827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907
 楼主| 发表于 2023-4-2 16: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四篇 作者:漠河县图强林业局《图强文艺》主编 兴安古道翁
         木化石
              站着是树
              倒下还是树
              是树却也是石头
              曾在月光下婆娑
              也挑战过雷鸣风吼
              那蓬勃的生命
              突然被扼住
              生动的年轮
              绿色的灵魂
              被压上一座山丘

              百万年的炼狱
              是苦难也是造就
              以铜枝铁干
              再展一身风流

              生为嘉木
              死亦如旧
              经血火者方能不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7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907
 楼主| 发表于 2023-4-3 17: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五篇 作者:萧山知青 力木通讯
        送别父亲  ——送给我弥留之际的父亲
      父亲在整理行装,
      他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亲友们围在一旁,
      离别的站台竟是他的床。      

      他的脸色很是平静,      
      我们却个个惊慌;      
      他自已知道:      
      出发的汽笛已经鸣响。      

      他有明确的嘱咐,      
      上车下车真的很正常;      
      他的楷书那么端庄,      
      交代的事项层次清爽。      

      他对我母亲说:      
      六十多年风吹雨打;      
      都在这条船上,      
      我先下了、别太悲伤。      

      他对我和我的她说:      
      看我们两老相处多爽;      
      人生不容易,      
      伴到老才体味到夫妻情长。      
      
      他对我女儿说:      
      遗憾了未能送你嫁妆;      
      找一个心地透亮的儿郎,      
      远胜于拥有村落田庄。      

      所有的亲人,      
      一个个走近他身旁;      
      他的声音轻微而洪亮,      
      这是留给我们的最后乐章。

      我们怎能不悲动恸心肠?      
      父亲却脸色安详;      
      呵,他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那里是他永恒的家乡!                           
                                2009/04/30/中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7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907
 楼主| 发表于 2023-4-4 19: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六篇 作者:佳木斯知青  王新华
                    兴安往事

我一生经历了很多事情,有一段的经历是很难忘记的,那就是一九六八年上山下乡去大兴安岭的经历。那些年、那些事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在梦里,很是难忘。现在想想虽然当时很艰苦,但是很快乐。我现在把它写出来,供大家分享。

一、初到兴安

我是一九六八年末报名去的大兴安岭,同我一起去的佳木斯知青有132人,其中20人是女知青。我们是一九六九年一月二日从佳木斯出发,经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于一月五日到达新林区碧洲桥梁大队(以下简称桥队)。桥队的领导和老工人热烈地欢迎了我们,并把我们分到了各个班组,由老工人当班长。初到兴安一切都很新鲜,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还有满山的树,住的帐篷和吃饭、开会、演出用的三用堂,都很好奇。桥队当时是大兴安岭的先进单位,对我们这些知青要求很严,开始对我们进行了军训,早晨出操跑步,班前政治学习,晚上召开大会,天天很是紧张。我们都被编入民兵组织,现在佳市知青张万生还保存着连、排、班的花名册,非常珍贵。桥队还对我们进行阶级教育、思想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我记得当时是吃忆苦饭、走忆苦路和看忆苦剧,忆苦剧是根据老工人李忠臣的家史改编的。佳市知青有好几个人都参加了演出,周新滨演母亲;袁宾忠演妹妹;孙长山演管家;王滨演家丁,演出很成功,在地区巡演,受到欢迎,我们也受到了教育。当时桥队有三个连队,我被分到了三连,四连是一九六九年十一月组建,即女子架桥连。组建后四连去了前进林场(接一连建桥工程,当时一连已基本完成了水下桥墩的工程)。三连去了呼中,二连在碧洲,一连去了翠岗。我们都分开了,相隔很远。

二、呼中建点

建点是很艰苦的,尤其是呼中最冷能达到零下53度,现在呼中被称“最冷小镇”。我没能参加建点。佳市知青王彦华和苏清河参加了建点,听他们讲,当时因为解放军修铁路施工,要经常放炮,所以将点建到了离工地较远的地方。在一片荒野上搭帐篷、修地火龙(地火龙是用砖砌成的烟道,用于取暖用)、建库房、进设备,吃的是高粱米饭,喝的是冰水。据苏清河讲:最先去呼中建点的有四个人,史汉飞(连长)、尹管理员、杨加福和我。头一天连帐篷都没搭,晚上就在雪地上过的夜,一堆篝火,真有当年抗联“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那种感觉。第二天又来人了,才搭了个小帐篷,晚上大家挤在一个帐篷里,烧的用铁桶做的铁炉子,不能脱衣服,后半夜很冷。我是后来去的呼中,我们当时坐的是太托拉(汽车),车箱下边装的是建筑材料,上边装行李,我们穿着皮大衣躺在行李上。车跑起来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我们不敢抬头,只能趴在车上。车跑了一段时间,就得停下来,让我们下车跟着车跑,直到身体跑热了再上车。一路上我们下车跑了几次直到点上。我们去时,条件好多了,只是让建点的桥友们受苦了。

三、深山浴室

在大兴安岭洗澡是件很难的事情。各个施工单位,都不考虑这件事,尤其是筑路队工期短,一段时间就得搬家,桥队也是一样。我们班是水泥班,经常跟水泥打交道,一天下来身上很脏。于是我们就想修个浴室。我们住的帐篷里有地火龙,在我们的床铺下,是用砖砌成的烟道,用泥浆刷在上边防止漏烟,帐篷外有一个炉堂,帐篷的另一头有一个烟囱。到了冬天,炉堂里放上木柈子浇点柴油,点着火一烧就是一冬,还别说这个地火龙烧起来还真暖和,帐篷里一点不冷。我们班的佳市知青牛玉玲会点木匠活,于是给他配个力工,由他俩负责修浴室。他们将炉堂进帐篷处的地火龙上边的砖拿掉,换上铁板,铁板热的快,有时都烧红了。将浴室的墙壁和地都铺成木板,用脸盆在铁板上烧水,就可以洗澡了。大家每天都可以洗澡擦身,很是高兴。

四、水泥八班

我们八班是三连的水泥班,我们班有12人。其中有老工人4人,(崔福滨、程孝友、丛彦斌,还有一个吴姓老工人);上海知青2人(成钦荣和陆建良)。成钦荣大个、老实、肯干,有点瘦平时不爱言语,是一个不错的上海知青,他是在桥队入的党,后来在大兴安岭和上海都担任了很多领导职务,正处级退休。佳木斯知青6人(我、张立杰、牛玉玲、满德民、徐启滨和王勇)。我是班长,老工人崔福滨是副班长(技术班长)。崔福滨40多岁,中等个身体很健壮,他是桥队的水泥大拿大工匠。我们相处得很好,有事多商量,技术方面的活由他负责。我们班主要工作是与水泥有关,如:桥墩和盖梁的浇灌,拱肋和拱波预制件的制作等,有时也有力工活,象筛砂石、运木材,还有抬木头等等。说起抬木头很有意思,抬木头可是有规矩的,抬木头一般6个人,分一、二、三杠,一杠晃、二杠沉、三杠摆龙尾,要求步伐和口号要一致,分大肩小肩,右肩为大肩,左肩为小肩,喊口号的都是一杠。口号喊起来很好听:哈腰挂呀!嘿!挺起腰哇!嘿!齐步走哇!嘿!摆摆尾呀!嘿!开始抬木头有点不习惯,一天下来肩膀又红又疼,时间长了好一些。我们班最苦最累的活是打灰(浇灌混凝土),这个活干起来就不能停,一般得一天一夜,直到完成任务。尤其是打盖梁,一个像小房子似的盖梁,用独轮车推搅拌好的混凝土,从盖梁上边往盖梁里灌。里边最累的趴在混凝土上,用振捣器将混凝土推向四边的模板处,还得振出浆。工作一天,累得要命,不想吃饭,只想睡觉。第二天一看衣服裤子,都是硬邦邦的,只好泡起来,几次衣服就废了。

五、紧急集合

一九六九年正是中苏两国关系紧张的一年,珍宝岛之战就是这一年,大兴安岭又离苏联近,备战尤为紧张。我们连也多次搞拉练和紧急集合。

记得第一次搞紧急集合,闹出好多笑话。有一天半夜,突然响起钟声,大喊:紧急集合!大家急忙起床,这时衣服裤子就找不着了,两个人抢一条裤子,又不让点灯,什么衣服、裤子、被子都闹得一塌糊涂,半个小时队伍还没集合起来。几次以后好多了,大家有经验了,晚上睡觉前将衣服放好,一有情况马上就能找到,背包也会打了。

记得还有一次,也是半夜钟声响起,大家赶忙起床,打好背包,只需10分钟全连集合完毕。紧接着连长动员:有一股苏修特务窜入我区,上级命令我们进山抓特务。连长严肃的表情,坚定的语音,让我们信以为真。于是大队跑步进山,跑着跑着前边传来口令:带向导!于是往后传,结果传来传去,到队尾时竟传出:带小脑袋!事后大家才知道这是演习。这件事也成了大家的笑谈。

六、憋鱼亮子

我们是桥队,吃鱼是很方便的。我们弄鱼不是钓鱼拉网什么的,是憋鱼亮子。

桥队为了改善桥工的伙食,每年都在八月份旺水期憋鱼亮子。选几个会水且身体好的桥工,由他们做前期工作:先是准备三角架,然后将三角架送到河里,一字排开,还要搭便桥。送三角架入河和搭便桥工作很艰苦。大家知道,大兴安岭的河水是很凉的得穿水裤,下水前喝几口白酒,在水中不能待太长时间。我在大兴安岭的几年时间从没有下河洗过澡,一是连队禁止,二是水太凉。三角架和便桥搭好了,还要用木杆将所有三角架上下连接起来。接着就是插木杆,插木杆要并排插密插牢,然后往插好的木杆底部扔石头固定。对了,中间要安两个筛砂石用的长条筛子作为过水口,筛子要有个角度,且要固定好,这样拦河亮子就大功告成了。过水口水流急,鱼游到这就落到筛子里,用网兜捞出既可。

我们建桥是在呼玛河上,呼玛河以盛产珍稀的冷水鱼而著称,如:哲罗鱼、细鳞鱼(又叫细鳞鲑)。其中哲罗鱼被日本人赞誉为“梦幻中的神鱼”,哲罗鱼现在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很珍贵。呼玛河的细鳞鱼很好吃,味道十分鲜美。鱼的丰收改善了我们的伙食,几分钱一碗,一直到元旦春节都有鱼吃。

七、兴安火车

大兴安岭的铁路是解放军修建的。现在加格达奇北山公园山顶上还有铁道兵纪念塔。那时大兴安岭的解放军很多,都是铁道兵。

在大兴安岭时,我坐过一次火车至今难忘。那是一九七零年春节后,我同几位佳市知青探家回来,在林海下车,坐由林海去呼中的火车。几个人有张志滨、王振凡,还有谁我就忘了。我们坐的火车是小火车,其实就是闷罐车,车箱中间有个铁炉子,上边有一个烟囱通往车外,四周有四排凳子,还有四个小窗户。炉子不好烧,车箱很冷。当时这趟线还没交工,是試运行,整个线上只有它一趟车。车开的很慢,走了一会就停车了,一打听说是火车司机遇到认识人了;又走一会儿又停了,说是司机吃饭去了,每到一站要停好长时间。就这样走走停停,本来两个小时的车程,让它走了六、七个小时。当时着急也没用,又不能投诉,因为我们根本就没买票,实际上他们也没卖票。后来我们知道,这趟车是工人的通勤车,同时也运送材料,我们只是坐蹭车。这件事我久久难忘,是我平生坐过的最破、最慢、最冷的一次火车。

八、桥友参军

在桥队时,有一次征兵我们都报名了。因为我们桥队行政上归新林区管,所以征兵体检得到新林去。在新林体检时我的身体出了点问题,没检查上。有意思的是,不知什么原因,传到呼中的消息是说我检查上了。在家的桥友们以为我合格了,想要欢送我。张立杰、张志滨、牛玉玲,还有一些人就张罗开了。当时物品奇缺,买东西得到碧水去买。于是他们在休息时徒步去了碧水。后来我回来了,说没检查上,让大家很失望。不过东西都买了,于是我们哥几个大喝了一顿。那年征兵,我们桥队共检查上三名,他们是:乔永强、陈宝林、刘庆柱。他们当兵几年,后来都回佳木斯了。当兵的还有一个,他当兵是武警,他是张世英,复员也回到了佳木斯,现在我们经常在一起。这件事充分体现了桥友之情,使我永生难忘。

九、女子四连

桥队四连就是女子架桥连。女子架桥连是响当当的,闻名全国的先进单位。当时,她们的事迹经常在全国各大报刊、画报上发表,连周总理都知道她们,科学家华罗庚和上将杨勇都去过女子架桥连参观。

她们后来在大乌苏建桥,当年建的“彩虹桥”,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被黑龙江省政府列为黑龙江省的历史文物,由政府出资加以修缮,供大家观赏,还做了“亮化”工程,到了夜晚非常漂亮。当年这支队伍由佳木斯女知青、上海女知青、杭州女知青和部分老工人组成。这里要说的是,几位连里的主要领导,几乎都是佳木斯知青。指导员田丽荣当年不到20岁,聪明精干、活泼泼辣,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连长孙淑芝和副连尚玉芳都是从班长干起的,还有副连长高玉新。她们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工作认真、不畏艰险,能身先士卒地带领大家参加战斗。连长孙淑芝曾代表女子架桥连,去北京参加了一九七一年的国庆观礼。副连长尚玉芳后来去了翠岗林场,担任组建不久翠岗女子采伐连的连长,领导开创了女子采伐的先例。她担任连长后又兼任指导员,她工作严谨,敢想敢干,不怕困难,知难而上,是一位大家热爱,威信很高的好领导。有意思的是女子采伐连也是四连。我去过她们连队开会,看到连队院落干净、内务整洁、工作有序。我记得大门上的标语是这样写的:铁脚踏破千重岭,誓叫林海换新颜,门上是:以四海为家。很是霸气,一看就知道这是支战斗的队伍。在她们连里我想起了当年的红色娘子军,她们生活年代不同,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战斗。女子采伐连也是响当当的先进单位,女子采伐史无前例,她们的先进事迹,也是名扬全国。两个女子连为佳木斯争了光,也是我们佳木斯知青的骄傲。还有一位佳市女知青没去女子架桥连,她就是徐翠兰,被留在大队当广播员。她嗓音宏亮、吐字清晰,是有名的“桥队之音”。我爱投稿同她没少打交道,每当“最新指示”发表,我第一个送稿,听她广播我写的稿件,那就是享受。

佳市知青曲绪久也在女子架桥连工作过,他是特殊工种被派到女子连的。老久(大家习惯称呼)憨厚、能干,工作认真。他是最后一个返城的知青,在大兴安岭一干就是21年,受到了大家的敬佩。

十、翠岗五连

我于一九七零年在桥队三连入党,同年调到桥队一连当副指导员,一九七一年又调往翠岗五连任副指导员、指导员。

翠岗五连是采伐连,条件不如桥队。采伐连的工种有:油锯手、“五0”司机、集材员、卷扬机工、检尺员和力工等。五连多数是老工人,都是从小兴安岭过来的,还有一些是转业军工,也有上海和浙江知青。

我在五连遇到了一位老连长叫王培章,他管理严格,得罪了不少人,入党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去后,找他谈心让他注意工作方法,又找党员作工作,后来他入党了,很是感谢我。二零一六年我们去翠岗回访,听说他后来去了新林区工作,副处退休后,回山东老家养老。还有一位连长也姓王,有一次我们吃完早饭去林场开会,由于早饭喝了点酒,吃的罐头过期了,结果我吐了一道,他也感到难受,会也没开成,还打了点滴,弄得林场书记都去连长家看我们。现在想想怪有意思的。我在五连时同老工人相处的挺好,有些老工人没文化,家里来个信啥的很为难,他们看我憨厚,不爱开玩笑,又是领导,都主动找我看信,看完信又写回信。为此,我同老工人们建立了较深的感情。

我也经常去山上查看生产。有一次去看油锯手伐树,记得当时老工人让我们站在他身后,怕出危险,看来伐树是很危险的。这个老工人叫沙中金,是个老油锯手了。伐树分上拃和下拃,下拃是树倒的方向,上拃是反方向,上拃比下拃稍高一点。树倒时是最危险的,经常有“回头棒”和“劈柈子”的事情发生,为此在下锯前,师傅的助手必须把现场清理干净,以防树倒人躲避时被绊倒了。油锯师傅将树伐倒之后,由集材用的“五〇”车(又叫爬山虎)运送下山。爬山虎是一个履带车(一般的坡都能上去),后面有一个能立起和放下的铁板(背木头用),铁板上端出来一个卷扬大绳,集材员将木头用索带绑好(索带手指粗的钢丝绳,一头有一个钩,另一头是一个能穿绳子的圈,这样就能将树绑起来),然后用卷杨的大绳将几根木头穿起来,用卷杨集中到铁板上,放下铁板背下山,送往装车场检尺 ,再由装车场的工人用卷杨机,将元条(伐倒的树称元条)装汽车运往林场贮木场,截材归愣,然后装火车运往全国各地。

我于一九七三年四月从翠岗返城回到佳木斯。算算在大兴安岭工作了四年半。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兴安的这些往事还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就象昨天发生的事情。   

                                  2022年5月于佳木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7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907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16: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七篇 作者:杭州知青 黑龙江小老弟
        悼念北方的父亲—齐河宝
     沉默寡言的父亲您别走得那样匆忙,
     不要带走您勇士的辉煌和迷惘。
     您从战火中默默走来,
     塔山的阻击,孟良崮的拼杀。
     只不过给您留下几道纪念的伤疤。
     南京城、总统府上军旗飘扬,
     上海滩、苏州河桥头的弹如雨下,
     只不过使您多换了几身打烂的军装。
     当军号再次吹响,
     您又冲过鸭绿江。
     天上的飞机炸得您直骂鬼子娘,
     地上的坦克也没能把您怎么样。
     身边的战友补充了一批又一批,
     您还是他们默默无闻的老连长。
     机关枪是您的初恋情人,
     驳壳枪是您的全部家当。

     沉默寡言的父亲您别走得那样匆忙,
     不要带走您勇士的辉煌和迷惘。
     您从战火中默默走来,
     擦干血迹,把战友深深埋葬。
     回到祖国,受命开发北大荒。
     冰天雪地,荒野苍狼。
     告别了亲爱的枪,遇见了美丽的姑娘,我的娘。
     马架子草棚做新房,您终于成了新郎。
     建完共和国的粮仓,来到东宁是种树忙。

     文化革命的烈火烧毁了您的军功章。
     莫须有的罪名象利箭穿透您善良的胸膛。
     当年万马军中任您冲杀,雄霸!
     而今区区小儿郎,就能打弯您的脊梁,窝囊!
     因为您不知道应该向谁开枪。
     共和国已把您遗忘,星辰在黑暗当中迷惘、、、、。
     从此您沉迷于毛选和党章,想找到自己错在何方?
     岁月吹老了您的白发,您还是那样沉默、迷惘。
     八十五岁的生日您在沉默、迷惘中度过,您说:
     白天惨烈的冲锋号声老在耳边吹响,
     夜晚您在战友们无助的嚎叫声中惊醒,等天亮。
     晚年的您在痛苦的回忆中苦苦挣扎、、、、、

     我知道集合号在您耳边已吹响!所以您走得那样匆忙。
     带着您的沉默、辉煌和迷惘,美丽的天国有您的战友与首长。
     沉默寡言的父亲您别走得那样匆忙,
     不要带走您勇士的辉煌和迷惘。
     因为共和国实在太忙、太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7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907
 楼主| 发表于 2023-4-6 15: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八篇 作者:上海知青 余言
            初到宏伟
    宏伟的第一批上海知青是1969年11月28日上午从闸北区天目路的老北火车站出发北上的。一路过长江跨黄河,告别故乡亲人的哭泣渐渐地被嬉戏打闹取代,青年人的天性在长龙般的绿皮车厢内随处可见。人们视野里的绿色渐渐过渡为土黄色。出关后,平地几乎全是白茫茫一片,偶尔见到青烟飘来,就知道前方不久就有一个村镇或者城市跳入眼帘。
    车厢的供暖随着向北越来越糟,车窗的白霜也越结越厚,大伙开始穿上了凭券买来的知青专用军大衣,有的还拿出毯子披在了身上,即使这样,深夜还是要打哆嗦,随车的列车安全检查员说,南方的车厢过不了山海关,所以抗不了东北的冷。
    冬天的东北,天黑得早,地处高纬度的大兴安岭更是这样。12月2日晚上八时前后,天已经很黑了,只有飘下的鹅毛大雪还是清晰可见。200来名上海知青在三荣岗下了车,十多节车厢一下子空了两节,其余的继续北上,说是到塔河那边林区的。
    三荣岗是铁道兵建造并且临时管理的火车站,那时提倡以当兵为荣、以艰苦为荣、以边疆为荣。三荣岗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伊勒呼里山的脊梁,一个“岗”字是它代表。大兴安岭的水流以此为分界线,一路向南,奔向嫩江,一路向北,归入黑龙江。三荣合一加上大山脊梁演化成了三荣岗站名。可惜,这个富有个性的站名伴随部队撤离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林海”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车站站名,少了值得回味的历史文化底蕴,少了知青值得回忆和留恋的标志。现在想来,就是以山来命名车站也比这个“林海”好,至少还有个特点。
    三荣岗车站旁有一支部队驻扎,林场领导与部队早已经联系好,知青们从严寒的零下40多度室外赶紧走进了部队的大食堂,这里有取暖的炉子,给了惊魂未定的小青年一种安全感,更令人惊喜的是,还供应每人一碗大米稀饭、一个大馒头和一块咸的要命的大头菜。在火车上硬坐了五天五夜的人,在这个时候,终于有了落地的踏实、欣慰的感觉。
    一顿饭的功夫,林场的大卡车就把知青拉上了去宏伟的坎坷不平的山路。
    对开发黑龙江神奇的森林,文革前的黑龙江老省长李范五熟悉黑山白水,他说过一句话,“修路修路还是修路”。呼中刚开始建设时,特别能战斗的铁道兵打头阵,开山劈路,一条简易公路之后,就是砂砾石铺就的铁路路基。老工人和第一批知青就是沿着这蜿蜒崎岖的简易公路,进到了呼源、宏伟、呼中等多个林场建设点。铁路等到正式通车,那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向“二十八拐”出发前,林场已经给每个知青发了御寒用的狗皮帽子和带毡袜的棉胶鞋。伴行的老工人介绍说,这一路最可怕的是过大山走“二十八拐”(东北话的“拐”就是南方“弯道”的意思),路况险恶,经常有翻车死人事故发生,可此路是通向宏伟的必经之路哇。知青们听了这一番话,不禁毛骨悚然,心里直打鼓。唉!人在外,也由不得自己了,只好硬着头皮爬上了车。还好,一路上,不是迷迷糊糊的瞌睡就是冻醒后的直跺脚,除了呼呼北风从耳边刮过,天又漆黑一团,大伙的心思全在天寒地冻的沮丧之中,过“二十八拐”也就麻木了,哪里还有险恶的害怕。
    到达宏伟,已经是凌晨三点钟,知青按照名单,分男女被引进了各自的帐篷。帐篷内,铁皮炉子下半边烧得通红,棉袄穿不住了,冻白了的小脸蛋缓过神来,露出粉红色,又显露了青年的朝气。顺窗两边各一长溜床铺,可以容纳24个人就寝。床铺是用小细松杆木搭就的,每人铺上了一条牛羊杂毛挤压制成的毡毯子,硬挺又平整。床下面是没有来得及融化的冰雪。环境的艰苦,哪里是知青在上海见过的架势?不知是哪一个女知青帐篷先传出来一阵子哭泣声音,一下子象导火线点燃了十来个帐篷高低不齐的哭泣大合唱。林场的领导闻声不知什么缘故,有点慌了神,赶紧过来,一了解,没什么,知青们就是突然起了想家的念头。
    适者生存,这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定律。知青们开始身体力行,用南方人的思维智慧去适应北方的生活环境。用水是靠轱辘从近十米深的井里吊上来,即使这样,井水常常入不敷出。井水干枯的时候,只能用河冰和积雪在火热的铁皮炉子上化水。工作初期是肩拉木爬犁运站杆(一种枯死而未倒的大树)当柴火。好笑的是劈柈子,老工人二三斧子下去,直径50公分上下,长80公分左右的原木一下子发出清脆的开裂声音,再加几斧子,柈子就成了。知青们看见这个活老工人干得那么轻巧,当然也自以为不在话下,拿过斧子动手就试了起来,结果,几斧子下去,那冻结实了的轱辘木头截面纹丝不动,只是多了几道白印子,打头阵的人没有一个人象老工人那样轻松拿下这个活儿,引来围观同伴的一阵笑声。不过,没有几天,知青通过观察加琢磨,很快就掌握了斧子使劲的巧力。生活的艰难关,知青们适应了,也就挺过来了。
    这些知青,以后,大部分成了二连(储木场)的主体,小部分去了三连(宏伟车队)和五连(采伐二分场)。知青在林区会战和开发中一次又一次显露身手,那是后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7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907
 楼主| 发表于 2023-4-13 0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九篇 作者:上海知青 五丁路
          东方红林场印象
  落地置身于白皑皑雪山坡上,巳是午后3点多钟,天空阴着老脸,四周都是寒风凛凛的旷野,才意识到这里是巍巍兴安岭上-----三荣岗。
    五天前告别场景,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刚刚的午前。早午饭匆匆吃下,妈妈早起亲手做的珍贵肉馅汤园,耳畔传来爸爸嘱唠......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是多年后,自已做了父亲才有的体会......车站上锣鼓喧天,彩旗垂颜,远处还闪显出"文攻武卫"傀儡倭影。亲人们撕心裂肺话语,令我们似懂非懂,那时的我们都还年青。列车幸灾乐禍气喘喘声,送我们上了征程......
    嚷嚷声中,二节列车车箱的知青们分乘上4台汽车。载着我们奔赴更寒冷的远方。经过五.六小時翻山越岭,"怠脫拉"降慢它的轰鸣声。我才撩开知青大衣,眼前漆黑一片,只有靠汽车昏暗的大灯余光,窥视着映入眼前人生驿站。前方牌坊门上,用隶书书写着盆大的字体,横联写着"东方红林场",左边写着"祖国处处埋忠骨",右边写着"踏遍青山人未老"。牌坊内欢迊的锣鼓声用力地敲响,道路二旁零散的人群算是欢迎队伍,纯朴的人们脸上绽放着笑容。迊来了一车车身着绿色军装的城里知青娃。
      又是一阵噪杂声,我们被迎进大食堂。手中捧着大碗热气腾腾的大米粥,碗中散发着香喷喷稻米清香,我深深知道,家的感觉己荡然无存。环顾四周,第一次坐在用树墩做的凳上,第一次置身于用树杆做的木磕楞房中.....
    笫二天早上,趁同伴还在熟睡的梦乡 ,我悄悄走出板房,对我人生第一驿站,进行近距离踏勘。重新回到牌坊门前,重温那对对联含意,大有壮士断臂,豪放不羁之气范。简易汽车道路把林场分成东.西两片。东边是政治文化中枢,靠路边是,用单木板盖成大仓库,存放劳保用品与林区用工具,后排就是咋夜吃饭的,用木磕楞盖的80平米左右大食堂,与同样木嗑楞的食品仓库成L角形,中间是食堂用木板搭设井台的专用水井,井轱辘又细又长。再往东就是散落的机械连的三頂帐篷。东南角是制材连队的,安置着一大一小,二台制材带锯的车间房与住宿帐篷。右侧是林场柴油发电机木板房与帐篷等,再东侧就是东山下躺着的铁路路基。院坝中央支撑有,邮局,理发(男师傅是位北方大汉,女师傅是侯xx知青姑娘),商店等帐篷。在它东面,就是露着花岗岩垒筑成房基的,--三栋板夹泥平房,座北朝南排列着。最北这栋是场部办公室,(数天后又弄清)内设有林场正,副主任,党委,财会,武装,劳资,广播,医务等办公小屋,笫二栋就用来安罝我们。靠西单元,东廂房.西廂房都住着三连知青姑娘们,约40多位,靠东单元,东廂房是一连1班男知青,西廂房是一连2班男知青,最南一栋,也是最后那栋,靠西单元,西廂房是机械仓库(后改620车床间,),东廂房也是住着三连知青姑娘约20多位,靠东单元东廂房是一连3班男知青,西廂房是一连4班男知青,一连是林场基干民兵连。连长戴胖子,指导员姓壮,实际上一连是无技术含量的杂役连队,专门打杂。道路西側,靠南是林场养马棚屋,靠北散落的是二连4顶帐篷房,安排着老森工与少数知青,从事木作,房建,伐木等仼务,连长姓王,整个林场正处于建点初创阶段。我们9日到达的163名普陀区知青,和先于我们到来的27名技校生,开始人生漫漫生涯,开始了战天斗地知青命运......
    离开东方红林场掐栺算来己39年了。但它从来末曾进入过我的梦中。我恨梦中的自己,为何不将其纳入那甜甜梦乡。再次品尝在那里经过的酸,甜,苦,辣。我怀念知青伙伴们的笑谈渴饮。思索过那一幕幕巍巍兴安的,我们在冰天雪地中的窘境。和那绿色帐篷里,传頌出的青春畅想。命运毫无顾忌将我们拋向边疆。列车把我们送往罕无人迹兴安岭上。无悔青春那是字面上游戏。真正感受只有在心中默默承当。所以难入我的梦乡,难入梦乡。(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7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907
 楼主| 发表于 2023-4-14 14: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篇 作者:湖州知青 看看侃侃
       【破阵子】 离
        四十年来难忘,
        八千里地共渡。
        北国兴安长长谊,
        兄弟姐妹浓浓情。
        大家叫知青!

        一旦榜上题名,
        顿时离乡背井。
        最是仓皇欢送日,
        喇叭犹奏红太阳。
        强笑对爹娘!
    当年走时,不知人世多艰辛,挥泪其实不多,改作强笑对爹娘,似乎更好,强笑掩饰心中一股越来越浓的离愁,掩饰慌乱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7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907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16: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一篇 作者:萧山知青 我緈我愫
            你不曾走远
            朦胧中,
        你的笑脸如此清晰,
        恍惚间,
        你仿佛在远处伫立。
        你幽默的言语,
        似在耳畔响起,
        你朗朗的笑声,
        还在唤醒记忆。
        你挺拔的身姿。
        你高歌的神气。
        你固执的坏脾气,
        你天真的孩子气。
        静静地,你走了,
        那样的无声无息。
        悄悄地,你来了,
        在每一个相思的夜里。
        我为你洒下伤心的泪滴,
        幻化成朵朵白云,缕缕情丝,
        循着你曾经的痕迹,
        去追寻那不曾离开的你!

        写给逝去的、同甘共苦过的战友,仅以此怀念他们、、、、、、
                                                    2011清明前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发表于 2023-4-15 22: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涛哥存货很多

点评

全靠那时光下载到电脑里囥来东滴。  发表于 2023-4-16 00: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发表于 2023-4-16 14: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桥工涛哥 发表于 2023-4-2 16:00
第六十四篇 作者:漠河县图强林业局《图强文艺》主编 兴安古道翁
         木化石               站着是 ...

《图强文艺》主编 兴安古道翁

姓名王珏,原来是老师。2009年8月到图强曾经一起会餐,曾经到办公室上网。

点评

谢谢戴版补充介绍!  发表于 2023-4-16 18: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