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知怎么了,很多往事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脑海里出现,有的事儿以前做梦都梦不到,现在都记起来了。捡几个欲笑不能的事儿说说吧。
拉屎问吃饭
前些年,有人时不时提醒我,很熟悉的人怎么见面不打招呼?是啊,有时候碰上熟悉人,因为近视眼又是走路想心思,刚想起打招呼,人已走远了,用北方骂人话说“瞎了哄的,少吃多少好东西(喻兔子眼神儿不好)”。现在可不一样喽,心里没事,走在路上,两眼光芒四射,像要偷窥什么似的。
其实人与人之间见面打招呼是件好事,哪怕是点个头,也是礼貌的表现。
记得,在东方红林场工作时来了位王副场长,他是个扛大木头出身的劳动模范,50多岁背脊有些驼,满脸刻写着坚毅和沧桑,从身子骨架子看得出,年轻时身体极为强壮是个好劳力。
王副场长一口山东话,为人极为和善,见面就跟我们打招呼:“吃了没有?”我那时年岁小,见到当官的有些打怵,但王副场长这么一打招呼,心里就热呼呼的。那些年,语言很苍白,不是毛主席语录,就是革命口号,见面打招呼问“吃了没有”是一点都不会犯错误的,因为是个人都得吃饭。时间长了,我们习惯了“吃了没有”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久而久之,我竟然也与人“吃了没有”打招呼。那是多么和谐的同志关系,如果见面不问你“吃了没有”,肯定会感到尴尬。
但太亲热的打招呼,有时同样会尴尬。有几次上厕所,我常会碰到王副场长,不管是在厕所的途中碰上,还是我正在系裤带,王副场长都会亲热地问候:“吃了没有?”虽然我已经习惯了,但也不至于在厕所里还问候“吃了没有”,有时连躲都来不及,硬生生地“被问候”了。
据说,在山东、河北、河南一带,人与人见面也是这么打招呼的。我曾经到河南出差,真正领略了正宗河南人打招呼。河南人见面是这么打招呼的:噫……!吃了没有?没吃到家吃去。他们在打招呼之前先把感情发挥一下,“噫……”的一声,表示很亲切,让人感到我们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这次见面我是多么想你啊!一定要到我家吃饭去。
上海、杭州人不是这样的,见面打招呼:侬最近哪侬啦?侬现在做啥事体啦?打招呼的问话很直白,如果是熟悉的人,是很自然的。如果不是熟悉的大有探究其隐私的嫌疑,见面非要问别人干什么,直白的有点不舒服。
各地的习俗不同,习惯就自然了。我想,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打招呼,这是沟通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再俗的招呼语言,总比不打招呼强,要不我现在还在惦记着这位慈祥的老场长,他的亲和力让人记得一辈子。
也有人把打招呼当开玩笑,闹出矛盾来了。我刚到大兴安岭时,知青之间都不熟悉,特别是我年龄小,见人说话都会脸红,不像有些年岁大些的知青那么老练胆大。那时上海、杭州知青是按连队分配的,100多人住5、6个帐篷,男女知青分开住。我记得杭州知青中有个年岁大的,与上海女知青关系处得不错。那天,刚下完雪的天格外晴朗,因雪厚没法出工,大家都在帐篷里瞎扯。只听这个杭州知青朝着帐篷外面喊:“阿丽阿姐。”阿丽是上海知青,长得十分俊秀,她用爽朗的笑声答到:“唉……!好佛啦?”这个杭州知青又喊到:“阿丽阿姐,侬灒屙去?”阿丽顺口答应,“哎”声刚发了一半在空中嘎然而止,顿时,一片鸦雀无声。当这几个女知青从厕所返回时,整个连队都处在一片哄笑声中。从此,女知青再也没从男知青帐篷前走过。这玩笑开大发了,无心的人认为是在打招呼,有心的人认为,这不是鲁迅笔下的阿Q想象中的和尚摸小尼姑的脸蛋,调戏妇女吗!以至于上海、杭州知青结下了冤仇。
如果问了“吃了没有”能至于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