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学概念

[复制链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1 07: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336、诗贵色韵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明陆时雍所标示的诗歌审美理想,语见其《诗镜总论》:“诗之所贵者,色与韵而已矣。韦苏州诗,有色有韵,吐秀含芳,不必渊明之深情,康乐之灵悟,而已自佳矣。”明七子派论诗主于复古,以格调倡,其弊流于肤廓,徒得其形而遗其神,于是陆时雍论诗遂提倡色与韵以矫其弊。论诗,体格声调是比较具体的,可确指的,如齐梁体、元和体、江西体、唐音、宋调,然“色与韵”便显得难以捉摸。陆时雍形容道:“诗之佳,拂拂如风,洋洋如水,一往神韵,行乎其间。”他以风与水喻神韵,即是刻画其一本自然而生,来不知所来,去不知所去,拂拂洋洋,流动飘忽的特征。故在“色”与“韵”二者之间他更重视“韵”,故云:“韵生于声。”“声微而韵,悠然长逝者,声之所不得留也。一击而尽,瓦缶也。
诗之饶韵者,
其钲磐乎?”
以钲磐之声喻韵,则韵即是诗歌的袅袅不绝的弦外之音。又云:
“物色在于点染,
意态在于转折,
情事在于犹夷,
风致在于绰约,
语气在于吞吐,
体势在于游行,
此则韵之所由生矣。”他认为诗歌的韵正产生于这样一种若即若离流动而隐约的状态之中。陆时雍对“色与韵”的标榜体现了明后期论诗由重视格调向重视神韵的转变,对清代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当有一定的影响。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5: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337、妙在含糊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明谢榛对诗歌隐约、空灵的审美境界的赞美。语见其《四溟诗话》:
“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以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
含糊与逼真相对而言,逼真之物,一眼望尽,便无馀味;含糊之景,在似与不似之间,最足启发观者驰骋想象。故他说:
“作诗者不必执于一个意思,或此或彼,无适不可。诗不可太切,太切则流于宋矣。”又论评诗者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镜花水月,勿泥其迹可也。”此谓评论诗歌亦贵在含糊,不必强作解人,执一定之见去评诗。谢榛此论与汉儒“诗无达诂”之说有一定的关系,然“诗无达沾”主要谈批评鉴赏时的审美特征,此则为创作时的审美要求,反对淋漓尽致的透切真实的刻画与描叙,而提倡空灵的、模糊的、不易确指的审美境界。以此来要求诗,其渊源远在司空图、严羽,近则在李梦阳、王廷相。李梦阳说:“古诗之妙在形容耳,所谓水月镜花,所谓人外之人,言外之言。……形容之妙,心了了而口不能解,卓如跃如,有而无,无而有。”(《论学下》)王廷相云:“夫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粘著。古谓水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求也。”(《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谢榛本此作了比较具体的发挥,并以远山为喻,提出“含糊”二字为诗歌创作与批评的界义。这不仅对于矫正当时后七子刻板的拟古之风是有意义的,对以后胡应麟、陆时雍乃至清代王士禛以神韵论诗,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某些方面隐然有暗合于今天的接受美学之处,在理论上具启迪作用。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4 06: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338、超诣
古代诗学概念。谓高远超迈了无俗韵的诗学境界。超诣可指超乎流常的品性,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
“陶谢不枝梧,
风骚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
翠駮谁剪剔?”
唐司空图《诗品•超诣》则引入诗歌美学领域:
“匪神之灵,
匪机之微,
如将白云,
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
临之已非,
少有道契,
终与俗违。
乱山乔木,
碧苔芳晖,
诵之思之,
其声愈稀。”
其中“白云”、“清风”、“乱山乔木、碧苔芳晖”等象喻都体现了“超诣”的离俗去尘、超乎寻常之品格。司空图还指出“超诣”之不着形迹、不可力求的特征,它无关于神灵机微,
“远引若至,
犹言似可摹仿,
临之已非,
犹言究竟不象”(
孙联奎《诗品臆说》)。这种理论,大概是受庄子思想的启发。正如《庄子•田子方》所说,“至人”与道真同体,而“游心于物之初”,这是一种“至乐至美”的境界。而境界不是从劳心苦力的锻炼获得的,而是平时艺术实践日积月累后的自然感悟。因此“超诣”是一浑成高妙的境界,口诵心思,犹如“大音希声”,难以细辨言表。从字面讲,“超诣”可泛义地释为“造诣能超越寻常“(同上),但从上举杜甫诗中所涉及的陶渊明、谢灵运来看,“超诣”偏重高远脱俗的一路。清代方东树评王维诗:“只是兴象超远,浑然元气,为后人所蒙及,高华精警,极声色之采,而不落人间声色,所以可贵。”(《昭昧詹言》)所论虽重在诗的意象呈现而不是诗的整体境界,但其“超远”与司空图“超诣”涵义实有相通之处。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5 07: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339、旷达
古代诗学概念。其义蕴主要概括了一种人生态度、审美方式和与之相应的生活情境、艺术境界。语见唐皎然《诗式•辨体有一十九字》:“达,心迹旷诞曰达。”司空图《诗品》更专立《旷达》一品,云:
“生者百岁,
相去几何?
欢乐苦短,
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
日往烟萝。
花覆茆檐,
疏雨相过。
倒酒既尽,
仗藜行歌。
孰不有古,
南山峩峩。”
论其思想,渊源于道家。《老子》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涣其若水释,
敦兮其若朴,
浑兮其若浊,
旷兮其若谷。”
(据《老子校读》本)以“旷”来形容“为道”者的精神、态度,意为空旷无物。由此引申为个人的处世态度、行为方式,则凡心胸坦荡,淡泊名利,秉性通脱,豁达大度,皆可谓之“旷”,如嵇康《养生论》:“旷然无忧患。”
向秀《思旧赋》:
“嵇志远而疏,
吕心旷而放。”
“旷”皆坦荡豁达之意。不过“旷”的表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
旷逸、
旷淡、
旷夷、
旷朗、
旷迈、
旷爽、
旷远、
旷适、
旷放、
旷浪
等等。而“旷达”则较偏于强调乐天知命,任性达观。因为,“达”之为义,出自《庄子》:“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达生》)但是“旷”与“达”分开论述,还不属于真正的审美概念。直至唐代皎然、司空图才正式将“旷”、“达”并称,变成了一个总括人生态度、审美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情境、艺术境界的审美概念。司空图《诗品》所标举的“旷达”境界,是以道家的人生观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即顺应自然,忘怀得失,以审美的态度把握人生。在中国历代作家中,比较接近这一境界的是陶潜和苏轼。孙联奎《诗品臆说》指出:“胸中具有道理,眼底自无障碍,故云旷达。旷达原非颓放一流。颓放,坏风也。……滥觞于庄子,横溢于两晋,科头箕踞,荷锸便埋,托于旷达,而非旷达之真矣。‘羡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旷达如陶公可耳。”所言甚是。但旷达与旷浪、旷放、旷迈、旷逸相比,审美义蕴同中有异,当予分别。而对两晋文人的生活与审美态度,似不可简单地以‘颓放’概之。皋兰课业本《诗品》解“旷达”,则主要从对自然、人生的把握方式、审美态度着眼,所见更深入一层。其语云:
“迂腐之儒,
胸多执滞,
故去诗道甚远。
惟旷能容,
若天地之宽;
达则能悟,
识古今之变。
所以通人情,
察物理,
验政治,
观风俗,
览山川,
吊兴亡,
其视得失荣枯,
毫无系累,
悲优愉乐,
一寓于诗,
而诗之用不可胜用。
故此二字所以扫尘俗,
祛魔障,
乃作诗基地不可忽也。”
超越是非得失、利禄荣枯的悲忧愉乐,就是纯粹的审美情感;以“容”、以“悟”的方式去体察人情、物理,亦属于审美的把握方式。这的确是《旷达》中本有之义,只有司空图于此则专以感慨、物象出之,不易索解。清曾纪泽演其义云:
“开门长啸风吹襟,
云散遥天月满林。
月有盈亏宁自主,
云能舒卷亦无心。
伯伦常遣锸随酒,
元亮不劳弦上琴。
诠罢漆园《齐物论》,
新诗渐觉道根深。”
境界确近旷达。但与司空图所示的旷达之境相比,多了点超脱,少了点深沉。司空图生当乱世,胸有良谋,择其可为而为之,不可为亦不忘,守先待后,瞩目未来,自信人生之美与“南山”同在,这才是真正的旷达,不可简单地目为“消极”。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06: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340、飘逸
古代诗学概念。指卓然不群,飘然洒脱的风貌。唐代司空图《诗品》写道:
“落落欲往,
矫矫不群,
缑山之鹤,
华顶之云。
高人惠中,
令色絪縕,
御风蓬叶,
泛彼无垠。
如不可执,
如将有闻,
识者期之,
欲得愈分。”
所形容的“飘逸”有两方面的特征,其一,特立不群,离绝尘俗;其二,飘飘洒洒,自然无羁。杨廷芝《二十四诗品小序》:“飘则高下何定,逸则闲散自定。”其《浅解》释“飘逸”为“飘洒闲逸”,大略得其意。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标举诗之九品,其中亦有“飘逸”,其《诗评》比较李白、杜甫:“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对后代颇有影响,评李白诗风格者常提“飘逸”。明代高棅《唐诗品汇总序》:“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对李诗“飘逸”的品目,或许推衍自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司空图大概由此得到启发,所以有
“落落欲往,
矫矫不群”
的形容。司空图对“飘逸”风格的形成及创造也发表了意见,认为它植根于创作者内心的品性和修养,是自然无伪地抒发出来的,如果有心求之,则必无收获。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07: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341、沉郁
古代诗学概念。指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或艺术表现方法。“沉郁”常与杜甫诗歌风格的评议相联系。此实由杜甫自己肇始,其《进雕赋表》云:“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这以后,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比较李白、杜甫道:“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从此,“飘逸”、“沉郁”便常被用来分别标识李白、杜甫的诗歌艺术风格,如高棅论唐开元十天宝时各诗人及其风格就说:“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唐诗品汇总序》)对杜诗“沉郁”的评价,包含着杜甫的诗歌所表现的情思和所呈现的格调深沉宽厚的内涵,它积淀了诗人个体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和时代特征、气氛,成为一种典范性的风格面貌。后代论艺,特别标举“沉郁”的大约是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他自述其论词:“本诸风雅,正其情性,温文以为体,沉郁以为用。”其“沉郁”或指风格、境界,或指表现方式,略嫌含浑。如他讲“诗文高境,亦在沉郁”,“唐五代词不可及处,正在沉郁”,是就前者而言;“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则主要指表现方式,意指含蓄缠绵:“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馀言外,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倘一直说去,不留馀地”,“舍沉郁以外,更无以为词”。陈廷焯也看到了“沉郁”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表现手法与作品内容、情思之间的关系:“沉郁未易强求,不根柢风骚,乌能沉郁?”这是他论词之内容重寄托,论词之风格重含蓄的表现。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06: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342、沉郁顿挫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形容杜甫诗歌忧愤深广、含蓄蕴藉,一波三折,富于变化的艺术风格。语见杜甫献给玄宗的《进雕赋表》中自评其文:“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其后新、旧唐书杜甫传均转引了这段话,于是“沉郁顿挫”一语遂为后世论杜诗者所广泛称引。杜甫《进雕赋表》作于天宝三载,此时杜甫还不到四十岁,当时所谓“沉郁顿挫”一语还没有忧愤深广的含义。按:陆机《文赋》云:
“言恢之而弥广,
思按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
发青条之森森,
粲风飞而猋竖,
郁云起乎翰林。”
“思按之而逾深”为沉,“郁云起乎翰林”为郁,“沉郁”即富于思想又富于文采的风貌。“顿挫”则形容篇章结构以及词句声韵的曲折多变、跌宕多姿。故杜甫早年自称“沉郁顿挫”,主要是表示学殖深厚,技巧娴熟,其创作辞意兼美,可与扬雄、枚皋并称。严羽《沧浪诗话》称:“子美以学力胜,故语多沉郁。”意即谓此。然后来经历了安史之乱,杜甫颠沛流离,备尝人生之艰辛,其诗歌创作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片忧国忧民之情郁积于心,不能自已,喷薄而出,发而为诗,于是思日深,愤日广。
“万国皆戎马,
酣歌泪欲垂”,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感兴幽微,寄托深远。这样随着杜甫诗歌的发展,“沉郁顿挫”一词也有了新的含义。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论云:
“所谓沉郁者,
意在笔先,
神馀言外,
写怨夫思妇之怀,
寓孽子孤臣之感,
凡交情之冷淡,
身世之飘零,
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
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
欲露不露,
反复缠绵,
终不许一语道破,
匪独体格之高,
亦见性情之厚。”
简言之,‘沉郁”之义一为忧愤深广的思想内容,二为含蓄蕴藉的表达手法。此外“顿挫”之美亦在杜甫后期的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自称
“晚节渐于诗律细”,
“新诗改罢自长吟”,
他苦心锻炼诗律,务求章法曲折变化,音律抑扬有致,使自己的诗臻于
“波澜独老成”
《敬赠郑谏议》)。“波澜老成”即是顿挫之美。当然,顿挫之美的获得不仅是锻炼诗律所成,还与杜甫所要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拂郁的情致密切相关。“沉郁顿挫”一词正是兼顾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特征而说的。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07: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343、沉着
古代诗学概念。指深沉挚切又洒脱不泥滞的艺术风貌。唐代司空图《诗品》关于“沉着”写道:
“绿林野屋,
落日气清。
脱巾独步,
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
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
若为平生。
海风碧云,
夜渚月明。
如有佳语,
大河前横。”
首四句以环境与人所构成的独特景致示“沉着”之境界;次四句以分离者的思念体现“沉着”之情致;再次两句以风光月色描写“沉着”之意象;末两句喻诗语表现“沉着”之特点。司空图所谓“沉着”可指景致,可指情思,主要是指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对象之情调而言的。清代许印芳《诗法萃编•诗品跋》称:“刻挚切至,则有沉着之美,是中鹄之论。而宋代严羽《沧浪诗语•诗辨》称诗大概可分为“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两大类。“沉着”与“痛快”相连,陶明濬《诗说杂记》解为“倾囷倒廪,脱口而出……驱驾气势……必使读吾诗者心为之感,情为之动,击节高歌,不能自已。”可见主要指诗作在艺术表现方式上的特色,与《诗品》之意旨不同。司空图恰与之相反,以为对“沉着”的表现,不能“痛快”而一泄无馀。他以“大河前横”喻言语道断,表明“沉挚之中,仍是超脱,不是一味粘滞,故佳。盖必色相俱空,乃见真实不虚,若落于迹象,涉及言诠,则缠声缚律,不见玲珑透彻之情,非所以为沉着也”(杨振纲《诗品解》引《皋兰课业本原解》)。这与司空图关于艺术表现当“超乎象外,得其环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主张是一致的。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07: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344、沉着痛快
古代诗学概念。讨论的是诗歌的某种艺术风格。语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晚唐司空图把诗歌概括为二十四品,严羽继之,但约之为九品,也即九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接着,他又从丰富多彩的众多艺术风格中,以审美的眼光划分为“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两大类型。“优游不迫”接近于后人所说的阴柔之美,“沉着痛快”则近于阳刚壮美。陶明濬《诗说杂记》卷七云:“古来诗人多矣,诗体备矣,严氏所云两大界限,实足以包举无遗矣。……至于沉着痛快,……则倾囷倒廪,脱口而出……为此体者,要使驱驾气势……必使读吾诗者心为之感,情为之动,击节高歌,不能自已。杜少陵之诗,沉郁顿挫,极千古未有之奇,问其何以能此,不外‘沉着痛快’四字而已。”严羽论诗,审美眼光较为开阔,阴柔的“优游不迫”,与阳刚的“沉着痛快”,兼收并蓄,同样富有艺术价值。但比较而言,严羽本人更推崇“沉着痛快”的阳刚壮美。他推尊盛唐气象,概括为“雄浑悲壮”四字(见其《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又云:“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同前)可见他最向往的是一种以“沉着痛快”为主的壮美境界。汉诗的雄浑,建安的风骨,盛唐人的“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诗评》),都臻于这种境界,而以李白、杜甫诗歌为典范。参见“优游不迫”。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8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7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1 07: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345、沉雄
古代诗学概念。沉,谓深沉、沉郁;雄,指雄浑、雄健,合谓深沉雄浑的诗歌风格。沉雄往往指具有古风的诗作特点,如《臞翁诗评》:“暇日与弟侄辈评古今诸名人诗,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引)叶燮《原诗•外篇下》论高通诗“七古为胜,时见沉雄,时见冲澹,不一色,其沉雄直不减杜甫”。陈廷焯用以评词,其《白雨斋词语》卷四称陈维崧《感皇恩》四章结句“沉雄”。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