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月雅湖

《知青问题研究》200篇文章连载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09: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经典中,更渗透于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之中。知青上山下乡,不管当时中国领导人的主观认识如何,但无意插柳,他的客观存在是一场文化交流。几千万知青上山下乡,他们将城市工人的那种守纪律、努力学习的精神带到了农村,与中国农民那种朴实、刻苦耐劳的精神相互融合交流。他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与底层民众建立起一种难得的人文情感联系,就好比某些知识需要在书本中学习,而更广阔的社会知识和人文素养,只能在实践中磨砺、提高。
    大批具有一定知识的青年深入穷乡僻壤和边疆,必定会引起农村的变化,但更重要的,也为随后的变革奠定了基础。今天的农民工,当年农民的后代,他们的血液中都不乏当年知青和他们父辈交流后形成的文化基因。

63-.web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09: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63-2.webp.jpg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当年大批知青深入农村,对中国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乃至当今,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为有了在底层社会接受改造的特殊经历,使“知青一代”比较了解中国的国情,比较重视民心与民情,对世界发展趋向也有一定的把握。尤其是他们当年在深入农村后,怀疑长期被灌输的思想观念,重新思考“中国向何处去”。而正是有了这些思考,才为文革结束后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做出了人才准备,以致于当今活跃在中国经济、思想、文化、学术乃至政治各界的许多骨干,都是知青或曾在农村“接受再教育”。“知青一代”当年在农村得到的经验,对他们今天的观念、行动都有重要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国的现实和未来。
    我作为知青的当事人,对此有深刻的体悟,我所接触的知青,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下乡这段岁月是对他们人生道路的铺垫,值。要我给知青一个评价:知青这场上山下乡运动,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也恰恰是几十年前的知青上山下乡,为我们今天城市化做了心理准备,做了文化铺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09: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63-3.jpg

       在宽甸县杨木川乡三年,我们把当地的风土人情都感受到了,同时我们的思想文化也感染了当地的农民。
       当地农民给姑娘找婆家,有自己的一套看人的方式和方法。他们在订亲之前,先打听好这户人家在哪居住,然后就以一个过路人的身份到这家去要水喝,这样就可以知道这家是怎么接待一个陌生人的。其实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它包含了每户人家做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俗话说的一个家庭的门风。常遇到的是,有的人家,很热情,让你进门,给你舀一瓢凉水;有的人给你现烧一壶热水;偶尔还有的,把你请进柴扉,在院落的葡萄架的树荫里,摆一张净色光亮的四方形梨木桌,盛上饭菜让你吃。然而,有的,对你却不理不睬。农民们的文化有时候也透着一种机智,比如说有时候他们骂人,我们就曾被他们骂过。如果看到你剪头了,他们要骂你就会给你讲一个故事。说车道岭子上一辆马车拉着一车柴禾,走到岭子顶上车老板抽烟,不小心点火把整车柴禾点着了,这样就把马卵子烧了。我们被他们骂了还不知道,还问这个马车是哪个队的,直到社员捧腹大笑我们才知道他是在编故事骂我们。有时候他们也会两个人配合说一些话,一个人先说赞扬的话,说某某人甩得开,另一个马上说贬义的话:大鼻涕啊。这些都是他们独有的。
       这三年,我伐过木,干过大田,打过石头。我还记得夏天在林场捞木头的情景:伐下的大树,截去树冠,捞原木,要从一座山头捞上去,再下去,向上捞,肩上挎着钢丝套子,就像拉纤一样。原木的一端向泥里扎,每迈一步就象老牛耕地,喘着粗气,大滴大滴的汗珠像下雨似地向地上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09: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63-4.webp.jpg

    那段时间,读书是我最大的享受,也是我的奢侈。到处打听,谁家要有书我都想方设法弄到手。有一家说有几本书在顶棚上,他们不愿意给我找,我硬是找来梯子自己爬到顶棚,在那布满厚厚灰尘的板壁间摸索,终于找到了几册线装书。我满身满脸全粘满了厚厚的灰尘,我却不管这些,拿起鸡毛掸子到院子里小心翼翼地把这几册书的灰尘掸尽。下乡三年,我只回了一趟家,春夏秋冬,那间茅屋,多少个夜晚,捧读着自己费尽心思找来的书本。
    这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成就了农民,也成就了知青群体。岁月会流失,知青与农民思想的融汇,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不断传承,影响着几代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09: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jpg

       作者钟祥斌,系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会长;本文原标题为《知青时代:一场浩大的文化交流,成就中国城市化的心理准备》;来源于“钟祥斌的博客”。


0.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09: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鹊703KB.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1: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雅湖 于 2022-2-22 11:03 编辑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下简称《知青岁月》)出版发行,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凝练朴实的文字,再现了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中掀起一股学习热潮。虽然时代在变迁,但书中勾勒出的青年习近平在逆境挫折中的成长历程与心路变化,都能格外引起同样处在人生转折点、处于努力奋斗时期的青年学生们的思想共鸣。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把对鉴自省的人生标尺,自觉“向青年习近平学习、看齐”的思想已经“置顶”校园,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这是人民的认可,这是领袖的魅力,这是榜样的力量。
25-.jpg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广大青年学生砥砺青春理想、锤炼坚定信念的生动范本。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当时扣着“黑帮子弟”帽子的青年习近平本身已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还要经历目睹“文革”中自己敬爱的父亲受到迫害,处处受到歧视与区别对待,这种苦远远超过了体力上和生活上的苦,但他没有抱怨,没有气馁,没有放弃,“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这是大抱负、大气魄、大本事、大勇气的人才能作出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后来曾语重心长地对青年成长成才提出要求:“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这样的有志青年,成千上万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国家、人民所需要的。”总书记的教导与期望正是根源于自己青年时期在最初的迷惘和彷徨中,一头扎根于群众,在为人民服务中确立了理想信念,在忍受恶劣环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的亲身经历,为当代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做出了实际垂范和榜样。一个人确立信仰相对容易,但坚守信仰却更为艰难,特别是在信仰面临诱惑和选择时,保持初心更难。当前,我们国家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深刻变革、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焦虑、媒体的裂变格局、校园生活的转变以及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思想交锋、交融,等等,致使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意识面对日益多样、多变、复杂的外部环境,坚定理想信念、打造内心强大的信仰力量越来越成为青年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其重要性、紧迫性不是越来越弱,而是越来越强了。因此,青年学生学习总书记,首先要“源于信”,就是要像总书记青年时期一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1: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64-.webp.jpg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广大青年学生勤奋好学善思、练就过硬本领的最好表率。《知青岁月》一书给我们生动展现了青年习近平的读书学习的场景,有些老乡讲道,“习近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夜晚靠自制的煤油灯照明读书,因太过靠近,常常把鼻子弄黑。”第一次去拜访习近平的陶海粟说,“一进窑洞,第一眼就看见炕上、窗台上、箱子上到处都堆着一摞一摞的书。”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就曾多次就读书学习发表讲话,他说过“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青年习近平读的书有政治、历史,有文学、哲学、军事,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在阅读中,他注重分析对比,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剖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如饥似渴的阅读,使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提升了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之所以能高瞻远瞩,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都与他青年时期热爱学习、痴迷读书有很大的关系。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一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的学习条件、环境较之以往要好得太多,但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国家竞争,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来说,我们学习的任务和要求也更加紧迫和提高了。因此,正处于学习黄金时期的青年学生,必须以总书记为表率,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多读书、读好书,既把书读“厚”,各类型、多类别比较综合着读,也把书读“薄”,在不断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中打牢成长根基、练就过硬本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1: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64-2.webp.jpg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广大青年学生培养吃苦精神、磨练坚强意志的一面镜子。插队的七年,作为来自城市年龄最小的一名知青,习近平不仅要忍受生活中的缺吃少用,在城市里常见的一碗白米饭就“可把他吃香了”,掌握农活儿对他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学犁地”“挑粪”“学用老,连枷”“打坝,修梯田”“但他从不服输,吃了很多苦以后,不但能成为一把工作好手,而且还作为村支书,扎根在梁家河为乡亲们谋福利”。青年习近平就在这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七年艰辛磨练中,过了跳蚤、饮食、劳动、思想“四关”,始终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自称为一名“普通农民”“黄土地的儿子”而不是“知青”,自己吃糠团子把“真粮食”给老百姓。正是这些艰难困苦锤炼了习近平总书记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塑造了他刚毅坚卓、勇敢无畏的鲜明性格,铸造了扎根人民、厚植为民的赤子情怀。当代青年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优越了,但部分青年学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盛行,骄娇二气较为普遍,怕吃苦、不能吃苦的不在少数。而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实现,不可能在守株待兔、歌舞升平中实现,必须经过勠力同心的奋斗历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因此,当代青年学生更需要向总书记学习,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吃得苦中苦、方得天外天,把苦与累看作人生最好的历练,把这份物质上的、身体上的磨砺积蓄转化为精神上的、心灵上的升华,并形成为实现人生抱负和国家发展目标而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1: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64-3.webp.jpg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书写奋斗青春的动力源泉。在历史见证者的口中,我们看到“近平建成陕西第一所沼气池”“孔家窑简陋的厕所被修好”“带领村民打井,解决了全村的吃水问题”“为村里办起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种烤烟,打了五大块坝地”等一件件当地群众受益至今的实事好事被落实。“插队几年让他更加贴近实际”“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了解梁家河”“敢说、敢做、敢担当”“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这些深刻的印象留在每一位亲历者的心中。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年习近平正是因为把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所信仰的理想外化于带领乡亲们干实事、敢为人先的奋斗实践中,体现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上,才能在七载寒来暑往中将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6年4月总书记在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时光非常可贵,要用来干事创业、辛勤耕耘。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这就是要求青年躬身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插队时期对“有字之书”的学习阅读不是枯燥、呆板地死读书,而是在建设梁家河的广阔天地中,是与学习“无字之书”同步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生的执政岁月中,与新的实践进一步结合,产生了能引领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航船破浪前进的重大思想。人生时代坐标决定了肩负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年学生是“中国梦”的一代,必须向总书记看齐,从无字句处读书,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自身的成长、未来的发展等一系列人生问题,即要笃实好学,更要躬行实践,将个人的理想抱负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用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