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戴望天互动鼓励!下面继续:
第二百九十八篇 作者:杭州知青 好堵又堵 发表于 2014-10-27
草根网站的顽强生命力——浙江知青网十年网庆有感 浙江知青网十年网庆之际,网友们无不欢欣鼓舞,纷纷献诗词、歌曲和上挂喜庆的图片,很多人正在准备歌舞,为网庆十周年讴歌。在网庆筹备期间,我专门撰写了《我们赶上了网络信息时代》、《在娱乐中学习》两篇文章,表示对浙江知青网的衷心感谢。 我是在一年半前进入网站的,从不会上网挂帖,到如痴如醉地黏在网上,痴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把已经遗忘了的知青生活,在网友们的鼓励下,逐渐地还原恢复,这是我进入晚年时的意外收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我曾有意回忆知青生活,但在工作和生计辛忙中无暇顾及,而恰好在有了空闲之时,意外发现浙江知青网向我招手。“落叶有情映菊花,残阳无意照晚霞”,不正是我们这些老头老太们浏览浙知网感慨的心境吗。 这些年来,很多知青利用网站平台,不论认识与否,通过网上交流相识、相知、相处,此起彼伏的联谊活动,栩栩如生的图片,欢歌笑语的文章,把知青们的心联结在一起。把自己旅途的欢乐,人生的感悟,知青生活的点滴,与大家共同分享,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所以说,没有浙江知青网这个平台,我不会有回顾过去的机会,没有网友们的赞赏,我不会有这么执着的热情。 古朱先生所说的网站宗旨,其语言极为平和,但彰显的是网站顽强生命力的基因:“营造平等、友善、自由氛围,提供关怀互助、联络友谊的平台”,这也是几位热心知青无私奉献的共同心声。浙江知青网的基因孕育了草根文化,十年创造了加盟会员19827人,帖子782389个,点击率达到上亿次的辉煌。草根文化的芬芳,引来树枝间嬉戏的小鸟,草间玩耍的昆虫,山间淙淙的泉水,河中的游动着的鱼,还有沼泽中随风摇摆的苇草。随手采撷几朵,芬芳馥郁扑鼻而来。 家园聚会式的栏目。浙江知青当年奔赴在浙江农村、兵团和农场,有相当部分支援四川、甘肃、宁夏,支边戍垦北大荒。他们以当年知青工作生活的区域为群体,诸如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情系宁夏川、茫茫大草原、黑龙江抚远知青、巍巍兴安岭等20多个版块主题,以地域注册网名。他们在网上聚会,四十多年友谊,在网上畅所欲言。巍巍兴安岭版块中有20多个小家园主题,他们有的以林场、筑路处为单位,有的知青以居住地如嘉兴、湖州、萧山、海宁为单位,几十个、几百个知青朋友在网上聊得热火朝天,仅萧山家园的主题就有1251个,帖数达到41万个。同时,吸引了一大批曾经一起工作生活的上海知青们,他们自己注册了以上海知青为主体的版块主题,如上海岭友家园、宏伟家园、塔源家园。一些东北、西北籍朋友也加入网中,共叙友情展望未来。这种以人群为家园聚会式的网联,把大家原先形成的友谊,与现实中的思想情感溶合在一起,其乐融融中添丁增卒就顺其自然了。 个人著帖式的版块专栏。浙江知青网最多的是个人专栏,以文如其人、沈曙画苑为代表的个人专栏,他们以独特的笔墨,书写描绘社会,反映生活,版块中几年时间就有几百个主题,数以千计的帖子,有的主题达到近5万次点击率。巍巍兴安岭中的《好想回去看看你》主题,以其诗歌、回忆散文等特色,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点击率超过了10万次。 几个人共同著帖的版块主题,帖数较多的有《神游九洲》、《摄影沙龙》以及去年刚挂帖的《诗词楹联灯迷》,集中反映旅游、摄影、诗词等内容,为兴趣爱好者所喜欢。知青朋友对旅游很感兴趣,一些刺激性较强的自驾游引起网友的关注,如《三蛇西行滇、藏、尼、新自驾进行中》,几个月的点击率达到96167次,《山、水、源联谊》点击率达到48288次。 这些版块和主题,满足了不同兴趣爱好者的需要,引起共鸣正是知青朋友对晚年生活的追求。 家长里短式的交流。在网页中常常可以看到以文字、图片或图文并茂等形式,相互问候、咨询情况的帖子,把网站作为交流、抒情,甚至作为联络的工具。如某个版块、家园需要聚会,网上发布消息,上网者省去了另外渠道相互联络的麻烦,深受广大网友喜欢。 去年的5月,知青甘伟宝在《浙江知青网》的鼎力相助下,在发出《寻亲》帖子,迅即引起杭、沪两地广大网友的响应,素不相识的网友们纷纷顶帖、奔走、联系。一个月后,他找到了失散五十三年之久的生身母亲。在亲人相认前,杭州通往上海的高速路口,甘伟宝紧紧握住网友文版、康康、诸勇、柳儿等知青网友的手,感慨数十年来,在寻亲的路上,经历过无数冷遇、碰壁的辛酸,流下了感激的眼泪。之后他专门撰文说:“没有你们的帮助,恐怕我今生难与母亲在生前相聚的。饮水不忘掘井人。”浙江知青网诸如此类感人情节还有很多,这种知青情怀,借助网络平台得到迅速升温、发挥,所形成的正能量,本身就是对知青朋友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褒扬。这种正能量反映出知青间萍水相逢的历史背景,而形成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生观,一旦碰撞,必然是灿烂的火花。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共存。无庸讳言,很多知青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由于人生经历不同,对社会的感知也不同,有的知青积累的知识“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因而表达的方式呈现差异。 浙江知青网是草根文化集散地,大碗茶摊一摆一大溜,是谁都可以端起碗喝茶,撂下碗走人的流水席。所以各版块上的主题成百上千,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主题按网友的爱好,时过境迁大浪淘沙,逐步留下一些好的主题帖子,经久不衰。如八枝莲的《我在大兴安岭的日子》、温玉斌的《有关北大荒和知青的诗与歌》、松树林的《二喘先生的故事(幽默乐园)》、老年人的《几十个小段故事》、巍巍兴安岭的《股市漫谈》等等,两、三年时间的点击率都在5万以上,为网友们所喜爱。 我经常跟帖的主题《伞兵家园》,以写接龙打油诗为特色,有网友说,我们可以到《诗词楹联灯迷》、一线潮的《一线潮诗词切磋园地》去交流,我不同意这种交流方法。因为这两个主题是以写格律诗词为主,而且达到专业水平,与打油诗在文体上有很大的区别,两者交流在一起不成体统。要允许雅与俗不同主题的并存,青菜萝卜各人喜欢。所以,既能培植君子兰,又能容纳狗尾巴花,正是浙江知青网这块肥沃土地魅力之处。 浙江知青网是我的“家”,有很多知青网友这么感慨。家是社会组织的细胞,而且是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细胞。有了“家”样感觉的草根网站,顽强的生命力与知青的艰辛坎坷,不正是知青们的人生写照吗。 写于2014年10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