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查看: 1280556|回复: 1954

诗作名篇

  [复制链接]

76

主题

436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05
发表于 2019-11-8 06: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07:51 编辑

              1、弹歌

    古歌名。又称《竹弹歌》。《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陈音,勾践问以善射之道,陈音答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即肉字)’之谓也。于是神农皇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文心雕龙》称“黄歌断竹,质之至也” (《通变》),“寻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 (《章句》)。刘勰认为《弹歌》产生于传说中的皇帝时代,是二言诗的发端。今人多认为《弹歌》产生于皇帝时代不可信,然该歌反映了渔猎时代人民的劳动生活,是一首二字一句为形式的比较接近原始形态的诗歌,其短促的句式,与由劳动动作所派生出来的节奏是一致的。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6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06: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07:52 编辑

   附一:
   弹歌

译文
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
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注释
①弹歌(dàngē):古歌谣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稀,勾践询以弓弹之理,陈音于应对中引古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 源》卷一有《弹歌》一首,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文心雕龙•章句》作“《竹弹》之谣”。
②宍(ròu 肉):“肉”的古字。

   附二:
《弹歌》考论
“断竹,续竹”考《吴越春秋》云:于是,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楚之鄙人,尝步于射术,未能悉知其道。”越王曰:“然愿子一二其辞。”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柰何?”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于是神农、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1]P152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五〇云:《吴越春秋》曰:陈音对越王云:“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生于古之孝子。古者人民朴质,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父母为禽兽所食,则作弹以守之,故古人歌之曰:‘断竹,属木,飞土,逐肉。’遂令死者不犯鸟狐之残也。”[2]P1612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五五云:《吴越春秋》曰:陈音对越王曰:“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6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06: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07:53 编辑

                  2、击壤歌

     古歌名。相传唐尧时有老人击壤而唱此歌。见于《艺文类聚》卷一一引《帝王世纪》。其词云: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此歌最早见于王充《论衡•艺增》,其末句与此稍有不同。此歌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的生活和思想认识。从社会发展看,不可能产生于生产力极低下的原始公社时期。但上古时代的歌谣,多系简短的韵语,口耳相传,内容会有变化,写定时又有所修饰,而从其基本内容看,产生的年代较早,似不能完全把它看成是后人的伪作。该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常用为诗文的典故。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6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06: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07:53 编辑

     附一:
             击壤歌

译文
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
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
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注释
壤:据论是古代儿童玩具,以木做成,前宽后窄,长一尺多,形如鞋。玩时,先将一壤置于地,然后在三四十步远处,以另一壤击之,中者为胜。
作:劳动。
息:休息。
帝力句:一说为”帝何德与我哉“。帝力:尧帝的力量。何有:有什么(影响)。如果是”何德“,那就是有什么(恩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6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06: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07:54 编辑

   附二:
《击壤歌》与平阳地区帝尧传说

关于《击壤歌》的典籍记载很多,最早可追溯到《尚书大传》。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转引了《尚书大传》,并将之作为孔子赞美尧的注解:“《论语》曰:大哉!尧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其后,晋人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也记载了类似的击壤故事,“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帝之德也。老人曰:吾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艺文类聚》卷十一)从故事的内容看,两书所载大同小异,均是歌颂帝尧的治世。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述“尧德”,后者改称“帝力”。后世常见的版本还有“帝何德于我哉”(《艺文类聚》卷三十六),“帝力何有于我哉”(《初学记》卷九),“帝力于我何有哉”(《太平御览》卷八十)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表述增添了一种神圣统治的意味。经过皇甫谧的大力改造,击壤歌的歌者形象已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6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0 11: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07:54 编辑

            3、赓歌
古歌名。见《尚书•益稷》,题目为后人所加。赓歌,意为作歌唱和。这首歌为虞舜时的作品,由虞舜和臣下唱和的三段歌词组成。第一段舜唱:
“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
百工熙哉。”
第二、三段皋陶唱: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
“元首丛脞哉,
股肱惰哉,
万事堕哉 ”。
《史记•夏本纪》将第三段作舜唱。《益稷》在《尚书》中属《虞书》,现代学者多认为是后代儒者根据古代某些传闻编写的,表现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并非真正的上古史料,因此《赓歌》肯定不是虞舜时的作品。但每句押韵,反映了诗歌的较为原始的形态。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6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0 11: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07:55 编辑

附一: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

百工熙哉。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

万事堕哉。

注解
〖《尚书》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云云。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乃赓载歌曰云云。又歌曰云云。帝拜曰:俞。往。钦哉。〗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白帖》作元首起哉。百工喜哉。万事熙哉。○《尚书•益稷篇》。《史记》夏本纪。《白帖》十八。《御览》五百七十。《诗纪前集》一。)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尚书•益稷篇》、《史记》夏本纪。《类聚》四十三作舜作歌。《文选》一两都赋注。《御览》九百五十一。《诗纪前集》一。)

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尚书•益稷篇》。《史记》夏本纪作舜又歌。《类聚》四十三。《御览》五百七十、五百九十。《诗纪前集》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6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1 07: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07:56 编辑

                  4、南风歌

        古歌名。传为虞舜弹五弦琴所唱的歌。见《孔子家语•辩乐》。其词云: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孔子家语》是王肃杂采秦汉诸书 所载孔子的遗闻轶事综合而成的托名之作,不可尽信。《南风歌》的形式与《孟子》所载的《孺子歌》相同,不可能产生于虞舜时代,但《尸子》中已载此歌,因此它或许不是王肃的臆造。它反映以家族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社会时希望风调雨顺、自给自足的思想情绪。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6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1 07: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07:57 编辑

附一:

南风歌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译文
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
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

注释
⑴南风:东南风,又称薰风(薰是清凉温和的意思)。
⑵愠:含怒,怨恨,忧愁。
⑶时:适时,及时,合时宜的。
⑷阜: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6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4 06: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07:59 编辑

                     5、卿云歌

      古歌名。相传为舜将帝位传给禹时和臣僚们一起唱的歌,见《尚书大传》卷一。其词云:
“卿云烂兮,
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卿云,亦作庆云,一种彩云,古人以为是祥瑞。现代学者认为,这首短诗有内容,有辞采,句式整齐,技巧娴熟,虞舜时代的口头创作很难达到这样高的水平。显然是经后人润色的,但它的内容,表达了歌颂日月,崇拜自然的朴素感情,有上古时代习俗的影子。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