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22|回复: 13

城市在变,报刊亭也在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30 09: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在潮新闻·“钱报朋友圈”的“新年愿景”活动征集里,杭州读者“咩咩咩”发了一个朋友圈:“大街上的报刊亭越来越少了。为了生存,功能也越来越多元化。希望留下为数不多的报刊亭,给喜欢杂志报纸的读者留下一些岁月的念想。”

  报刊亭曾是时代的文化印记,也是城市的风景线。如今,还有多少坚守着的报刊亭,谁又在坚守?记者从杭州邮政公司了解到,目前,杭州共保留了69个报刊亭,被赋予“一亭一码”,经营包括图书报刊、水和预包装食品等业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09: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1-30 09:36 编辑

杭州人莫勇平,整整20年了,和妻子日复一日,守着一处4平米的报刊亭。

  “我开报亭,可是考过试的。”2003年,莫勇平夫妻下岗,看到报纸上开报亭的消息马上报了名,“我记得在皮市巷杭十中里考试,大致考的是国家出版法规之类的”。他把资料背了个烂熟,顺利通过考试,“当时,还有不少人被淘汰。”

  莫勇平领到了“邮政524号”报刊亭的资格,自此,这个编号再没有变过,“一开始做不熟悉,但我比较勤快,一天可以卖出几百份报纸。”

  那是报纸、杂志的黄金年代。架子上总被铺得满满当当,从漫画、青春文学、时事周报到科普读物。“报刊亭两边是黄金广告位,广告费能覆盖大半租金,我每月挣个五六千元,很好嘞。”

  一有空,莫勇平就读自己卖的杂志报纸。

  他没想到,十多年后,许多红极一时的杂志纷纷休刊。

  他慢慢意识到,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落下帷幕。

  莫勇平的报刊亭不得不变了。他买了一个立式冰柜,还进了许多玩具、数据线等,琳琅满目,后来还经营彩票,已然成了一家杂货店。

  一年365天,莫勇平就大年三十下午关门,大年初一照开,“偷懒,人气就聚不起来了”。

  “以前挣五六千很好,现在挣五六千就勉强了。”莫勇平笑。他觉得,守店就和过日子一样,习惯了平平淡淡,也不觉辛苦,“有些走丢的孩子、老人,我都会提供帮助,打110什么的。”

  莫勇平的报刊亭像是一个窗口,每天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以及温暖。

  读者金先生也跟记者说,城市在变,报刊亭也在变,“你看,武林广场、电信大楼附近的那个报刊亭,只要自己扫码,就能拿报纸杂志,也很数字化、很方便!坐地铁看看报纸,正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1-30 10:26 编辑

话题引发许多读者留言:
这样的故事很有情怀,报刊亭留在旧时光里,也留在我心中——

  “70后读者”吴先生:那时候,住在中山北路,经常到一家报刊亭买体育杂志,《足球周刊》和文学期刊《收获》必买。尤其到了赛季,提前很久就到报刊亭,一次次去打听。那种期盼的心情,就和现在年轻人蹲直播带货一样兴奋。

  “80后”程女士:《花溪》《萌芽》《少年文艺》……在不那么卷的学生时代,大好时光都可以在报刊亭流连。那应该是人生旷野里最心无旁骛的黄金年代,有些怀念。

  读者枫叶无荻:小小的报刊亭传递着文字墨香,记录着城市发展。也许属于它们的黄金时代已远去,但顽强的“坚守者”还是为我们留存些许念想。期待在数智赋能的当下,它们老酒装新瓶,老树开新花,成为杭城街头一道靓丽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来源:钱江晚报头版  记者:方力 吴煌 韩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0: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1-30 10:13 编辑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1-30 11:23 编辑

在20年前,我工作在沈塘桥,有一个报刊亭,我天天光顾拿报。老人天天给我留着报纸,漏拿,他给我留着,我常常和老人闲聊。老人说1,我是国民党。2,我早上蹲坑要40分中钟,3,我年初一到年三十天天开门(苏北话)。如今,马路大了,报刊亭没了,老人没了。很想念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0: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2,我早上要蹲坑40分钟。今天我成了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6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866
发表于 2024-1-30 14: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辈子极少在报刊亭里买报纸,主要因为不住在城市里,从六十年代开始就有公家报纸看,单位阅览室里报刊杂志品种更多。七十年代在黑龙江也看公家报纸,自己就订一两份杂志;八、九十年代及新世纪00年代自己家也订阅报刊杂志,觉得没有必要上街购买。待到10年代以后,互联网上各种信息不要太多,干脆连报刊杂志也不订阅了,有电视、电脑、手机就可以了。所以与报刊亭基本无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79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066
发表于 2024-1-31 09: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是不看报纸的,单位给每一退休人员都订了浙江老年报,我看都没看,没兴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6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866
发表于 2024-2-1 01: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鸟 发表于 2024-1-31 09:32
我现在是不看报纸的,单位给每一退休人员都订了浙江老年报,我看都没看,没兴趣了。

还是你们单位好,订一份报纸也算是给老人们送一份关怀。至于看不看那就是你的自由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