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20|回复: 3

我的电影我的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5 07: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老式电影机10余台,留声机、电话机和16毫米老电影胶片百余部,各类书画书籍1000多册……近日,记者走进衢州市开化县中村乡张村村“宋谷坤电影珍藏馆”,一睹各种富有年代感的电影放映实物。它们记录着开化农村电影放映事业发展的一段历史,也见证着张村的文化风貌。
  电影馆主人宋谷坤面向前来参观的市民,一一介绍这些他珍藏了数十年的“老宝贝”。讲解完毕,他走到老式放映机前娴熟地放起电影《闪闪的红星》,在机器“嗒嗒”的转动声中,时光仿佛回到了从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07: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3-5 07:51 编辑

一个人的热爱:

  放映电影数十年

  50年前,25岁的宋谷坤出于个人兴趣考上了中村乡电影队,成为开化县第一批电影放映员。

  “最早的放映机是8.75毫米一体机,机器小,装在箱子里,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就能去村里了,很方便。”他说,那时经常骑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带上放映设备,沿着山路去各村给大家放电影。在那个物质、精神匮乏的年代,这台放映机给乡亲们带去了足够多的欢乐。

  上世纪80年代,国家鼓励发展乡村文化,开化县成立了第一家乡镇影剧院——中村影剧院,宋谷坤成为第一任影剧院经理。上任后,他斥资更新设备,新机器则可以提前挂片,自动换片。每帧胶片左右有4个齿轮,保证清晰度的同时也不容易跳片,让观众真正享受视听盛宴。宋谷坤说,这两台机器在当时比较有代表性,是我国放映机制造水平的体现。

  那时放得最多的是红色电影,乡亲们吃过晚饭后常常聚在一起看电影,通过电影了解外面的世界,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沧桑巨变。放映现场总是热热闹闹,给这个小乡村注入了许多生气。

  随着电视机、录像机普及,人们的文化生活变得多样化,农村电影慢慢成为过去式。1998年中村影剧院关停,宋谷坤卸下了电影放映员的身份。离开了热爱的岗位,却离不开陪伴自己多年的老物件,在家人支持下,他花费多年搜集与电影放映有关的信息和实物,将其用心珍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07: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3-5 07:55 编辑

两代人的传承:

  打造电影珍藏馆


  在宋谷坤的影响下,儿子宋冬冬伴着电影长大,对电影也有着特殊感情。读小学时,他和哥哥弟弟就充当“跑片人”的角色,帮爸爸把片子从一个场地送到另一个场地,到了初中,他已经能独立放映影片,是爸爸的好帮手。大学毕业后,宋冬冬成为浙江传媒学院后勤服务中心的工会主席,也常常为职工放映《上甘岭》《建国大业》等红色电影,通过这样的方式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

  2011年,宋冬冬在桐乡看到一个电影博物馆,那些熟悉的老物件使他想起被爸爸视作珍宝的放映机、胶片、海报等,回乡创办电影珍藏馆的念头油然而生。从那时起,宋谷坤和宋冬冬父子俩把珍藏的“宝贝”一样样请出来,并且开始有意识地收购一些与电影相关的老物品。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2021年,父子俩倾心打造的“宋谷坤电影珍藏馆”开馆。电影馆选址在中村乡张村村文化礼堂二楼,面积不大,却承载着满满的红色元素和红色精神。

  父子俩希望,通过各方努力,把电影珍藏馆打造得更好,让它真正成为村史民俗的见证,成为人们记得住的乡愁,传承乡村文脉的一支力量
来源:浙江老年报银尚版  记者:韩林园 汪天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4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764
发表于 2024-3-7 01: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父子俩的精神值得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