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62|回复: 6

一个家庭的照相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7 09: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当年在山东画报出版社,我策划了一套“名人照相簿丛书”。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作家刘心武1986年在《收获》杂志上开的一个专栏,名称是“私人照相簿”。我对这种以平民家庭照片为线索,有点民间书写意味的著作方式很感兴趣,于是冒昧与他联系,希望由他主编,约写一套“私人照相簿丛书”。他忙于新的创作,没同意,于是我就改了一个字,变成“名人照相簿丛书”,陆续出版了弘一大师、巴金、冰心、张爱玲、梁思成、启功等二十多本。创办《老照片》时,设立栏目,有个“名人一瞬”,与之相应,设了一个“私人相簿”。二十七八年下来,“私人相簿”成为来稿最多的栏目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09: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些年,我有一个尚未实现的愿望:做一套“一个人的照相史”丛书。苏联诗人叶甫图申科有句:“世上每个人都特别有意思”,高尔基则说:每个人都应写一本传记。同样,每个人一生的照片就是一部有意思的图像自传。苏月斫的《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正是我想象中的那样一本书:民间,鲜活,感人,美妙,充满无意间的历史感。我很喜欢这本书,为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这样一本书感到欣喜。
      
       刘心武曾解释为什么要写“私人照相簿”这个专栏:“在我内心深处,常涌动着莫可名状的情思。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出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家庭,处身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人文环境,我们承继着什么样的遗传基因、文化遗产,都是不由自主的……当人独处一室,翻动着自己的私人照相簿时,或者可以松弛下来。人在这时可以意识到其实自己是可爱的,有道理的……”对此,我深有同感。
      
       不过,每个人都写一本传记,说来容易,真做起来是很难的。首先你要有大量的、长年的积累和记录。时光严酷,它会带走一切,尤其那些生活细节,如果没有当时的、有心的记录,就会如海边砂砾一般,被亘久不息的浪潮冲刷得干干净净,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其次,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所幸月斫的父母“文艺、师范”,而且年轻、漂亮,他们都曾是教师,爸爸苏建华老师还是一名小有才气的画家,后来成为专职的美术工作者;妈妈闫静平任过三十年音乐课老师,喜欢唱歌。当一般人还不懂得摄影重要,也没有条件拥有相机时,苏老师已经迷上摄影,大量拍照并自己洗印了。开初是借用别人的相机,后来省吃俭用购置了自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09: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孩子时,他们一个喜欢拍,一个喜欢照,拍和照都有文艺范儿,并非一般的家庭照。闫老师的美丽,是那个时代的美丽,是真正的美丽,不是如今修饰、妆扮的美丽。女儿降生后,这个温馨的家庭自然又多了一根乐弦,大量的照片组成新的乐章(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从头至尾有音乐在背后)。女儿的出现并未造成对年轻妈妈的忽视,而爸爸的情感和寄托则通过拍照贯穿始终——这种饱满的一个家庭几十年完整的影像记录,比文字记录更为丰厚和鲜活,其最大特点就是一目了然的细节:人物的表情、穿戴、动作,比如长辫子、花纱巾,家居的物件、样式、新旧乃至杂物、门窗和窗帘,室外的树木、水潭、山路乃至修二环、改造龙潭湖……这些细节,无处不在地展现了20世纪70至90年代北京一处街区一户人家的日常,看上去亲切、温暖而又让人惆怅。
      
       说实在的,一开始看到材料,我没把握这本书该怎么做,能否做成。有了丰富的影像记录(两万余张照片),如何选择、删减、编排、展示、写作、呈现给读者,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相信作为女儿的月斫,她的选择既是最准确的,又是最难舍的;她的展示是最充分的,又是最收敛的。在这里她有两个角色,一是书的主角之一,一是书的编辑者;一个现身其间,一个置之其外。正像这本书的性质:既是私密的、个性的,又是社会的、普遍的。我不知道她编写这本书用了多久,但那一定是一段深刻的情感之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09: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斫供职于《大众摄影》杂志,她也许学习了社会学、人类学的某些研究方法,受了摄影哲学和现代文学叙事方式的影响。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爸爸妈妈的影像,第二章是女儿(即本书作者),第三章是一家三口,第四章“照片中没有了我们三人的身影,但场景都取材于那些年我们生活中经常路过的、看到的地方。正是一张张看似散淡的、无关的、抒情的影像,承载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场所,家在哪里?就在这里”。四章内容从小至大、从单纯到复杂,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观照。有意味的是,那些爸爸早年的水粉写生风景画,与照片融合、呼应,增添了日常的存在感,是别致的一笔。
      
       文字在书中并不铺张,也不抢眼,是看了照片引起的回忆,简明直白但又鲜活俏皮。叙述都是以第一人称“我”或“我们”,但这个“我”,一会儿是妈妈,一会儿是爸爸,一会儿是女儿,有时又代表一家三口。虽然作者在文中有所交代,但读的时候还是要根据照片和文意琢磨一番此刻是哪个“我”在讲述?读者因此有一种参与感、新鲜感。我想,这就是年轻一代的作者、编辑高明的地方,他们更有跨文化、跨领域的接受能力,更喜欢追求先锋的表现方式。
      
       除了整体结构的巧思和时空交叉的叙述方式,作为图文书,图片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置,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置?要使整本书流畅、错落、好看,有空间,又不断篇儿,也是相当有技巧的。不过,作为摄影杂志的编辑,作为山东画报出版社,这正是他们的长项——以书为证。
      
       2024年元月北京十里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0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5-7 09:52 编辑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09: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5-7 09:59 编辑

2


来源:文汇报笔会版   作者:汪家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09: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