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4|回复: 4

五月枇杷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8 08: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6-8 10:21 编辑

【转帖】
  今年的枇杷结果特别多。

  这不,刚到今年“五·一”,此前还如弹珠一样大小的枇杷,见风渐大,隔夜益硕,也就四五天的光景,那些墨绿色的弹珠就成黄绿半匀的汤圆了。我仔细地数了一下,往年最多不会超过二三十颗的枇杷,今年数量至少在三位数以上。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枇杷既是江南五月季节和物候的logo,也是江南的田野和庭院果树种植的日常。

  如果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翠竹,是江南地域人文风骨的象征,“雨打芭蕉夏日长,风吹荷叶次第开”的芭蕉和荷花是江南地域景色风物的铺张,那么“金丸嬴得琼浆味,忆杀江南五月时”的枇杷,端的是江南地域性情和乡愁的寄托了。这既是形而上的凝睇,更是烟火生活里一份黄澄澄的诗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10: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去过素有江南枇杷第一镇的古镇塘栖采摘枇杷。据史书记载,早在隋朝时期塘栖就有枇杷栽种了,其“白沙”“红沙”两大品种尤为出名。“白沙”皮薄汁多,肉呈奶白色,鲜甜香冽;“红沙”皮稍厚,肉呈黄红色,甘淳肥臾。但“红沙”的枇杷里,皮上有黑色斑点的“麻皮”枇杷,也特甜。“白沙”枇杷不易保存,加上那时交通不便,所以过去“白沙”枇杷大都只有塘栖本地才能见到。枇杷的历史和“红沙”“白沙”的各有千秋,都是去摘枇杷时,一位热情的果农告诉我们的。

  那天我们走进这位果农的枇杷园,真是大开了眼界。只见那庭前屋后满垄满畈的枇杷树,密密匝匝地排着挨着,一队队一片片地接踵摩肩、逶迤连绵。怎么形容这一枇杷园的气势和壮观呢?这样说吧,那天我们一走入枇杷园,不到十来分钟就迷了路。因为目光所到之处,尽是黄白色的果实压弯了枝桠的枇杷树。

  果农告诉我们,为了改善品质,也便于管理、采摘,塘栖现在的枇杷树,大都只有二三人高,品种也大多以“白沙”为主。我们一边采摘一边品尝,果农也不时把最熟、最大的枇杷递过来。此当中,同去的一位十多岁的孩子,大概是出于好奇吧,一使劲竟把一杈很大的树枝连枝带果拗了下来。我们看看那拗下的树枝怕占了整株枇杷树的四分之一。果农正站在旁边,我们有点尴尬,孩子也有点害怕了。果农倒没有责怪,“不要紧,不要紧。孩子喜欢,你们就拿回家吧,明年它又会抽出新的枝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10: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望着果农走开的背影,我蓦地想起了少年时遇到的一件事来。

  少年时,我们那个镇子上很少有枇杷树,其实那时也少有桃、杏、李等果树栽种。而我家附近的一个操场边,却有一株高大的枇杷树。我们也不知道那些白杨、苦楝和皂荚之间,怎么会有一株希罕的枇杷树。但我们知道它的主人,就是后门正对此树的那户人家。每年五月,最让我们牵肠挂肚的,就是翘望枇杷树的果子一天一天的由绿变黄。因为没有人能爬得上去,拿石子掷树上的枇杷,成为无师自通的技能。

  记得是一个阳光已经热辣的中午,我们又拿石子掷枇杷,不一会来了一个比我们高大半头的孩子叫阿海。阿海是我们这班孩子的头,他父亲又是我们镇上革委会的副主任。那天阿海没有同我们一起掷枇杷,而是背了一根长长的晾杆。阿海举着晾杆正兴高采烈地敲枇杷,正对枇杷树的那台后门忽然开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妪走了出来。“你不能这样敲啊,枇杷都还没熟透呢。”老妪的声音并不大。“要你管啊!”阿海的声音很响。“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说话。”老妪的脸开始变红。阿海一边骂,一边扔下晾杆跑了。

  老妪蹲下身捡地上青绿半黄的枇杷。忽然阿海又回来了,他的身后多了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是阿海的母亲。阿海的母亲气冲冲地张口就骂:“怎么啦,敲你几颗枇杷还犯法了?就要敲!”阿海的母亲一边骂一边操起晾杆,对着树上的枇杷一阵狂敲猛打,更多青绿半黄的枇杷像下雨一样落下来。老妪一声不吭,她站起身来,脸孔煞白,没有一点血色,慢慢向屋里走去,就像我们隔三岔五地看到,她戴着一只白袖套在扫马路时的脸色一样。

  只是经过了这番狂敲猛打,那株枇杷树此后很少结果子。

  “每当五月采枇杷,争赞金黄胜百花。装笠嘱娃分右舍,隔篱谈笑睦邻家。”这是诗人对枇杷的心愿,想来也应该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常态。

   来源:钱江晚报人文读本版   作者:陈荣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44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482
发表于 2024-6-9 08: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水平高。

今年枇杷是丰年。

点评

是啊,好文章令人心旷神怡,  发表于 2024-6-11 08: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