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桥工涛哥

江南北国知青路(连载)

  [复制链接]

35

主题

3550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610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17: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乌珠互动鼓励!后来的北疆岁月主要无非三个方面,一是吃的:虽然少见荤腥,素菜也单调和不新鲜,粗粮口感也差些,但好歹能吃饱,所以我也不以为苦;二是劳动:对于经过9年锻炼的我来说已不在话下;三是气候:严寒确实是个威胁,虽然曾有过小面积冻伤,还好最后还是活着回来了。下面我继续发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550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610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17: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回猪倌
  1966 年 3 月,我被调到饲料队。这个队是专门为种猪生产青饲料的,同时兼顾全大队的蔬菜供应。在几十亩旱地上轮番耕作,根据农时节气,收了这样种那样,品种非常多样。在这里,不光要花力气辛勤劳动,还要学习许多栽培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此之前,我家又搬过两次。1964 年,我家从金沙岭搬到东莲寺,1965 年又从东莲寺搬到鸽宝山。
  这一年,我们在饲料地中心自建了一个气象观测站,我也是观测小组成员之一,大家轮班担负每天三次——上午 8 时、下午 2 时、晚上 8 时做观测记录(按规矩凌晨 2 时还应该有一次,但考虑到不能影响白天正常的生产劳动,就免掉了这一次)。观测数据定期上报杭州市气象台,并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结合我们的观测数据,在黑板报上发布我们农场小范围的天气预报和短期气象趋势。
  1967 年 1 月,我又被调到饲养种猪的岗位。
  我还是从做替班开始。由于引进种猪的饲养方式与中国传统饲养方式完全是两种模式,所以我必须有个重新学习的过程,这时的队长葛兆华和比我早进猪舍的老饲养员们成为我新的老师。
  不管养什么猪,平时都要做到勤观察、勤纪录,积累大量第一手资料,便于领导综合各种资料数据,调整饲料配方,制定培育方案,指导全局工作。嘿!那时光种猪的待遇,还真不比我们农场职工差哎!
  我觉得我们场的职工素质真当算好的,当时正值文革中,社会上多少单位都乱哄哄,生产瘫痪,可我们牧 区个个尽职尽责,基本未受大的损害,且大都单兵作业,根本无须领导严厉督促,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领导也不脱产,都与工人甘苦与共,使得我们的种猪事业稳步发展。
  后来有一段时间经常安排我在母猪舍值夜班,主要任务是接生和给 5 日龄以内的仔猪定时放奶,且同时照管几幢母猪舍。
  不需值夜班的日子,我会做一些杂工,诸如修理猪洞门啦,平整运动场、清理排水沟啦;春天就绿化种树,看着自己亲手种的树木渐渐长大成荫,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有一年为响应“深挖洞”的号召,还在路边土坡上挖过几个猫耳洞呢。
  再后来,我就成了独当一面的饲料员。饲料员在体力上是比较繁重的,因为当时精饲料混合还未用上机器,全靠手工翻拌,每次 1000斤,按照配方表,先将麻袋装的各种原料如大麦粉、玉米粉、豆饼、清糠、麸皮等从仓库抱到拌料间倒成一堆,再加进石粉、骨粉、以及硫酸铜、硫酸亚铁等微量元素,然后用铁锹翻两遍拌匀,一部分装入大缸(供一牧区用),一部分装入麻袋送二、三牧区。
  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也要会自寻乐趣。我刚调入牧区那年就养了一只猫,因为那时侯老鼠很多。这头猫长大后很能捕鼠,每当我在饲料仓库发现老鼠时,只要站在饲料间门口呼唤,它就会应声来到我身边,我就捧着它到发现老鼠的麻袋包边,然后猛然翻开麻袋包,在老鼠逃窜的同时,猫就扑上去抓住它,叼到空旷处后就开始玩它的游戏,重复地放了再抓,有时猫爪放开后老鼠并不立刻逃窜,这时猫还会用一只爪子去拨弄一下,等它逃窜时再抓住,直到这只老鼠再也不会逃为止,猫才享用这餐美味。欣赏猫玩老鼠,权当工间休息,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发表于 2022-4-9 17: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那时雪 于 2022-4-9 17:42 编辑
桥工涛哥 发表于 2022-3-14 02:43
总序
  知识青年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的特殊群体,浙江知青网是这个群体里的一个民间平台。
...

 浙江知青网,家传——中华个人记忆博物馆,做了一件功德无量事,全国各地,不是都有这样做的。浙江,幸运。小人物,折射出大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2-4-9 19: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220409180444.jpg
代发:1967 年元旦全家福,左起小妹妹、大妹妹、母亲、弟弟、我、哥哥。

QQ图片20220409180459.jpg
代发:我(左一)穿着打满补丁的裤子,与母亲、哥哥、大妹妹合影。

QQ图片20220409180507.jpg
代发:我在大观山第二次养猪时的工作照,穿着工作服。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2849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111
发表于 2022-4-9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涛哥养猪技术很好,大乌珠和钱万强说一声,涛哥还好去桐庐万强农庄打工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2849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111
发表于 2022-4-9 20:0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圈内就是桐庐万强农庄的猪棚
mmexport16495059471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2-4-10 09: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桥工涛哥 发表于 2022-4-9 17:21
做回猪倌
  1966 年 3 月,我被调到饲料队。这个队是专门为种猪生产青饲料的,同时兼顾全大队的蔬菜供应 ...

       我们是1969年3月支边到北大荒的,在这之前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美好日子。而涛哥却一直在用双手为生存了劳作着。地个新社会,都是同龄人,怎么会相关哪么大的?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2-4-10 09: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月雅湖 发表于 2022-4-9 20:05
涛哥养猪技术很好,大乌珠和钱万强说一声,涛哥还好去桐庐万强农庄打工去了。

       万强农庄年前至今一直在装修,已经与他接手管理农庄的儿子说好了,今年夏天去住二天,届时一定叫上涛哥去看看。你不知好不好去的?

大门.JPG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550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610
 楼主| 发表于 2022-4-10 15: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乌珠帮我上传图片!谢谢那时雪月雅湖互动鼓励!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各人活法也就不同。很愿意与你们为伍,勿相忘!下面我继续发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550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610
 楼主| 发表于 2022-4-10 15: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猪栏读书郎
  未能读中学,是我一生的惦念。
  我家还住在二圣庙前时,可能是出于好奇心吧,想看看哥哥念书的地方,就央哥哥带我去,是我哥回校的时候,我跟着他走。记得是从众安桥走到浣纱河,沿着河边走长长一段路再走劳动路,河坊街进的杭四中大门,看了一圈记住路独自回的家。
  第二次是我哥在十二中念高中时,一个大雪天,哥哥学校有事无法回家吃晚饭,我受家长派遣为他送饭,从松木场河东,走弥陀寺路、省府路、环城西路进的十二中大门。
  自从参加工作后,受知青群体的熏陶和自己求上进的求知欲望,我下意识地寻觅初中课本,或借(有些是别人赠送),一门一门逐册自学,实在读不懂的就问哥哥或别的像哥哥、姐姐一样的同事们,没有不肯教的。
  动物、植物(那时好像还没有合并为生物课)、数学、物理,由于没有正规课堂的讲授,也不做作业,可能在理解程度和巩固记忆方面要打些折扣,再说全凭个人爱好学习,难免偏科,譬如对外语不感兴趣就没有学;但当实际工作需要时,也会促使我学习的。
  1965 年有一段时间,领导派我给“右派分子”工程师当助手,任务是实际测量鸽宝山区域地形,画出等高图,他背个三脚架,手提经纬仪,我背一根大尺,腋下夹一捆写好英文字母的竹签,水田、旱地、满山坡跑,根据他的指挥测量一个点,插一根竹签,就在他的教授下,我学会了 26 个字母的读音(它们与汉语拼音里的读音是不同的)。我的汉语拼音是读五年级那年开始学的,功底也不错,后来玩上电脑后一直是用拼音打字。
  受文革思潮影响后,我又通读毛选四卷,读《联共布党史》,啃《政治经济学》,看《列宁回忆录》;尤其崇拜鲁迅,经过多年购置,积累起大多数的单行本,保存至今。
  学完初中课程又学高中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化学,我还自制酒精灯,找来玻璃烧杯搞实验,用高锰酸钾从硫酸铜里面还原出金属铜粉末来,煞是有趣。
  文史方面更是我偏爱的,先秦诸子百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话本传奇皆有涉略,近、现代的散文、小说也读过不少,非常推崇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然而皆是仅得皮毛、广而不精。外国文学读得不多,印象中读过《莎士比亚戏剧集》《牛虻》以及《老人与海》《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一类小册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