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桥工涛哥

江南北国知青路(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2 07: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涛哥:给我带来了这么好看的书,这几天正在慢慢的看,以后会慢慢来点评:住进板房篇,作者一家住进了二圣庙前老墙门板房里,和二圣庙前相连的军督司巷相连的是我干娘家。那时候到干娘家是我最高兴的事,有吃啊。臭虫的故事:在那老墙门,板壁房的岁月,我们一代人都遭到过臭虫的侵袭,挠破皮,又生疮,那时的孩子们都生着疮,我头上的疮疤没发,至今还在。现在的年青人已不知道臭虫是何物,臭虫的绝迹,得益于旧城改造的全面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2-5-22 08: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做老板的话,当然也会要像涛哥这样从黑龙江回来的知青人,能吃苦,会办事,又有驾照,要省好多心了哟!说到名片,我可就比“王工”要多得多了的(人生回忆录中有一篇《“名”人之“片”》)。像下面这一张中的左边,是我当年在搞邮票时,便于与全国(香港)的邮人(商)交流,因自己曾经爱好过篆刻,也就刻了一方这样的联系地址章,然后再盖在硬纸片上送(寄)给想交流的人。这也许是开创了本人名片之先河了;最后这张是月雅湖给我印的,他主要是想为了创办的《紫清养老》联络工作所用。

01_副本.jpg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2848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2970
发表于 2022-5-22 12: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雅湖 于 2022-5-22 12:33 编辑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5-22 08:55
让我做老板的话,当然也会要像涛哥这样从黑龙江回来的知青人,能吃苦,会办事,又有驾照,要省好 ...

大乌珠上午好!知青乐园己成为历史,新的征途从紫清养老开始,我们一直在努力……
微信图片_20220522123120.jpg

点评

别再说磐安了,想起来就气人!  发表于 2022-5-22 14: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547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27
 楼主| 发表于 2022-5-22 23: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月雅湖.嘉友大乌珠互动鼓励!月雅湖的夸奖有点像毛伟人夸陈毅。我在黑龙江时曾经与虱子和跳蚤进行过搏斗。大乌珠的两张名片设计新颖,有艺术价值的。下面我继续发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547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27
 楼主| 发表于 2022-5-22 23: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网情深 孜孜不倦
  2002 年底,马经理在运河边的杭办大厦租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简单装修好搬进去后招了第二名员工沈霞琴女士,主要负责内勤、联络、财务等,配备了固定电话传真机和一台电脑,那时还需拨号上网而且费用很高,所以只是偶尔上网收发邮件,主要用于建一些文档,积累资料。我便利用工作中的空余时间练习打字,由于拼音字母基础扎实,学得还算顺利。
  随着业务量逐年增加,2006 年夏马经理又招了第三名员工——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小伙子叶平担任业务员,同时为我俩也配了电脑,此时已经有了宽带,上网方便了,但是我对互联网还是一窍不通,叶平为我申请了一个 QQ 号,取昵称为“涛哥”,可我竟然一直闲置着这个资源,不会、也不知该与谁聊天。
  是年 8 月,我投给《都市快报》的一篇稿子见报了。翌日就接到大观山老友电话,说是将我这篇文章挂到网上了,并教我如何进入。
  2006 年 9 月,我在浏览过程中偶然撞进了《浙江知青网》,读到了由桥工娟子发的主帖《一张大兴安岭女子架桥队与华罗庚一起的集体照》,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楼主是与我关系挺不错的好友之一,跟帖的也大多是熟悉的战友,自然就有亲切感,我也有话要说,于是注册,将 QQ 昵称前面加上身份定语,“桥工涛哥”就成了我的网名。
  自从进入《浙江知青网》就像回到那个年代,尘封的记忆渐渐清晰,熟悉的笑脸在眼前晃动,慢慢地许多老朋友都联系上了,又结交了许多新朋友——都是走过同一条上山下乡道路的当年知青以及他们的亲友,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语言将我们聚在一起,溅起许多美丽的浪花……
  这位“大观山老友”,就是 1966 年在鸽宝山饲料队领头建起气象观测站的寿绍武大哥,现在又成了我上网的领路人。
  从 2006 年触网至今已是第 16 个年头了,我从对网络一无所知,通过学习和历练,成长为浙江知青网的超级版主,依然坚守在目前的岗位上。
  明知是个“赔钱的买卖”还是不改初心,图的就是个团结知青朋友,弘扬知青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振奋民族精神。
  2008 年汶川大地震时,浙江知青网发动网友募捐,募集了两万余元善款交给红十字会捐助给灾区!在管理团队的支持下我们创办了《巍巍兴安岭》栏目,提出“曾经是岭友,永远是朋友”的响亮口号,汇聚了数以千计的岭友,其中不光是浙江籍岭友,还有相当数量的上海籍岭友。我们组织或参与了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聚会联谊活动,激发广大岭友参与网站建设的积极性,发表许许多多图文并茂的优秀作品,网站组织编辑了好几本《知青文摘》,还协助浙江档案馆、杭州图书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知青书籍,加入浙江知青网合唱团参与各类公益演出,捐赠老照片和文字资料给黑龙江黑河知青博物馆、大兴安岭呼中区知青纪念馆、杭州市闸口的知青纪念馆等等等等……
  我现在还担任着由浙江知青网知青乐园栏目三位版主创办的另一个网站——紫清养老·老年人乐园的栏目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2-5-23 09: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桥工涛哥 发表于 2022-5-22 23:34
一网情深 孜孜不倦
  2002 年底,马经理在运河边的杭办大厦租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简单装修好搬进去后招 ...

       涛哥搞电脑比我晚二年,进入浙知网却比我早一年。说到浙知网,其实那时大家都挺开心的,就像知青的一个大家院,每天都来报个到。可前二年,不知是哪个混账管理员头脑发热了,把我们的《知青乐园》栏目给拿掉了也不与我们打个招呼的,从此我们也就离开了!

99.jpg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09: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迁居松木场 正遇大台风篇。杭州市民曾经经历了两次大台风,毁灭性的袭击,1988年和1956年,88年是树倒灯灭。人们打着手电游黑西湖,一位老人说,两次台风日子,是同一天。松涛的文章中描述着56,台风中的松木场地区,灾难中的人民,新中国政府救援也很得力,也看到了解放军的身影。那年代,人们更多的是自救。88年台风过后是雨过天晴,人们纷纷涌向白堤,游览黑西湖的奇妙之夜。第二天人们都投入了,救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547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27
 楼主| 发表于 2022-5-23 15: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嘉友大乌珠互动鼓励!大乌珠现在有了自创的天地,那边不去无伤大雅;我还是要两头跑跑的。88年那次大台风我正巧出车去了皖北,归途中在104国道浦口以北花旗营住了一夜,最后一天过了长江途径溧水.高淳一带迎面遇到中等风雨,已是台风的尾巴,直至进入浙江安吉境内才见到台风肆虐后的树断枝折.浊水横流......下面我继续发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547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27
 楼主| 发表于 2022-5-23 15: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断中断“择校”
  儿子小的时候,我们除了教认字和背唐诗以外,也给他讲一些容易理解的寓言和历史小故事,如《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杯弓蛇影》《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悬梁刺股》《孟母三迁》《囊萤夜读》《凿壁偷光》《曹冲称象》之类,让他启迪智慧,明晰事理。也由于我自己偏好历史,在他念小学时,我就特意为他买了一套《中国通史绘画本》1-6 册,厚厚的 6 大本,分别是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这套书他到现在还保存着。
  20 世纪 90 年代的小升初都是按学区就近升学模式,为了能让儿子进一所比较好的中学,我们在儿子还在念五年级时就动起了“歪”脑筋:从我们农场自办的小学转学到杭州市西湖区古荡一小,就为了好就近升入浙江大学隔壁的求是中学(现在的第十五中学,也称浙大附属初中)。转学的理由是寄住在古荡新村的姨妈家,就在小学北边只隔了几幢房子。
  儿子在古荡一小这两年表现还不错,学习成绩也在中等偏上,证明我们场办小学的教学质量也不比城里的差。1992 年他如愿升入求是中学。头一个学期还好,就是离家稍稍远了点,约莫有一公里左右,因为姨妈、姨夫都还在上班,只能是生活方面给以照料,而在监管方面有点力不从心。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己的主意也渐渐大起来,不在父母身边真还不太好管,于是第二个学期我们在离学校一路之隔的古荡桥(现在叫庆丰新村)租了一间房,我俩每天去一个人(多数是余耀荣)陪读并料理他的两餐。
  到学期快结束时,听老师和房东反映,儿子有时邀一群同学午后到租房玩耍,甚至偶有旷课现象。看来这个方法也有欠缺,管得住早晚两头,中间却为他们提供了场所。
  到了初二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又改成让他坐通勤车早出晚归,结果在等车的空间跑到附近游戏厅里玩游戏,竟然忘记上车,只得上同学家投宿。
  看来这样也不行,二下年级转回我们农场附近的长命中学,又回归到他的小学同学群体中。离家近减轻了辛苦程度,每天在家长眼面前也不致出格,成绩也上去了。
  初中毕业后升入瓶窑中学读高中,高三时对美术发生浓厚兴趣,从而奠定了考美术类专科的基础,进而选修实用美术设计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过影楼美工、园林设计、商标设计、舞台布景设计、房屋装修设计等工作。
  工作 6 年后,积累了一定的从业经验,在我们唯一一笔创业基金资助下,儿子创办了自己的实体公司,同时通过网恋找到了心上人喜结良缘,这才有了后来我们的《电白行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2-5-23 16: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220523163244.jpg
代发:儿子儿媳。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