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者:吴月娥 整理者:刘鑫明 时间:2017年4月21日 地点: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52226教室
吴月娥,1952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黑龙江省桦南县第三中学。1969年1月回乡务农。1969年5月到合江地区孟家岗铁矿工作。先后当过矿工、绘图员。1974年经推荐选拔进入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为燕山大学)锻压系读书。1977年毕业后进入佳木斯农机学院(现为佳木斯大学)任教。1980年为解决夫妻两地生活调入宁波市二轻技校(现为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工作,副教授。曾经担任中国工程图学会浙江工程图学会理事;宁波鄞州区民间作家协会会员。
一、村里来了知青 到我们村子里来的知青应该是在七零年以后,比较晚了,他们主要是佳木斯的知青。一共有三十多个,只来了一批。当时已经有知青点了,男女生都有宿舍,还有专门的大师傅给做饭,不用他们自己做。吃的不成问题,一个能保证你吃饱,第二个至少不比村民差。这些孩子来了,我感觉当地的农民对他们真的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没有排斥他们,也没有瞧不起他们不会干活,而是对他们更加同情和爱护,关系都处理的非常融洽。有的知青生病了,他们就会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去。我的妹夫就是知青,当年他生病了,我妈就把他拉到我们家给他做点好的吃,然后睡在热炕头上。这样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佳木斯离我们有80多华里,语言没有障碍,生活习性没有障碍。所以非常容易打成一片。总体来说,知青与村民相处得很融洽,但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也会有意见,比如说你去地里铲地,总是铲不干净,要么把苗铲掉了,把草留下来,尤其像谷子一类的农作物,粮莠难分,知青这时候可能会比较笨拙,因为没做过嘛,如果把苗都砍掉了,农民肯定要心疼,可能会发点火。但是总体来讲,对知青应该是很热心很爱护的,比如知青铲地很慢,肯定是落后的,到了地头,当地农民就会主动去接他们。在安排干活的时候,有些技术性不是很强的,相对劳动强度不是很高的都尽量按排知青去做,比如给果树剪剪枝,打打叶之类的活。 知青有去当兵的,走了好几个。一旦有征兵的指标了,尽量给知青,大队干部都说让他们先走吧。当时知青办对知青关注好像不多,我想一个是人不多,第二点他们所遇到的生活困难不是特别大,大队如何对待知青就是靠天地良心了。因为每个村子还是有差别的,我们这个村子是把知青放在第一考虑的,招工啊,当兵啊都先让知青去,但有的村子不是这样。 知青的到来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是有的,当地的青年会模仿他们的衣着,这是最容易模仿的,知青穿什么样的衣服,他们就会买什么样的衣服;知青梳一个什么样的发型,他们也会留个什么样的发型,这是一个变化。第二个,当地青年和知青走的近的,他们的生活习惯会比过去好,农村孩子原来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来了,就从外面世界带来了一些信息,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刷牙的习惯就是一个,这些都对当地青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经常在回家探亲的时候把当地青年作为好朋友领到城里去,见到城市的马路啊,汽车啊,高楼大厦呀,看到一些没有见过的东西,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知青也参加当地大队的文宣队,表演一些节目,城里的孩子在文艺这方面的熏陶比农村多,所以对当地的文化生活还会有些影响。 当地农民对知青没有什么太多的抱怨,但有些议论。比如,怎么把这么小的小孩送到这里来,活也不会干。家长也不放心,今天送点吃的,明天送点穿的,增加家庭的负担。让他在农村安家不可能,不安家都大了怎么办。农民是比较替他们担忧的。有的家长来了,会住到老百姓家,因为有的知青和农民关系很好,“我爸,我妈来看我了,我就把他送到大爷大婶家里住着”,这样他们之间也会有交流,家长和农民之间会产生一种共鸣,都觉得这些孩子这么小,什么也不会干,为什么让他们到农村里来,质问的都是知青这个政策。 知青七二年开始有陆续回城的,大批返城的应该是七四年以后。他们离开后,青年点就撤了,房子改作他用,有的作了队部,有的被老百姓买去,有的就那么荒芜着,慢慢就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