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40|回复: 1

《晚钟悠悠》连载--消失的广德湖

[复制链接]

290

主题

122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290
发表于 2021-4-15 08: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1-4-15 08:49 编辑

    据史书记载,约在2000年前,现在的宁波境内形成了个湖泊,城内的月湖和日湖;南边的马湖;西南方向的槎湖;东边的东钱湖;东北方面的雁湖;西边的广德湖。目前幸存的是市区的月湖和东钱湖,年代最近消失的是日湖和广德湖,其中广德湖却是因人为原因在南宋时期消失   
    广德湖以湖面广阔,惠德于民而名。又以湖面形如葫芦状的叫“罂脰”的古代酒器而名“罂脰湖”。该湖东起望春桥,西及林村,南过蜃蛟,北至高桥。面积为当今东钱湖的3倍,蓄水是其5倍,湖域涉及今横街、古林、集士港、高桥四个乡镇。湖的西边有白鹤山和望春山两个湖中岛,高不过50米,岛上有寺庙。远眺湖面,碧波荡漾,一派芦雁翔集、舟帆竞发的景象。唐代贺知章有赋:“泽国秋晴,天高水平,遥山晚翠,极浦寒清,循游具区之野,纵泛广德之宽”。广德湖是当时宁波农业生产的重要水利枢纽,也是鄞西人赖以繁衍生息的母亲湖。
    北宋曾巩曾经在明州当过知州,他在《广德湖记》说“盖湖之大五十里,在鄞西十二里,其源出四明山,而引其北为漕渠,泄其东北入江(即今之姚江)”。“其七乡之田,水注之者则此兴也。舟之通越(绍兴)者,皆由此湖。”除灌田通航外,物产有“凫、雁、鱼、鳖、菱、莲、茨”等。宋代杜模《秋过广德湖》诗中也有过对广德湖丰收的描写:“一望湖皋满月秋,西风吹雨稻花收。凭谁诉与均田使,泽国来年是沃畴。”900年之前的广德湖曾造福于一代又一代的鄞西人民,
    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一个叫楼异的明州人被朝廷派去湖北隋州作官,但楼异希望家乡作官。恰好明州地方官奏报明州市舶司每年需接待高丽、日本来使,花费不少,要求朝廷拨银。当时处在内外交困的宋皇朝国库空虚,但又“死要面子活受罪”,正在头痛之际。楼异见时机已到,趁机奏请将广德湖开垦为田,“废脰湖为田,可益赋四万石”,他说这样一来,得到的赋税不但可以解决接待外来使者的费用,还可以建造百艘巨船以利航海发展。宋徽宗一听正中下怀,便将楼异改任明州知州。
      楼异计谋得逞,得意洋洋地捧着圣旨走马上任,以明州太守身份将广德湖各处堤闸打开放水,没有多少时日,这个提供灌溉2000顷农田,相当于鄞县一半灌溉面积的广德湖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据记载,第一、二年还好,当年种田后得粮1.8万石。徽宗很满意,政府得到了饮鸩止渴式的收入。楼异也因此官运亨通,直至升任平江(苏州)知府。但三年后“湖水尽泄,自是岁有水旱之患”。到了宣和三年(1121)出现“下流湮塞,有妨灌溉,致失常赋”,“七乡之田无岁不旱,异时膏腴,今为下田等废湖之害。”,鄞县西乡原来依靠广德湖灌溉的农田灾害明显增多。于是又有人向朝廷提出废田复湖的建议,但无奈此时北宋朝廷早已朝不保夕。又隔了两年,金兵洗劫鄞县,废田复湖之事当然更无暇顾及了。         自广德湖被废弃之后鱼米之乡的广德湖及其流灌区域不仅旱涝频发,且地下咸质返回,土地变得贫瘠。高桥镇岐阳区域7万亩左右田地成为“烂腐岐阳破沿江,十年倒有九年荒”的低产田,从此鄞县流传一句家喻户晓的民谚,“儿子要亲生,田要买东乡。”告诫人们西乡的田千万别去买。这就是废湖为田后大自然的报复!   解放后,政府提倡“蓄泄兼施,以蓄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一方面在西乡的山区大力植树造林,另一方面在上游大雷山庄家溪建造大小水库达30座,由各村为主修造的山塘达288处,大的有如滕岭水库,潘岙水库,庄岙水库,西岙水库,皎口水库、溪下水库、周公宅水库等。有效地抑制山溪来水起到蓄积水源的作用废湖后的危害得以彻底根除。2017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1-4-15 09: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杭州,已经是新中国成立了,好好的一条穿通杭城的浣沙河给填掉改成马路了。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