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5-28 1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3、后人对于我们的原谅就看自己能不能深刻反思
我们无法原谅自己的昨天!因为在那时最为可悲的是这些东西都被打上了崇高的、革命的标签。所以我们虔诚地对领袖无比忠诚,不需要自己动脑筋来想任何问题。中国几亿人只要一个脑袋,只需要一个人能够思考就可以了。想杀哪头驴,包括国家主席,只需要“动一下小指头”就可以了。同时代人中间除了一个遇罗克,还有什么呢?自己的脑袋被别人的思想束缚了,没有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许就是我们这代人在那个时候最大的悲剧。所以,我们怎么能够说出现了一个知青精神?难道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代人都已经能够觉悟到了在国家动乱的时候主动为共和国挑起了重担?已经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没有!这种所谓的“挑起重担”、“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等等都是自我的一种安慰和自解。
我们无法原谅自己的昨天!我们这代人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生不逢时地遇到了一场浩劫。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为座右铭,当起了伟大领袖的红色卫兵,去折磨他人,去糟蹋社会。自欺欺人地幻想着成为世界革命的先锋队。悲剧啊!红卫兵留给中国的历史是灾难。这一切能够被原谅吗?如今,宋彬彬道歉了,陈小鲁道歉了。早一点道歉总比晚一些好。就像朱克家那样,对于昨天的悔恨与反思,总比那些至今还认为“文革”期间上山下乡是正确的要强!道歉了,是一种心灵的忏悔。在网络上看见宋彬彬在现场很动情,曾数度落泪。不管这种道歉来的是不是迟了一些,是不是发自肺腑,是不是出自真实的内心,有总比没有好。1966年8月5日,时任北师大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在游斗中被殴打致死,她是文革中北京首名蒙难的教育工作者(1月13日新京报)。在没有大规模战争的前提下,大批开国元老、党政干部、知识分子、平民百姓死于各种运动。仅仅是一句“母亲错打儿子”?!已经承认“浩劫”,为何没有一点道歉的勇气呢。仅凭一纸《决议》就万事大吉了吗?现在我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但是可以问问自己,在那个年代里我们做了些什么?仅仅是年幼无知?不是!
我们无法原谅自己的昨天!我们都是“典型”,曾经是活生生的造反典型!可悲的是至今还有不少人不明不白啊!还在为曾经的疯狂叫好,还在留恋着那个年代的所谓“平等”,还在无耻地歌颂着“四人帮”!极少数人在被抛弃以后,继续狂热地追寻一种虚无缥缈的理想,在“继续革命”的旗帜下,“满怀豪情”地上山下乡,难道只是一时的狂热?不是!只要看看十年以后在大返城的浪潮里,这种豪情的如此不堪一击就一目了然了。当年上山下乡的英雄们,扎根农村的典型们,现在还有几个还留在农村?欺骗了大多数善良幼稚的同龄人以后,用自己的脚步果断地否定了十年前的豪言壮语,难道还能够大言不尽的继续为这段历史歌功颂德?杜撰一个“挑起重担”、“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等等为依据的知青精神,除了有为自己贴金以外还有什么呢?无法原谅朱克家的昨天,其实应该讲是无法原谅我们这代人当年的愚昧与盲从,偏激与狂热!朱克家说,自己曾经是一个“典型”。他自己无法原谅这些昨天的故事。因此会对于其他知青“典型”们依旧在为“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唱赞歌的观点表示了不认同!
由此我记起了陆幸生的《向前走·别回头》一书里的那篇《走出光环》一文。文章中记录的那几个“典型”人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张韧,都是当年与朱克家齐名的“典型”。
陆老师认为:“走出荒诞‘运动’的光环,是他们的第二次历史幸运”。
书中,陆老师告诉我们——
邢燕子——“当她用稚弱的翅膀,全力载起解决家乡饥馑的任务时候,她没为自己保留一丝力气。这就是代价,共和国起步时刻的代价。”
侯隽——“(知青大返城)侯隽把人接来,再把人送走,虽然还有被人留下,而侯隽的感觉是‘历史转了一圈,就剩下我自己’”
董加耕——“对在北京的经历,董加耕比喻说,好比饭桌上‘闹酒’,有人醉有人没醉也就是一杯之差;‘就看你有没有自控能力’”
张韧——“人不能在过去的光环中生活,我要在新的岗位重新树立自己。”
曾经的知青典型们依旧活着,但是能不能反思,有没有深刻的反思,也许是后人对于他们能否原谅的关键吧。
二、认真反思的今天
作为一个曾经的“公众人物”的朱克家毫不隐晦自己的观点:“……无论再苦,我们并无怨言。但是,错就是错,因为不是几个人,而是近二千万人,不少国家都没有这么多人。”
错就是错!说的好!
一个曾经被捧起来的“典型”有这样的认识,再看看如今那些还在为“错”叫屈的人的言行,你还能说什么呢?
我们这代人从一开始就被卷入到了阶级斗争的漩涡里。这一路走来与共和国的历史纠结在一起不可分割。当我们谈论知青精神的时候,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用来注解这个精神的时候,缺少的是一种自我的反省。
那么今天我们要反思什么?
反思之一:记住上山下乡年代里知青难能可贵的批判精神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仓皇出逃。这个事件给我们这代人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冲击。“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他们首先感到的是自己对领袖的赤诚之心和圣洁之情受到了亵渎,认为自己上了当,受了骗。当他们因受骗而备受煎熬时,当他们因失去理想主义的精神支柱而四顾彷徨时,一种近乎绝望的心理往往攫住了他们的心。”(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一个“正面”的典型来引路。对于还在农村的知青来说,稳住他们成为当政者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时,朱克家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事情。没有朱克家,必定会有张克家、李克家。用这样的“典型”来教育已经处于不安状态的知青们要爱上边疆,扎根农村。在紧接着的批林批孔运动时,江青借着给知青送书之际提出了知青要扎根农村。
所以,朱克家的昨天是他自己无法选择的。在这场浩劫中,有多少知青梦寐以求类似朱克家的地位、风光、荣誉等等。我们每个人都扣心自问:想不想当个闻名全国的“典型”?我的回答是:想!只是当年我是个“右派分子”的子女,做梦都不敢想!那么,在上山下乡年代里各个层面大大小小的“典型”们,你们难道不想吗?!只是朱克家被选上了,选中了。这样的“运气”在那时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中彩”后成为了“典型”。
从红卫兵到知青,经历了疾风暴雨的造反,尝到了被迁移的苦涩和无奈,看到了真实的中国种种苦难以后,在突发的林彪事件以后,严峻的现实和深刻的思想危机促使更多的青年走上独立思考的道路。一些青年已开始从理论上对“文革”作出批判的反思。就在1971年林彪事件发生后的1974年底,署名李一哲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的大字报在广州街头出现了。这张大字报反映了知青们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批判的精神。在那个年代里是极为可贵和极其不易的。
大字报从批判林彪的“天才论”入手,指出“天才论”的要害就是“几百年几千年才出一个天才无限崇拜天才绝对忠于‘天才’一切照天才的意志办事谁反对天才就打倒谁”。他们尖锐地指出:“不准思想、不准研究、不准探索、不准对任何一个问题‘问一个为什么’,‘天才史观’简直取消了八亿个大脑”。
就是在今天我们看到这些话都感到震耳发聩!
普普通通的三个青年,把真理的锋芒直指反对“封建的社会法西斯专制”的命题!大字报尖锐地指出:“封建的法西斯专制是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危险”,“反对封建依然是我们继续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李一哲”们对“文革”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全面的批判,表明知青精英在理性认识上实现的飞跃。
尽管三位知青最终遭到了围攻、批斗以至逮捕,但真理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李一哲”的大字报在群众中辗转传抄,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同时代出现的朱克家们的“典型”相比,“李一哲”们的出现才是在黑暗中的知青精神的灵光一现。我感到要全面准确地阐述符合我们这代人的一种精神时,不应把在那场浩劫里能够闪现出的独立思考、执著探索的举动,虽然无法改变当时的整个形势,但发出的真理呐喊还是唤醒了更多人们的精神遗忘!
不仅是“李一哲”,在同期还发生的“王亚卓事件”也是一例。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王文尧、恩亚立、邢卓三人化名“王亚卓”给被“四人帮”树起的红小兵典型、“反潮流”的黄帅写信,批驳了代表着极左思潮的那套东西。遭到了“四人帮”的迫害。
如果说当年遇罗克是我们这代人中间极少和极为罕见的思想解放的先驱,那么今天在谈论这代人具备什么精神的时候还不应忘记一位罕为人知的张木生。
张木生原是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学生。他是“文革”爆发前就到内蒙古巴盟临河县插队落户的知青。农村的现状在教育张木生。他们就发现农民的“落后、反动思想”;他们拼着命干了一年后所收获的是微薄的工分;满怀豪情的“赤遍全球”的抱负在现实面前遭发生了动摇。“文革”开始以后,张木生设想在湖北大别山兴办一个“半农半读毛泽东思想讲习所”。“文革”的疾风暴雨把他的设想彻底粉碎。但是,张木生没有灰心,他和几个知青选择全县最贫困的一个大队,自己集资,办起了农场。他们创办了一个刊物叫《新思潮》。办学校,搞科验和农田基本建设。结果依旧是失败了。
这是一个探索者的故事:勇气可嘉。但只是“在斯大林的迷梦上打了一针毛泽东的麻醉剂。”(陈小雅:《北京知青历程回顾》,《海南纪实》,1989年3期,第156页。)
于是,他开始带着一大堆疑问拼命读书。在大量读书和反复思考的基础上,张木生于1968年秋写了一篇三万字的文章《中国农民问题学习——关于中国体制问题的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从批判斯大林开始。他认为斯大林虽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基础,但是却不会带来马、恩所说的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张木生认为我们有列宁所批判的主观社会主义的东西、民粹派的东西、乌托邦的东西。他大胆地指出:1957年以后大说假话的根源。在谈到知识青年问题是张木生认为农民应是受教育的对象。让知识青年接受教育者的再教育,不知他们能教出什么结果来。知识青年为什么不能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呢?等等。
新颖、大胆的见解,在青年中不胫而走。支持的有,批判的也有。连当时罢官家居的胡耀邦读到这篇论文后评论说:“讲得有道理。”1972年,张木生被逮捕,关进监狱。
今天我们再来回放这些昨日的故事,难道会忘记在苦难岁月里这些觉醒的知青们的不屈的反抗。按照现在的话语讲,这些可贵的精神是“创新”,是大胆的怀疑,冷静的思索。面对今天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的时候,多么需要这样的精神啊!勇于突破,大胆创新,一往无前!
这是不是我们需要总结和归纳的“知青精神”?在我看到的对于知青精神的种种注解里,基本没有看到对于这种大胆的批判精神的弘扬。那么,这样的“知青精神”是否完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