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36|回复: 4

杭州评话老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8 16: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1-8-28 16:15 编辑

【转帖】

台下的社区观众认真观演,身临其境,台上站着的是一位身着淡蓝色长衫的说书先生,举手投足间,妙语连珠。在拱墅区和睦街道的社区剧院里,今年80岁的王宝善老师在红色大屏幕前表演着新创作的杭州评话,案台上一把折扇、一块醒木、一方白帕,只见王老身形如风,气势如虹,折扇时而化作大刀,又或化作枪棒,时而“啪”的一声醒木引人入胜。

王宝善是杭州评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是杭州评话名家张一飞的高足,已经说了近50年的评话,退休后他依然活跃在杭州评话艺术的前沿。

连听3月方可上台 苦练《金台传》出圈

王老1957年就进入杭州曲艺团,之后开始学习评话,师从名家张一飞。“师父在台上说《金台传》,我在下面听,一开始得听3个月。”王老说:“这3个月非常考验人,那时既没有录音机,也不能用文字记,纯粹就是靠脑子记,但是这样学过目不忘,都烙印在心底。”

3个月过后,王老就长衫一套,正式开始上台说《金台传》了。“一开始先连说10天,之后师父就会按相同的内容,上台连着说(教)10天,过程中你就需要不断学习、琢磨,再往后等你熟练会说后,再学5天新的内容,学好后上台连说15天,如此反复,不断说,不断学,不断加场,从15天、20天、25天,一直到连说3个月。”

《金台传》共有8经(专业说法,相当于8个大段),是一部很精彩的武打剧,是王宝善评话生涯里的代表作,王老也正是凭借它被评上了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老强调说,学说评话是个长期的、不断打磨的过程。“说完一部《金台传》要4个月,每天说两小时,一天大概要说两万字,但是每次说之前,我都要花很长时间对书的内容做修改和创作,包括人物的刻画和内心的塑造,关键要把书里人物的形象给立起来。”

最多时一年说500场评话 把人物说活是关键

王老说自己是个工作狂,转到杭州曲艺协会工作后,每天多的时候要说两场评话,每场两小时,一年下来最多要说500场。登台说书的场地也很多,有茶馆、俱乐部、食堂、学校等,其中就包括原浙江农业大学(现为浙大华家池校区)。

说好评话,首先要对书有研究,包括对书里人物的个性、内在思想等,把人物说活。“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王老娓娓道来。

评话是一个和观众零距离接触的职业,王老比较幽默,他把张一飞老师尊为先生,把观众视为真正的老师。“我在上台说书时,台下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啧啧称赞,我就知道这是观众需要的东西,就会把这部分保留下来,如果台下一片漠然,我就知道这是糟粕,就会把它舍弃掉。”王老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需要长期与观众交流实践才能得到。

每次说完书,就会有观众上前和王老提建议,王老也十分重视这些:“当观众提出的建议是正确的,你就必须好好接纳并改进,当他们提出的建议不正确,你可以不采纳,你心里得非常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28 16: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词不忘形,手停嘴不停

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评话是一种结合口、眼、身、法、步、神等的艺术形式,王老表示说评话也会遇到瓶颈,比如在台上会忘词,或者会忘记手上本应有的手势。这时就要遵循一个原则——“忘词不忘形,手停嘴不停”,王老说在台上的时候,一定要镇定,只要按着这个逻辑,忘记的东西不出意外就会很快想起来。值得一提的是,说的时候嘴上还得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王老说过《金台传》、《飞龙传》、《乾隆皇帝下江南》等传统书目,不过在艺术的创新上王老也从未停止过探索,他先后创作了《乾隆皇帝外传》、《血溅香港跑马场》、《铁道游击队》等作品,其中《血溅香港跑马场》还获得过杭州市的创作优秀奖和表演二等奖,非常具有代表性。

心系后辈无私奉献

杭州评话源远流长

在后台的时候,身旁的一位杭州青年评书演员葛洁对王老也是大加赞赏。“王老是位有艺德的老先生,他心系后辈,会毫无保留地把说书最关键的地方教给你,特别无私,有些是你靠自己领悟多少年都不一定能得到的,而且他看到你身上有问题,就会从技术上指导,让你能更快地成长和进步。”

杭州评话作为国家级的非遗文化,是曲艺说书系统中南方评话的主要品种。谈到发展,王老说杭州评话作为语言类的艺术,是永远不会灭的,即便现在可能处于低谷,将来也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巅峰,肯定会一直传承发扬下去,源远流长。

来源:每日商报 每满互动版   记者:项凯 邱仁森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6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866
发表于 2021-8-30 04: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光曾经在茶馆店门口蹭听(不占座也不花钞票吃茶),杭州人通常叫说大书,蛮引人入胜的,可惜只能听些片段,没有条件连牢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1-9-8 11: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桥工涛哥 发表于 2021-8-30 04:05
小时光曾经在茶馆店门口蹭听(不占座也不花钞票吃茶),杭州人通常叫说大书,蛮引人入胜的,可惜只能听些片 ...

现在好像只有青年路那一家大华书场了。我还曾为了支持一位下岗人登场而专门赶去听过。
0ff41bd5ad6eddc415f60b8330dbb6fd526633b0.jpg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826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866
发表于 2021-9-8 18: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桥工涛哥 于 2021-9-8 18:57 编辑
大乌珠 发表于 2021-9-8 11:11
现在好像只有青年路那一家大华书场了。我还曾为了支持一位下岗人登场而专门赶去听过。

现在的大华书场是专业说大书的场所,是要买票听书的,喝茶只是附带的业务;而老底子是杭州有许许多多的茶馆店,都可以聘请说书人为茶客说书助兴,以茶资为主要营收的。业态完全不一样了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