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13|回复: 11

坐对西湖把酒樽——老店名联

[复制链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1-12-6 12: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jpg

       近日阅读《文澜》第二十三期,其中一篇由知名作者周维强撰写的《坐对西湖把酒樽—老店名联》颇有意境,尤其是写的几个都是杭州城原本的老店,故在摘录的同时,上网寻找了几张相关的图片进行编辑后,上传与网友共享。
       杭州是一座有雅趣、闲趣和乐趣的城市。若说近代沪上多酒吧,则杭州更著名的或许是茶楼了。而杭州的餐饮名店,虽然有一些是劫后余生,老店新开,但这些老店都有自己的传统的,其中的一个传统,就是它有自己妙趣横溢的楹联(对联)。这些楹联(对联)是老店的“画龙点睛”,平添食客的兴会,甚得饮食之趣。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清代的杭州西湖餐馆“五柳居”,原在孤山六一泉东侧,今已不在。但五柳居的楹联尚存,是当年梁同书所撰写:

       “清风明月本无价  饮酒食肉自得仙”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清代杭州涌金门外西湖湖滨,有一家“三雅园”,其楹联:
           “山雅水雅人雅  雅兴无穷  真真可谓三雅
              风来雨来月来  来者不拒  日日何妨一来”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绍兴人孙翼齐在1922年创建的杭州知味观,他开店迎客写了“预知我味,观料便知”贴在门楣上,又在这几个字里选出“知味观”三字作店名。曾有名士慕题了一副楹联:
                              “闻香下马  知味停车“  

       上面这张老照片中的延安路,是当年杭州规模最大的商业街,原名延龄门大街,因正对杭州清旗营延龄门而得名。民国初拆(旗)营建路形成的一条商业、娱乐街。二三十年代,杭州清河坊繁华而显拥挤,商业逐向北渗透,不少有识商贾看准临近西湖、与湖滨几乎平行的延龄路为生财聚宝之地,纷纷调资驻店营业,“国货陈列馆”、“杭州酒家”、“素春斋”、“天香楼”、“知味馆”、“小吕宋”等老字号相继开业;“大世界游艺场”、“新新娱乐场”、“西湖共舞台”、“联华影戏院”等应时而生,商业与娱乐的发展使延龄路人店兴旺,百货骈陈,成为杭城最热闹的街路之一。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杭州吴山脚下大井巷(如今在河坊街),旧时有王润兴饭庄,饭庄所制作的大方块盐肉白煮称作“盐件儿”,店中的一副楹联写道:
                             “ 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觞宽;
                                 问客何所好,豆腐烧鱼头。”

       这“豆腐烧鱼头”还有一段与乾隆皇帝有关的趣闻。有一年初春,乾隆下江南来到杭州。有一次他穿便服上吴山私游, 中午时分恰遇大雨,躲避于山腰间一户人家的屋檐下,他又冷又饿,便推门入室以求午餐,主人见状十分同情,将家中仅有的一块豆腐,一半用来烧菠菜,一半与半爿鱼头在沙锅中烧炖了炖,给乾隆就餐。饥肠辘辘的乾隆,觉得菜饭味道特别好,回京后还念念不忘这顿美餐。他第二次来杭时,正逢春节,为了报答王小二一餐之赠,乾隆赐银助小二在河坊街吴山脚下开了一家饭馆,又亲笔题了"皇饭儿"三字(这就是王润兴饭店的前身)。王小二精心经营,专门供应鱼头豆腐等菜肴,顾客慕名而来,生意十分兴隆,沙锅鱼头豆腐也成为历久不衰的杭州传统名菜。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建于光绪年间的“藕香居”茶馆,当年在杭州西湖涌金门码头旁,后来称为“颐园”。楹联是陆莲撰写:
                         “红也藕花  白也藕花  真个花花成世界
                            风来水面  月来水面  尽教面面吸湖光”


       今日雷峰塔下的藕香居,袭用旧名,而和原先的藕香居茶馆已经没有丝毫渊源了。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 交不可滥,谨防良莠难辨;
                                  酒勿过醉,慎止乐极生悲。”
       这是南宋时临安(今杭州市)太白楼酒店贴出的一副对联。凡开酒店者都希望顾客多喝几杯,以便多卖些酒水,从中获利,而此家酒店不仅劝人慎交朋友,还劝人饮酒勿醉。这种为顾主健康着想的告诫,十分难能可贵。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杭州西湖仙乐酒家:
                 “ 翘首仰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今我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诗风雪中,不乐亦乐 ”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8.jpg
       杭州楼外楼菜馆始建年代有清道光、同治、光绪三说,一般多认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一说比较可靠。此楼业主是一位清朝的落第文人,名叫洪瑞堂。他与妻子陶氏秀英自双亲亡故后由绍兴东湖迁至钱塘,定居在孤山脚下的西冷桥畔,以划船捕鱼谋生——因夫妻双双是从鱼米之乡的绍兴而来,在烹制鲜鱼活虾方面有一技之长。 楼外楼先是捕鱼虾选佳者烹制出售,后来想到西泠桥一带无饮食店,便在略有积蓄之后开了一片规模较小的菜馆,当初仅是一处平房,地处六一泉旁,位于俞楼与西冷印社之间。
       1926年,已颇有财力的洪氏传人洪顺森对楼外楼作了翻造扩建,将一楼一底两层楼改建成有屋顶平台的“三层洋楼”,内装电扇、电话,成为当时杭州颇有现代气息的酒家,使其生意更为兴隆。而历来名人对楼外楼题写的楹联那就更多了: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8-1.jpg 8-2.jpg 8-3.jpg 8-4.jpg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