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主动积极地投身农村和边疆,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新高潮。这场重塑新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运动被最早从事知青运动研究之一的美国教授托马斯.伯恩斯坦称之为“本世纪任何一个国家中最大的一项社会实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源于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1955年,结束于“历史转折”时期。可以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贯穿于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一次伟大实践。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伴随了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巩固、发展和解体全过程,全程参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政治制度的巩固,提升了农村文化结构,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普及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经历过“三大实践”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知青上山下乡初始距今已整六十年,我们现在评价那段历史必须跳出新的“两个凡是”的束缚,站在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去探寻时代意义,而不是以个人的经历得失为标准,更不应该用道听途说或谣言为依据。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这一历史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