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乐器中,古琴与琵琶占据着最为独特的位置,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充满对比的两个重要角色。古琴是中国本土的乐器,由于二千余年源源不断的士人的呵护,成了儒家、道家哲学的完美表现,并通过琴谱、琴论、琴曲等多维传承方式保持了不可比拟的平稳与延续。与古琴对比,琵琶则是一个外来乐器,是胡文化影响中原文化的标志。在中国的发展促使琵琶不断变化、自我更新,与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关系密切。如果用形状来描述音乐史的话,古琴的故事好像是一支河流状的长线条,可溯其源,并为中国史留下一条主线清晰、绵绵不绝的文化痕迹。而琵琶则标志着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交错的缔结。从公元五、六世纪西域曲项琵琶传到中土,继而从中国又传到朝鲜、日本、越南。有士人、宫廷乐师,也有乐妓的参与。它不断变化,从横弹到竖抱,从用拨子演变为用指甲,可独奏、领奏,也可伴奏、重奏,可文可武,可雅可俗。琵琶的故事不是一条河流式的长线,而更像是网状的编织品。它不断向四周散开,与周边的新环境触及、结合而一次次产生突变。 吴蛮为琵琶带来了新体裁的尝试,她带着琵琶进入电影、进入动画、进入现代舞蹈,进而与世界其他各国的传统乐器交流对话。这种多变性其实就是琵琶悠长的历史中一直在讲述的不同版本的同一个故事。“天下人的事就是我的事”何尝不是千年的琵琶情怀!如果不是带着这种情怀,吴蛮不可能走到今天的成功,更不可能在世界各地的听众中找到如此强烈的共鸣。作为当代琵琶的代言人,吴蛮的故事就是琵琶今天的故事。她让人们对琵琶的下一个精彩篇章充满着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