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大乌珠

《虎林知青史》

[复制链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10: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A·首页.jpg

                                                           前    言

       支边回忆录早在数年前就想写了,可一直来就是没时间也没下得了这个决心,这其中也有着从哪方面开始着笔和以什么样的文体形式去写的两个问题,因此也就这样给拖了下来。而真正让我下这个决心要写回忆录的,这还是在一次无意中看到了一篇登载在《杭州日报》西湖副刊上的,有关早年也去到黑龙江插队的那位我好似相识的杭州女知青真实生活的述说。那篇口述文《嫁给农民的女知青》,被她那段心酸的人生经历所再一次勾起了我对自己生活了近四年的“北大荒”怀念与回忆,也就更使我下定了这个决心要把自己的那段生活历程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算是对自己这段刚从学生步入到人生之旅的一种记录吧。
       自从自己于2000年年底主动与单位“买断工龄”后,与台州的朋友一起办公司,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成功之后,一时也没找到相对合适的工作,整日也就泡在了为当兵刚退伍回家也一下子没上班工作的儿子所买的电脑上。加上原交通系通的内部期报《交联报》,市运管处新办的月报《TAXI》,以及团市委的志愿者工作部《西博会志愿者行动简报》我都义务帮忙写些相关的文章,我也就这样在电脑上动起“笔”来,从而这一动也就动得一发不可收拾了,就像八月的钱江潮,把自己30余年前的支边生活通通地给“涌”了出来,而且有的“涌”得还是那样的不遮不掩的,有的却又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在写作的那段日子里,我起早贪黑地像是在完成什么任务似的赶写这些回忆录,每当写完一篇文章时,特别是在前10篇支边回忆录写成后,我真的有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确实就像是完成了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那样,这的确有一种常人所难以理解,也是极其轻松的自我超越之感,在自己内心的深处又极为舒畅无比,这也算得上是在写作中找到了另一种乐趣。
       这些回忆录基本上把我在北大荒那几年的真实情感与实际生活如实地写了出来,可以说展现的就是从1969年3月至1972年11月之间的我,从中我想只要看过这几篇回忆录者,也一定会很了解我那段生活了。当然,这也并不是全部,要再写也是完全可以的,而且可以从那里的人、情、物、地、事更细地去写也不是无常不可,但让我生活了这三年多中的最为感人和最让我怀念的人和事,可以说也就基本包含在这12段的回忆录里了(若干年后,在修改中又加写了其它数篇)。
       离开北大荒已整整30多个年头了,每当回想起那段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心情总还是那样的激动,每每也总想找个机会能再去到那里。去看看那里曾留下过我心血与汗水的地方,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尤其是那些当年给予我许多帮助、快乐与教育我如何做人的人。
       虎林、乌苏里江、新民大队、月牙泡、二道岗,高队长、任连长、曹场长、小姚、姜大姐、马医生、老杜……

                                                          2002年11月10日写于
                                                  杭州西湖博览会志愿司机服务队
                                      2014年4月6日修改      2022年10月5日再次修改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11: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荒.jpg

(待续)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0

帖子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3018
发表于 2022-10-6 09: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每一位知青,都有一册终身难忘的“回忆录”!

点评

谢谢张老师的关注。请多多指正!  发表于 2022-10-6 09:24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515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3875
发表于 2022-10-8 15: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9-19 09:33
那时候,我们四人(另三人都是杭九中)经常在空余时吹奏这首最喜欢唱的歌曲《牧工最听毛主席的 ...

这首流行歌曲在我们单位也广泛传唱,歌名改成《桥工之歌》,歌词改为:“站在桥台望北京”......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409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39
发表于 2022-10-9 11: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看前辈的回忆文章,让我们从中能了解你们这一代人的酸甜苦辣!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9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9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1: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00_副本.jpg

       我在北大荒农村插队,满打满算也只有5个月,期间不但下地少,而且多时还是在队长的照顾下干些别的活计,似乎还没尝到农村生活中的真正酸甜苦辣的。所以说,以这个题目来写支边回忆录的第二篇,似乎有些牵强的。但在我三年多的虎林生活中,这一篇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这5个月里,让我大致知晓了边疆农村生活的艰苦和北大荒大地创立的曾经。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1: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插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支边回忆录之二
       3月18日,我们到了新民大队,因来不及建造知青宿舍,每一名知青都被安排在一户农民家里临时吃住。我被分配到五小队姓高的队长家,但因他家的住房实在太小了,队上也就同意我与三小队一起来支边的发小高小杭一起住,而一日三餐仍回到高队长家吃。
       记得在到达新民的那天晚上,大队召集了全村的男女老少们在会堂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知青由我代表上台发言。刚开始我还能照着稿子用普通话大声地念着,可到后来不知怎么的渐渐地改用了杭州话念了下去(可能是紧张,自己还全然不知),这下在台下坐着的东北老乡根本一句都听不懂,简直像是在看一剧小品演出,只是哈哈大笑地闹翻了整个会场。这一笑不要紧,可把从未上过台对着那么多人的面讲话的我搞得更不知所措了,念着念着,后来就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念些什么,也就草草地收了场。从此,这一笑就留在了新民,留在了这批老实巴交的农民心中。
       新民大队离新乐公社有4公里,是以高家姓为主的一个小村。全队人平时吃的都是以包米面做成的饼和小碴子煮成的粥,吃的菜就是南方那种包心菜(东北叫大头菜)或一年四季吃不完的自制的酱菜,极少能吃到白面制品和大米,更不用说猪肉了,除非到了过年过大节的,包上一顿猪肉白菜饺子,那算是一件很奢望的事了。农民家全是清一色的三开间平房,中间是个垛放杂物,连着东西两屋起着两只做饭大锅台的空间。我们睡的是用砖切成土坑的西屋,东屋由房东农民全家住(他们有的一家三代都睡在一条坑上),坑的一头连着外屋做饭的锅台,只要一烧火,这坑就热热的。我们刚去到时很不习惯睡这热土坑,可时间一长,特别是到了冬季,躺在上面热呼呼的可舒服了,到后来还真离不开它了。记得有一年春节回杭州探亲,反而不习惯家乡那湿冷的冬天与冰冷的床,就早早结束探亲而返回新民。
       东北的春天,时常刮起一阵阵大风,早晚较冷,不少人还都披着小棉衣。那个季节是耙地播种小麦的最好时光,真可谓感到一年四季在于春的感觉。这时全队的男女劳力纷纷都要起早贪黑地上地出工,只有在余下的时间才能去种自己一年的口粮——玉米。我们知青刚到,虽跟着大伙一起干活,但起不了什么作用,主要还是在于锻炼,可队里每次都把我们记上10分的整劳力的工分。记得在新民,我大约只出工了半年左右的日子,年终还分到了90多元,后来把这钱寄回家,母亲却购了一只“上海”牌手表给我寄来。
       高队长对我很好,总让我跟上他一起干活,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平地、怎样播种、怎样锄草,几天下来,我这双从未拿过锄柄的手掌上打起了好几个血泡,总让队长家的大婶看得直心痛,每次她都怪高队长安排我的活太重了,每次她也设法把晚餐做得更丰富一点。而在白天,因田地离村较远,我们的中饭一般都由家人送到小队,由小队派车老板用马车再送到地头上吃。
       虎林的夏季,是个最美丽的季节。我大队地处一马平川中的一个小山岗上,白天从岗上向远处眺望,四周是一片绿色的屏障(小麦、大豆、玉米、高梁都已长高),一望无际看不到头;晚上看去,四面一片漆黑,只有远处几个大队村庄的点点灯光和从那里传来的几声狗叫;而夜色的天空,总是星光灿烂的,常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在不远的“石青山”上长着漫山遍野让我叫不出名的野花,红红、绿绿、黄黄的,一片连着一片,一蔟拥着一蔟,极其好看,就连在山脚下也能闻到那一阵阵扑鼻而来的清香。山上的桦树、柞树、白杨树……伸长着它那绿绿葱葱的枝叶迎风飘拂,像是在欢迎我们这些从远方到来的知青人。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1: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时,大部份的人都到田间劳作去了。我因力气大,高队长就让我独自一人赶着一辆小牛车,拉着一袋袋装着足有50公斤重的大豆,从小队的粮仓背上背下地拉到大队的油房去砸油或制作牲口爱吃的豆饼。几天下来,累得我腰酸背痛的,可我还死撑着面子干下去,以致后来因劳累过度而生了一场病。这病事后让高队长后悔了好长一段时间,一直到我要调到月牙边境检查站去时,他还再三叮嘱我干重活一定要注意身体,毕竟现在还是在长身骨的年龄。他那种慈父般的关爱,至今让我感念不已。
       边疆的秋日,可是收获的大忙季节。小麦、玉米、高梁早已开镰收割,全村老老小小齐出动,割的割、捆的捆、打穗的打穗、扬场的扬场,装袋的装袋,运仓的运仓,个个乐哈哈地为着秋收忙碌着。而最迟收割的就是大豆了,它一般要在九月上下才成熟开割。
       割大豆是个巧劲加耐力的活,东北种大豆的地垅长的一眼望不到头,有时一早从地头开割到地边,正好是吃中饭了,下午又从地那边割起到地头就收工了(有时一天还割不到头的)。我们知青凭着年轻腰力强,又好胜要面子,往往一弯腰,一使劲,一口气就抢在最前面。而绝大部分农民因常年田间劳作,腰损严重,他们最怕的农活就是要弯腰的割小麦与大豆了。有一次,我为了创造更快更新的纪录,带领同学阿毛和陈华鼓足气冲在了最前面,可眼看就快割到地头的时候,我一不小心在自己左手的小拇指和无名指上割了很深的一刀,就连白白的指骨都清楚可见,当时血流不止,吓得高队长急忙用马车把我送到大队卫生院,让“赤脚医生”好好地检查、抱扎一番。这一刀,至今在我的手指上还留下了一道显眼疤痕。这割大豆需要三人一组,中间那人为首,他只要割得快就行,割下的大豆丢在自己割的二垅地上,旁边两人所割下的大豆必需放到中间那人放的位置。
       在这个季节,北大荒的黄花菜、黑木耳、人参也是收获的时候。一天,我那个发小高小杭从他三小队的人参地劳动回来,悄悄地从口袋里拿出两支有四年左右生长期的人参来,我们当晚就偷偷地上下用冰糖把两支人参用锅蒸熟了,每人各一支吃下了肚。第二天一早,我起坑准备出工去了,可小杭的脸却肿了起来,我急忙找了大队的赤脚医生,他一看就问,你们吃过了什么东西,我们最后只有老老实实地讲了出来。但我为什么没事,这位畜医出生的土郎中笑着说,那是你的体质比他要好。
       北大荒的隆冬特别寒冷,也是日子最长的,在农村是最最空闲的时候。在当年根本无一点娱乐活动可言,就连个电视都看不上,只能听听大队给每户农家安装的有线广播。记得有一次,为了去县城看省剧团来演出的样班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我们这帮知青硬是来回走了40多公里的夜路。所以,我们在那时除了看看书、下下棋、写写信、串串门,也只能吃吃睡睡无其它事可做。而农民们唯一的娱乐活动也就是打打扑克,他们打的是一种很无聊的叫“红五心”的争上游。
       然而,东北漫长的白雪天气是大自然秀美的写真,尤其是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当我们站在高处向四周、向远处望去,蓝天与白雪连成一片,皑皑的雪海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发出点点金光;尉尉的蓝天在白雪金光的点缀下变幻无穷,就如一幅美丽、虚无、神奇的梦幻童画;红红的太阳在蓝天与白雪的衬托更显得金光灿灿,温暖无比。此刻,是我们最最高兴,但也是我们最最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时候。因为,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到,很有可能要在自己人生的第二个故乡就这样“锻炼”下去,何年能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那只有苍天知道了。

                                        2002年7月6日初稿    2014年4月6日定稿
                                  2018年8月18日修改      2022年10月6日再次修改

点评

春夏秋冬四季都写到了,你们大队后面那个小山包也不算很低呀。  发表于 2022-11-9 04:23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01_副本.jpg

(待续)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12: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00_副本.jpg

       说到高家,至今我们都经常来往。父母的关系,儿时的玩伴,一个大院里的发小,多少年来都这样过来了。如今呀,我们也都老了,不少身体健康状况也不算好,加上各家又有各家的家长里短,真是见一次少一次的了。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但愿我们在余生之年,能多多的再见上几次吧!

                                    图标.png

       我敢这样说,当年在全国上山下乡运动中,一个家庭同时在一天中送出三个子女支边到一个农村插队的,可能也就是我的发小高家三姐弟了。
       那年想不到与我同一专列支边去到虎林的知青中,竟有从小光屁股长大的,二次搬家都住在同一个楼的高家三姐弟。儿时,本人可谓是有名的淘气鬼,每每在做了淘气事后被告到妈妈这里(那时爸爸还在部队),总不免要受到皮肉之苦,而我往往也就采用“逃离”家园的做法。此时高家的几个兄弟都会找得到我,并且给我带来了好吃的东西以至不饿肚子。所以,我与高家的那几个兄弟,多少年来着实是像兄弟般的情感之说。
       高家父亲高原,从大西北坦克兵部队转业,进入浙江省财政厅工作,母亲唐英也从部队转业到了杭州市级机关幼儿园任园长,所生育二女四男,个个都是高大的美女猛男。如果要组织家庭篮球队,那他家肯定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其实到后来还知道,同一知青专列上住在同一大楼来支边的不仅仅是高家三姐弟,而且还有大院内住在一楼东面的徐杭田(杭州外语学校)和三楼东南面的王美华(杭州延安中学),并包括那位代表杭州市政府知青办一路护送的工作人员老洪叔。这想必也可在知青中传为佳话了吧?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